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大国小鲜@基层之治】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小地块”“大变身” 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幸福
2020-10-03 21:03:00  来源:金山网  
1
听新闻

金山网讯 “现在我一出家门口,就是健身广场、健身步道,我每天都会走上几圈活动活动筋骨,如今这日子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啊!”一提起自家门口的“专属”健身广场,镇江扬中新坝镇联合村村民朱前保就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而在半年前,朱前保家门口这块地还是杂草丛生、无人问津的荒地。

朱前保家门口的健身广场,成为周边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家门口的荒地,“活了”

今年初,新坝镇作为江苏省扬中市唯一一家乡村公共空间治理试点乡镇,将村庄公共空间治理作为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的重要突破口,全力推进治理工作。在前期摸底排查过程中发现,全镇14个村(社区)摸排出的总面积约26800㎡,50余处闲置地块,均存在面积较小、布局分散、难以整合利用等特点。

这着实让镇、村两级党委犯了难,本想着通过整合集体资源,更好地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可是面对这一块块不成形又不连片的荒地,怎样才能做到借力使力,花小钱办大事?

在镇级的推动支持下,各村(社区)充分解放思想,将公共空间治理工作与环境整治工作、民生工程建设相结合,因地制宜,设立“一地一档、一类一策”,灵活用足、用好边角荒废地块,串点成线,打造出了一个个富有群众记忆、村组特色、民俗烙印的农民游园、健身广场。

“现在我们12组门前这条河简直成了‘明星河’,经常有人来参观,实在是太美了。每天一打开家门看着这水清岸绿,真是让人心旷神怡。”新安村12组村民景玉洪开心的说到。河道两侧公共空间的合理打造利用,不仅让水质变好了,提升了村庄环境的“颜值”,而且还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新安村12组门口河如今水清岸绿,两只大白鹅更是栩栩如生,一派怡人景象

老百姓的疑惑,“解了”

“我这油菜籽种的好好的,你说不让种就不让种,公家的地方老百姓凭什么就不能种?”向阳村村民李某激动的说到。

原来,在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开展之初,群众并不是那么地支持和配合,除了部分荒地,大多数闲置地块均被居住在附近的老人们“公地私用”,变成了自家的小菜地、小花园。通往向阳村委会道路两侧的公共空间就是被群众私自占用的典型。

面对群众的不理解不支持,向阳村党委充分发挥党小组“前沿哨点”作用,由党小组组长带领小组成员挨家挨户上门讲政策、说道理,一趟不行跑两趟,两趟不行继续跑。用该村党小组组长戴选祥的话来说:“不获支持决不‘收兵’!”

在第一党小组的耐心劝说、细致解答下,村民李某意识到治理的重要性,只有把有限的资源合理的利用,才能释放村级发展的无限活力。

不要一分钱青苗补贴,不要一分钱额外补偿,在党小组的作用下、在党员、先进群众的带领下,通往向阳村委会主干道路两侧的地块,又姓“公”了。

通往向阳村委会的主干道路两侧干净整洁有序

村子里的民风,“美了”

没有群众持久的参与,效果好不了,成效长不了。新坝镇始终以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为目标,将治理的主动权交给群众,各村(社区)创新开展“圩埭议事会”,和老百姓们在圩埭上说事,在板凳上交心。在地块被群众私自占用的问题上,充分凝聚群众力量,做到应收尽收;在地块收回如何合理利用的问题上,充分汲取群众智慧,碰撞“金点子”、拿出“好法子”,确保地块既发挥最大效益,又贴合群众心意。

同时,有效引导各村(社区)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对公共空间治理、农村环境整治、矛盾化解等工作中涌现出的优秀家庭、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还将在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中挖掘出的典型案例编印成“口袋书”、编排成“情景剧”,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表演方式,多维度、全方位的进行展现,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赢得群众支持。

情景剧《让路》讲述一位农户从“寸土不让”到“分文不取”的转变

今年以来,像朱前保家门口的健身广场,全镇就新增了10余处。此外,在建、拟建的党建广场、农民游园、法治公园近20余处。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不仅让该镇的社会事业发展蒸蒸日上,而且还“治”出了好乡风、好民风。

永平村星辰小区新建健身广场

“凝心聚力、大干快上,全力以赴整治农村环境、创新思维治理公共空间,要勇当乡村振兴路上的‘尖兵’。”这是镇党委书记吴玉青的殷切期望和要求,同时,也是新坝镇党委政府不懈奋斗的目标和追求。(朱慧)

标签:
责编:路航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