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2月7日讯 83岁的杨祖茴是天宁区兰陵街道工人新村南的居民,也是我市水文站的一名退休职工。走进她家,你可能会以为是间出租屋,因为,房屋简陋,几乎没装修,只有一些简单的家电、家具。一张方桌已用了几十年,原本红漆的桌面四周已泛白。老伴去世多年,儿女也已成家,老人独居在此,坚守着56年来始终不变的习惯:行善。
书香世家
1935年,杨祖茴出生在无锡的一个书香门第,她的爷爷是清朝的一位进士,受家庭教育影响,她从小就被“忠、孝、仁、爱”的思想熏陶,常常助人为乐、行善一方。
抗日战争开始后,年幼的杨祖茴跟着家人逃到湖南避难。经历了战乱时期的颠沛流离,老人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她常说,自己过得好了,也要尽绵薄之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回馈社会,将祖祖辈辈的助人为乐美德延续下去。
行善伊始
老人开始行善的年头,要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1961年,她进入南京水文局工作。不久后的一天下班时,她看到一位中年男子独自坐在南京长江大桥上发呆,似乎想跳江轻生。路人都匆匆而过,只有杨祖茴停下了脚步,上前询问。原来,该男子来自农村,卖掉了家里所有的牲畜打算去夫子庙做买卖,谁知,钱被小偷悉数偷走,连回老家的路费都没有了,走投无路下才意欲轻生。杨祖茴二话不说,掏出身上仅有的3元钱给了他,打消了他轻生的念头。
在南京工作时,杨祖茴得知,同事的邻居是一名广东籍妇女,独自抚养4个小孩。为了养活孩子,这位母亲有时只能卖血。这一家的遭遇让她感慨万千,最终,她瞒着丈夫拿了10元钱,请同事转交给那名妇女。在当时,杨祖茴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到40元,10元已是夫妻俩差不多一个月的生活费了。
爱心之路
56年来,老人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国内外自然灾害情况,再通过红十字会等慈善机构给灾区捐款、捐物。因为年代久远,很多捐款存根已经找不到了。记者通过现存的部分存根,计算出老人13年来,仅捐款就达7万元。
2004年,捐款5000元用于台湾“七二水灾”,捐款10000元用于救援印度洋地震海啸灾区;2008年,捐款10000元用于常州冰雪灾害救助,捐款2000元用于汶川地震灾区救助;2010年,捐款1000元用于常州晚报“周末关爱”活动的救助,捐款2000元用于困难人群的救助;2012年,捐款5000元用于困难人群的救助;2013年,捐款5000元用于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救助;2014年,共捐款10000元,分别用于孤残儿童和社会福利事业救助;2015年,捐款10000元给常州慈善总会;2016年,捐款10000元给常州红十字会……
拮据生活
每年生日这天,杨祖茴都会向红十字会捐款。问及缘由,她总说:“不想麻烦孩子们给自己祝寿,就做一点点有意义的事,也算是给自己的一份生日礼物。”
与捐款时的“大手笔”相比,老人如今住的地方不足50平方米,卫生间还长期漏水。为了节省开销,她更是经常买了布料,自己缝制贴身衣服,用老人的话说:“钱要花在该花的地方,我现在有吃有住,已经很不错了。”
提起这位年过八旬的“活雷锋”,认识她的居民无不竖起大拇指,有人说:“老人家里条件也并不是特别宽裕,自己过得很拮据,但帮助起他人来,却从不吝啬。社区有这样一位榜样,大家都觉得很自豪。”
童华岗 杨丽君 唐佳丰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