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通讯与深度报道:小农户的新出路在哪里?
2020-05-22 16:13: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小农户的新出路在哪里?

1)(3)(5

 

参评项目

通讯与深度报道

体裁

报纸系列报道

语种

中文

 

(主创人员)

赵鹤茂 周瑾亮 凃贤平

  嫄 姜小莉 李金堂

编辑

陆上早 王党生 史水敏

刊播单位

常州日报

刊播日期

2019.6.56.12

刊播版面

A2

作品字数

263424912629

 

采作

编品

过简

程介

 

到去年,我国小农户数量依然庞大,超过2亿户,有5亿多人——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之一。

  决胜全面小康,亿万小农户迫切需要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小农户,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全国小农户的新发展问题。

  改革开放后,全国小农户曾经走出一条路——农村生产经营主体由生产队变为小农户,释放了农村生产力,小农户的生活大大改善。但是,这些年来,小农户的发展又明显落后于整个社会发展。

  本报6路记者赴各地采访发现,虽然近年来家庭农场和各类种养大户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小农户仍占绝大多数。这些小农户,每户两三个人,有几亩承包地,收入不高。而外出打工,虽能带来一些收入,但也带来不少问题。

那么,小农户的新出路在哪里呢?6路记者进一步深入采访后,终于有三大发现:让小农户挂上现代农业产业化“大拖轮”、实施农村新的改革、真正实现进城落户等,成为典型的大出路、新出路、好出路。

这组报道的立意,高度契合了此后公布的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有关精神。

新华社客户端迅速完整转发这组报道,几天内总浏览量突破138万。“学习强国”选发其中多篇。新浪网等大型网站、中国金融信息网等专业网站也纷纷转发。

这组报道引起全国各地广泛关注,河南、安徽、山东、内蒙古等许多地方都组成考察团,到被报道对象所在地学习取经。

第一篇报道的“大出路”,成为当年江苏省新一轮农村改革试点内容;第六篇报道对象所在地溧阳市,被江苏省确定为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市;第五篇报道的“好出路”,契合了我国确保到2020年实现“1亿左右非户籍人口在城镇落户”的改革发展目标。

 

初推

评荐

评理

语由

 

在决胜全面小康和决战脱贫攻坚之际,这组报道凸显出非同一般的新闻价值,具有全国意义。

纵观整个系列,既有总主题上的“好发现”,也有每一篇的“好表现”。

采访扎实深入,人物、故事都很典型,充分体现了采编者的“四力”。每一篇的题记也都画龙点睛。

签名:

(盖单位公章)

2020   

 中国新闻奖系列(连续、组合)报道作品完整目录

作品标题

小农户的新出路在哪里?

单篇作品标题

体裁

字数/时长

刊播日期

刊播版面

备注

1

小农户的新出路在哪里?(1

通讯

2634

2019.6.5

A2

代表作

2

小农户的新出路在哪里?(2

通讯

2166

2019.6.6

A2

 

3

小农户的新出路在哪里?(3

通讯

2491

2019.6.7

A2

代表作

4

小农户的新出路在哪里?(4

通讯

1853

2019.6.10

A2

 

5

小农户的新出路在哪里?(5

通讯

2629

2019.6.11

A2

代表作

6

小农户的新出路在哪里?(6

通讯

1959

2019.6.12

A2

 

编 者 按

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目前我国小农户数量庞大,超过2亿户。

改革开放后,农村生产经营主体由生产队变为小农户,释放了农村生产力,小农户的生活大大改善。但是,目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农村依然最为突出。解决面广量大的小农户的新出路问题,又摆到了面前。它事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既重要,又迫切。

连日来,记者在江苏常州的6个市、区的农村采访发现,虽然近年来家庭农场和各类种植养殖大户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小农户仍占绝大多数。这些小农户,每户两三个人,有几亩承包地。多数小农户地里的产出不高,有的一亩地一年净收入还不足1000元。

那么,小农户的新出路在哪里呢?记者深入采访后终于有不少发现。今天起,本报就此推出一组系列报道,希望能给更多地区、更多小农户带来启示。

小农户的新出路在哪里?(1)

“其实,我家只是一条‘小船’。”陈小六说。

挂上现代农业产业化“大拖轮”后,他家才有了大出路。

——题记

趁着天放晴,陈小六要赶在清明前,把红香芋都种下去。阳光下,他头戴草帽,身穿黑色夹克衫,在地里忙乎。

在常州市金坛区直溪镇吕坵村,陈小六家是个外来户。

陈小六的老家在连云港市东海县农村。他有9个兄弟姐妹,几十年里父母吃了不少苦。陈小六成家后,种几亩地,日子过得也不轻松。他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2007年便和妻子一起,带着15岁的儿子和6岁的女儿来到金坛,依靠熟人落下脚来。陈小六主要靠帮人家打井、捕鱼挣钱,也到建筑工地干活;妻子在一家服装厂打零工。

陈小六一家人真正在这里立住脚,是在2011年一户村民全家进城之后。这户村民把5亩多承包地流转给了陈小六。这户村民的老房子,也在双方办理合法手续后,成为陈小六的家。

此前,陈小六在帮人家干活时,就一直留心当地农民的挣钱门路。他了解到不少信息,其中最有当地特色的是种植红香芋。

红香芋,是一种晚熟品种芋头。吕坵村地处建昌圩区。这个圩区是太湖流域第一大圩区,这里的沙质土壤含磷量高,特别适宜耐水喜磷作物——芋头的生长。红香芋种植,在这里已有400多年历史。这种芋头顶部鲜红,蒸熟后香气扑鼻,肉质紧实细腻,口感微甜,明朝末年至清朝被选为贡品。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健康意识的提高,它的市场越来越广。

陈小六接过5亩多地后,第一年就拿出2.5亩种红香芋,其余的种稻麦和蔬菜。他说:“这样,既能有经济收入,又能解决一家人的口粮和吃菜问题。”

看着地里的芋头嫩芽一排排长出来,成为茎,茎的顶端再长出叶来,陈小六很开心。夏天,芋头的叶片又大又绿,远看像荷叶。他说:“在自己种的红香芋地里干活,心情就是与帮别人干活时不一样。”

不料,等到收获时,陈小六家的红香芋亩产只有别人家的一半。他皱着眉头,请人帮着找原因。人家告诉他,主要是因为这些地此前被荒废了几年,他接手后,没舍得施足基肥,追肥用得也不够。

第二年,陈小六采用菜饼、黄豆、鸡粪等作肥料,并且用得足足的。同时,他还把红香芋种植面积扩大到4亩。这一年,他家红香芋的产量、品质都不错。加上其他种植,来自地里的净收入超过了3万元。

陈小六算了算,1亩红香芋收入,抵10亩水稻收入。陈小六过上了“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

可是,他有时候半夜醒来,想想却又睡不着了——两个孩子一天天大了,照这样下去,等到孩子成家,全家去除吃用开销后还是拿不出足够积蓄。

陈小六和妻子商量后,又从其他村民手里流转过来十几亩地。陈小六家种植红香芋的面积增加,收入也增加了。

然而,后来发生的一件事,给了陈小六当头一棒。那年梅雨期一过,陈小六家地里的红香芋大片大片地生病了,先是叶片上出现黄褐色的圆形斑点,很快斑点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最大的比银元还大,紧接着,斑点中心部位腐烂穿孔。陈小六在地里走过来、走过去,满眼都是腐烂穿孔的芋头叶。

陈小六感觉这次事情不小,连忙去找当地最有名的红香芋种植高手蔡冬生。结果,蔡冬生也有些拿捏不准。当天,蔡冬生就和陈小六一起,带着几片芋头叶,赶到南京,向专家请教。两个人实在不放心,请教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后,还到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求援。最终,两方面的专家进行了会诊,并且开了药方。两个人随即返回。陈小六赶在天黑前紧急喷药。第三天,情况开始好转。第四天,叶片上的烂孔开始收口。

陈小六懂得了,这是一种十分厉害的芋疫病,属于“植物瘟疫”。这种病,会造成红香芋绝收。

陈小六由此意识到,他还有不少东西要学。此后,他不断向专家和蔡冬生等人讨教,懂得了种植红香芋的地块必须换茬轮作,对土壤干湿程度、叶片疏密程度都要严格控制,特别是要保证芋头在生长期最后3个月不生病。

这期间,让陈小六始料不及的,还有更大的问题。这就是销路和价格问题。

开始,陈小六总觉得自己种的东西自己卖最合算。他和妻子用三轮车把红香芋拉到镇上的菜场去卖,满车的芋头上搁着一杆秤。可是,路过的人问问价格就离开了。等到收摊时,他只好大降价。后来,妻子不肯再跟他去了,陈小六孤零零地坐在摊位前。

经历了这些事后,陈小六觉得很无助。

常州昌玉红香芋农民专业合作社,终于成为陈小六家这条“小船”挂靠的“大拖轮”。这个合作社是邻村成立的,自身有一大片种植基地,并发展了不少社员。经人介绍,陈小六家加入了合作社。

合作社起步时就采用“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不但统一对外销售,还统一供种、统一种植标准、统一收购、统一使用品牌。合作社一方面在多个城市建立销售点,一方面在淘宝、微商城、苏宁易购、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开设网店,把所有社员种植的红香芋集中起来销到全国各地,价格比本地零售价高出20%多。

“真是想不到,现在当农民,能够这样当!”陈小六说,“地里的活我负责,其他的事都由合作社办。”

合作社在今年初举办的职业农民培训会上,表彰了去年种植红香芋亩均净收入前6户社员——最高的每亩达到1.26万元,最低的每亩也有9600元。会场上,黑压压地坐满了人。陈小六坐在人群中,有点羡慕,又有点不安。他压低了声音对身旁的社员说:“我家亩均净收入8000多元,感觉已经很不错了,还几次对连云港来的老家人显摆;其实,跟人家比比,差距还不小呢!”

当天,陈小六回到家,就对妻子说了他的新想法,一方面向受表彰的社员讨教种植诀窍,一方面再压缩稻麦种植面积,扩大红香芋种植面积。

陈小六说,即使再多种一些红香芋,他也不怕忙不过来。因为,合作社还为社员提供机械化服务,从翻耕、起垄、栽种,到培土、采挖,都由机械完成,无论是种还是收,效率都比人工提高30多倍。采挖100米长一垄红香芋,一个人要忙大半天,而用机械采挖,只要6分钟,并且收费只要人工的5%。今年4月,陈小六还拿到了合作社发给他的新书《建昌红香芋安全优质高效种植新技术》。书上说的都是新技术、新成果,是合作社专门请专家编写的。

“这些也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陈小六说,“今年我家地里的净收入,会有十几万元。儿子大了,在厂里工作,他有他的收入。”

目前,合作社一共有211户社员。211户,都是小农户。这些小农户,分布在27个自然村。有的村,户户都加入了合作社。

“现在还有不少村的人也想加入,”陈小六说,“因为合作社新办了芋粉厂,路子越走越宽了。”合作社依靠南京农业大学的技术,发展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开发生产燕麦南瓜香芋粉、芝麻核桃香芋粉、百合杏仁香芋粉等系列产品。这些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在上海、南京以及香港、台湾等地特别受欢迎。

拥有400多年的红香芋种植历史,在合作社和陈小六等社员的手里,掀开了新的一页。 赵鹤茂

小农户的新出路在哪里?(3)

“人和地,不能死绑在一起。”靳传龙说。

改革,为他家带来了新出路。

——题记

春天的早晨,阳光很柔和。乡道两边的地里,开满了紫云英花,几只白鹭从田野上掠过。

靳传龙骑着摩托车,沿着乡道到农场去上班。靳传龙今年50多岁,是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镇东南村村民。现在,他是一位“农业工人”。在农场,他拿的是工资和奖金。

农场去年秋收后在部分地块播种紫云英,实施政策性轮作休耕。等到这些紫云英被翻进土里成为绿肥,再撒上羊粪、灌上水,春播就开始了。

农场马上要用的稻种,因为稻谷上有芒,播种时会撒不开,靳传龙3月12日上午的任务就是给稻种脱芒。

一到农场,他就搬出装在塑料编织袋里的稻种,开启脱芒机,舀上几盆稻种,倒进脱芒机的料斗里。他一边给稻种脱芒,一边拿出一叠小包装袋,分装前两天碾出来的有机米,每一小袋装1公斤。他一袋一袋装好、封好、码好。

今年,农场产的有机米每公斤已卖到44元,依然销量不错。靳传龙每周要碾两次米,并且按要求包装好。他既要保证米新鲜,又要保证不断货。春节后,全市邮政系统搞活动用的赠品,就是他们的有机米。

此前,东南村因为被规划为农业生态区,村里一直没有发展工业,村集体一年只有13万元收入。村里的路全是土路,连一条贯通全村的石子路也没有。

村里下决心,通过改革来改变面貌。2013年村里接连走出“三步棋” :成立东南有机稻米合作社、流转土地、实行种植业大变革。东南有机稻米合作社流转来52亩农田,开始种植有机稻,建成了一个小规模农场。

农场需要“农业工人”,看中了靳传龙。靳传龙当过兵,做起事来不含糊。他曾在他老岳父开办的稻米加工厂帮过忙,会操作碾米机。

靳传龙是家里的老末,他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他们的父母很早就不在了,许多年里一家人日子过得很苦。靳传龙和爱人钱建芳结婚时,只能与哥哥嫂嫂们挤在两间老屋里。靳传龙夫妻俩每天拼命干活,并且省吃俭用,终于在1998年盖起了两间两层的楼房。楼房还没有粉刷,夫妻俩就已花光了积蓄,并且欠下了一身债。

靳传龙只得外出打工。

直到2007年,夫妻俩才还清了建房子的欠债。

靳传龙说:“我从来没有想过,靠种地能过上好日子。”

种了几十年地,靳传龙再清楚不过:一亩地种得好,能收500多公斤稻谷,除掉买化肥、农药等成本,不算人工,一季下来,一亩地的收入只有400元左右。因此,他对自己家的地要不要流转出去觉得无所谓。

没想到,农场第一年种植52亩有机稻,虽然产量不如普通稻高,而且有机稻的出米率只有6成,也不如普通稻高,但由于有机米口感好、品质优,一公斤能卖到40元,效益比种普通稻高多了。

第二年,农场以每亩800元的年租金,一举流转来村民们的近2000亩承包地。

靳传龙立即把自己家的地流转给了农场。

农场种地,采用省农科院等传授的技术。所有的地被分成三部分,700多亩种无公害稻,700多亩种绿色稻,500多亩种有机稻。不但施肥、除草、治虫等田间管理方法与原来不同,而且大部分农活都由人开着农机干。农场有翻耕机、插秧机、收割机,还有烘干机、脱粒机等。

靳传龙感觉十分新鲜,甚至有些懵。他要重新学习种地。他不但懂得了许多新技术,而且懂得了农产品也有生产标准,一切都得按照标准去做。

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一年能从农场拿到6万多元收入——这还不算每年付给他家的土地流转租金。他说:“我家就用这笔租金来买口粮,买我们自己生产的一种生态米,一公斤6元。”

无论是碾米,还是在地里干活,靳传龙都很卖力。他每天骑着摩托车上下班,一路任风在耳边呼呼地吹。

与靳传龙一起在农场工作的长期工,还有谢岳伟等六七个村民。靳传龙说,他们每人每年也都拿到6万元至7万元。其他在农场干活的,按天数计发工资。其中,村民徐新福去年干的天数最多,拿到4.6万多元。

平时,靳传龙和谢岳伟等几个人,半天活儿干下来,也会在田埂上歇一会儿,喝口水,说说话。前一阵,他们都很关心谢岳伟的爱人。谢岳伟的爱人动了一次大手术,花费51200多元,好在“新农合”不久前已经与城镇居民医保接轨,自己只要出18167元。

农场的近2000亩地,原来分散在650户人家种,现在,平时只要靳传龙等一帮长期工耕种管理,在播种、收获和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再增加临时工。更多的村民怎么办?

“绝大多数人到镇上和区里的工业园去了,进厂的进厂,当服务员的当服务员。少数人自己做,做生意,做手艺。”靳传龙说,“原来就有村民出去工作,现在更多了。你看我家,先后就有两个人出去了。”

靳传龙说的两个人,一个是他爱人,一个是他儿子。两个人都在镇上的企业上班。其中,儿子在一个制造精密刀具的企业工作,收入更高一些,去年虽然休了一段时间病假,但也还有8万多元收入。前几天,儿子开始琢磨,想把4年前买的“小别克”卖掉,换一辆更好的汽车。

“人和地,不能死绑在一起。”靳传龙说,“我们这里很多人既端上新饭碗,又离土不离乡,比到外地打工好得多。当然,这要靠镇上和区里把企业发展好。”

农场去年销售额达到350万元。靳传龙说,他们一帮“农业工人”拿着工资奖金,也常常帮农场算账:土地流转租金去年提高了,一年要付出170多万元,人工费要80多万元,再加上有机肥、营养土、农业机械等方面的投入,成本不小。他说,农场能发展到现在这样,很不容易,好在国家出台了不少改革政策,支持了现代农业发展。

靳传龙说的改革政策,是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包括关于建立合作社和流转承包地的政策,也包括新的农机补贴政策、新的种植补贴政策、农业新技术应用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

同时,有关部门还齐心协力进行农产品品牌推广。

如今,东南村的有机米已经出了名,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也大有起色。村里不但修筑了一条条水泥路,还在稻田边、鱼塘旁铺设了木栈道。村庄外,建成了一大片稻田公园。村民住宅外观出新,家家粉墙黛瓦,煞是好看。房前屋后,还种上了绿树红花。东南村已成为全市“乡村游”线路上的一个重要景点,一拨又一拨城里人到这里来游玩,离开的时候,不少人都会购买这里生产的有机米。

木栈道上,白天走的常常是城里人,夜幕降临后,走的就是村民了。现在,不少村民也有了散步的习惯。吃过晚饭后,他们沿着木栈道,走过稻田,走过鱼塘,一路悠闲。在那三三两两的人群中,常常有靳传龙和钱建芳。

周瑾亮 袁文明

小农户的新出路在哪里?(5)

“进城后我家搬了16次家,终于有了自己的‘家’。细想想,还是值得的。”郭云兰说。

城镇化,让她家有了好出路。

——题记

进门换鞋后,从收拾物品,到擦桌抹凳,再到扫地拖地,一忙就是两三个小时。

这些年,郭云兰一直做家政服务,每天活儿排得满满的。今年春节以来,她接了8家人家的活儿,有的是每天去,有的是一周去几次。

郭云兰的老家在安徽阜阳农村。 “结婚欠了钱,又生了孩子,光靠地里那点收入,还债遥遥无期。”郭云兰说,孩子大点后,她和丈夫潘海峰一起到常州城里来找活干。孩子被留在老家由外婆带。

当时,潘海峰的父母在常州一个住宅小区当保洁员,住在居委会安排的一间小房子里,空闲时还能捡捡垃圾——捡拾一些可回收垃圾。郭云兰揣着卖玉米的700元钱,来到这里落脚。来的那天,下着大雪。

没过几天,居委会知道了,不同意两代4个人挤在一间小房子里。郭云兰只得出去租房。在郊区,她租到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房子很破旧,夫妻俩说什么话,隔壁都能听到。

进城后,潘海峰摆摊修理自行车,做得挺带劲。郭云兰却遇到了困难,“常州话听不懂,自己讲的安徽话别人也听不懂,很难找工作”。

婆婆带她去捡垃圾,并且在垃圾房旁现场传授“技艺”。手握一把铁钩,身背一只塑料编织袋,郭云兰觉得很丢人。但是,毕竟比在地里干活轻松。她逐渐适应了。运气好的时候,一天能捡满两大编织袋。矿泉水瓶、易拉罐、废铁、废铜等,都值钱。

一天,她正在一个垃圾房外翻动、挑拣垃圾,一位中年妇女走过来,看看她,问:“你年纪轻轻,捡垃圾脏不脏啊?”

郭云兰看对方面相和善,便与对方攀谈起来。

对方问她是否愿意做小区保洁工作。

郭云兰问了一些基本情况后,当场就答应了。

郭云兰后来才知道,对方是花园新村居委会主任。熟悉后,她请主任帮忙找个能住人的地方。主任很纳闷,问:“什么叫能住人的地方?”郭云兰有点难为情,说,就是这边说话隔壁听不到。

居委会真的帮她“找”到了。那是居委会长期空着的一个小房间,不收房租。

没几天,郭云兰家就搬进去了。说是搬家,其实一辆三轮车也装不满。

为了多挣点钱,郭云兰除了在小区做保洁工作,每天还干3份活。她半夜起来在小区打扫;凌晨3点去蔬菜批发市场进货,然后卖菜;下午捡垃圾,再摆摊帮人修皮鞋。

夫妻俩每天睡眠严重不足,但干得精神抖擞。忙这忙那,别人会嫌烦,他们却觉得城里的机会就是多,只要肯吃苦,总能挣到钱。

郭云兰夫妻俩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对租住房子也有了一些新要求。此后几年里,夫妻俩频繁搬家。当然,其中也有房东收回,不再租给他们的。

第12次搬家,是郭云兰印象较深的一次。这次搬家前,她已经是专职家政服务员了。她对自己和丈夫的收入都满意。她家搬到了蒋家村2号。这是城中村的房子,墙刷得雪白,虽然室内一件家具也没有,但面积比过去租住的都要大。

郭云兰说,不知怎么,在这里她突然有了家的感觉。她把这里当作家来经营,买全了家具和厨房用品,还把女儿从老家接了过来。

老家进城务工的人越来越多,郭云兰家成了老家人到常州的落脚点。郭云兰深知乡下人进城务工不容易,她为他们煮饭做菜,还帮着找工作。有时候老家来人,一来来几个,一住住几天,最长的住了两个多月,她也不嫌烦。她说:“人家来,是看得起我。我是半个城里人了。”

潘海峰话不多,一心干活。他学了一门手艺,在花园新村开了一个家电维修门市部。郭云兰的外甥在门市部跟着潘海峰打下手。因为年纪轻不懂事,小伙子在一次收费时坏了规矩,使潘海峰与顾客发生纠纷,并且让潘海峰受了冤枉气。

潘海峰从来没有跟郭云兰红过脸,但是,当晚回到家,实在气不过,说着说着就跟郭云兰吵了起来。此后,“冷战”升级,两人分居。幸好女儿调和,两人才和好如初。

郭云兰说,后来她逐渐认识到,是自己不对。夫妻俩进城后,潘海峰无论是修电器,还是与人打交道,都越来越有板有眼,而她的进步没有潘海峰大。比如,在对孩子的教育等一些事情上,她的心很热,但有时候会随着性子来。慢慢地,她也越来越严谨了。

“这件事,对我外甥也是一次教训。”郭云兰说,“新一代进城的年轻人,脑子比我们活络,但也有不如我们的地方。经历的事情多了之后,他也会成熟起来的。现在,他在五星电器做销售工作,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

房租连年涨,让郭云兰心里发慌。她家不得不又搬了几次家。

郭云兰把租房和买房的账算过来、算过去,提出想买房。潘海峰伸手摸摸她的额头,问:“你没发烧吧,钱呢?”

郭云兰甩开他的手,说她已下定了决心。她把存单翻出来,再凑来凑去,凑到20多万元。

“从那天起,我每天一做完家政,就去看房子。整个花园新村和附近的房产中介,都去了。我有风湿性关节炎,爬楼腿疼。买房我只要一楼,还要有地方放电瓶车。”

她看了20多套房,最后看中许家巷一套二手房,80多平方米,价格近50万元。

买房,是全家最大的事。还缺25万元,怎么办?她只得硬硬头皮,向一家一家亲戚借。雇她做家政服务的一家主人知道后,也答应借一些钱给她。

由于房子已经过户,原房主天天催要余款。借不到那么多钱,郭云兰急得不行,咬咬牙,到银行办理了商业贷款手续。

她说,她很羡慕城里人,能办理公积金贷款,利息要低不少。“但不管怎样,我家有了第16次搬家,终于有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家’!”郭云兰说。

那天早晨,一家人拎炉子的拎炉子,扛竹竿的扛竹竿,还有的捧着万年青,喜气洋洋,一路来到新家楼前。8点28分,一家人“准时”大步跨进门去。这一次搬家,旧家具都不要了,全部买了新的。零零碎碎的东西被打成几个包裹,已提前运进来。当天,全家人吃了元宵,还给楼上的邻居一家一家送了糕。

不料,搬家仪式后,原房主不同意他们入住,因为贷款还在办理中,钱还没有拿到手。

直到15天后,郭云兰家才正式搬进这套房子。三室一厅,女儿也有了自己的房间。一家人终于在宽敞的新家过了一个新年。

不久,郭云兰把老母亲接了过来,让老人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现在,郭云兰每天骑着电瓶车,到人家去做家政服务。她已经很有“现代人”的意识,光是抹布就要带4块,4种颜色,分别用来擦拭厨房墙面、桌子、马桶和地面。主人家掉在地上的纸,如果有字,她必定要把它捡起来放好。如果主人是常州人,她也能用常州话交流了。

潘海峰还是那样一门心思干活。现在,他要对付的,常常是集成电路板。他不断学习,遇到问题就上网搜索、查询、比对。他的顾客越来越多。

“我们夫妻俩一年能有十四五万元收入,房贷已经还清了。老家的4.8亩地,流转给了别人种。”郭云兰说,“往后,还会有不少乡下人像我们这样,变成城里人的。”

“现在,我还有一个小心愿,就是想去补拍一次婚纱照。配上漂亮的画框,放在家里,自己看看也好。”郭云兰说这话时,脸上红了一红。 凃贤平

标签: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