工作中,他是个严谨的“最美检查人”;8小时之外,她的业余生活也多姿多彩
刘栎:是手工达人,还是广场舞的“小队友”
职场名片
刘栎,2011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同年通过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进入武进区人民检察院公诉局工作。曾获常州市武进区“三八”红旗手、优秀志愿者,“苏锡常首届辩论邀请赛”最佳辩手,常州市人民检察院“十佳青年辩手”,“最美检察人”等荣誉称号。中国法学会会员、常州市检察机关调研攻坚型人才、苏州大学检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多次在国家级、省市级刊物上发表理论文章。
走进刘栎的办公桌,入眼是两沓厚厚的案卷。一沓是看完的,上面用铅笔写满了工整的笔记,一沓是还未翻看的。刘栎目前是个准妈妈,但工作量却一点没有变化,一年的办案量超过100件,而她自怀孕以来,除了常规的产检,没有额外请过一次假。“也许一个案子办到70分就能结束,但我对自己的要求是90分。”刘栎如是说。“你一点都不像是个新手。”这是法官对刘栎第一次参与开庭的评价。就是这样一个对工作认真严谨的女检察官,工作的8小时外却是个十分热爱生活的姑娘。
喜爱手工,“成品赏心悦目还能减压”
刘栎开始做手工是工作以后培养的爱好。由于平时工作中,出庭、讯问、汇报工作需要讲的话太多,回到家后,刘栎就比较希望能独处,专心做点自己的事。“但有可能是职业使然,我下班后脑子里也特别容易想着案件,随意地看到一条新闻、一个电视片段就会在脑子里分析这种行为是不是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犯罪,久而久之,自己的压力也很大。”
于是,刘栎开始想要培养一个能打发时间的爱好。“可能是因为妈妈手巧,会织毛衣,会做缝纫,我从小耳濡目染多了,便也就有了做手工的想法。”但是刘栎很理性,做之前都会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评估是否能够完成。挑选手工的难度也是循序渐进的,从一开始做简单的十字绣,到后来能做羊毛毡、毛绒玩具、钩针、串珠等。
刘栎说,她一般是先在网上挑选制作的材料,然后再根据网上的教程自己摸索制作成品,有些东西看着教程很简单,真正做起来却费力得多。例如钩针、串珠这些,常常数错一针就要全部拆掉重来,在缝制一些很细小的地方时很容易看花眼,经常会戳到手。“做的过程有时挺艰难,非常考验耐心的,毕竟我是非专业人士自学,一言不合就想放弃。”刘栎坦言。
但是由于做手工可以暂时放空自己,专注于制作过程,也是给大脑换个了个运行环境,并且做出来的成品都很可爱,所以刘栎大都能坚持完成。而工作中对自己高要求的她,做手工也不例外,“有时候难免会有小差错,有些并不是很明显,但我还是会返工重来。”
做出的成品,刘栎也常常会送给朋友和同事。“女孩子一般对萌物没有抵抗力的,都很喜欢,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分享于我也会带来快乐。”
刘栎和她做的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