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江苏高校迸发战“疫”智慧力量
2020-03-18 06:2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王拓 张宣  
1
听新闻

移动废物车、体温热像仪、消杀机器人……

江苏高校迸发战“疫”智慧力量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江苏各大高校集中优势科研力量和资源,迅速开展抗疫药物设计与筛选科研攻关,开发防控一线急需设备及系统,组织开展疫情防控社会服务,一大批科研成果应用于抗“疫”一线,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解决特殊问题, 紧急研发污水废物处理设备

今年1月底,在镇江过春节的江苏大学能源研究院副教授颜学升接到武汉区域总经理打来的电话——10天建成火神山、雷神山两家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作为专家,又是新希望集团旗下企业兴源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一直密切关注抗疫进展的颜学升当即表态:国家有需要,当义不容辞!“科研和生产,需要同频共振。只有当创新成果应用于实践、服务于实践,才能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颜学升说。

在火神山医院的建设中,污水处理系统是最重要的工程之一,不仅要杜绝病毒通过医疗废水废物的传播,还必须将污水处理到合格的标准,不能对环境造成其他污染。对于事关整个医院和周边居民安全的大事,颜学升立即成立项目组布置任务,按竣工日期倒推,制定精准的120小时高标准抢工计划,分散天南海北的团队员工立刻取消休假,连夜投入工作。为寻找紧缺配件,项目组找遍武汉周边,颜学升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转发微信朋友圈、电话联络工厂、请托合作企业……不计成本、不惜代价保障一线物资供应。

通常要1个多月工期的污水处理项目,“两山”各自用了不到9天时间:火神山项目1月25日进场,2月2日交付;雷神山项目1月28日进场,2月5日交付。“按时按计划交付,我们做到了,真的不容易!”颜学升说。

疫情期间,医疗废物数量猛增,如何安全处理成为难题。接到通知后,由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参与研发的移动式医疗废物应急焚烧车调至火神山医院,研发团队主要成员、该院王风贺教授也自驾前往武汉。

王风贺介绍,传统的专用运输车要奔波在各所医院之间,再到医疗废物焚烧厂卸货,而移动式医疗废物应急焚烧车免去了中间环节。经过焚烧炉高温焚烧,医疗废物实现无害化和减量化,不仅提高了处置效率,而且避免了病毒在医疗废物收集、运输等过程中的二次传播风险,确保疫区医疗废物在原地得到安全、有序、高效解决,尤其适用于重量轻、体积蓬松的口罩、防护服等医疗废物的焚烧处置。

瞄准主攻方向,加紧开展疫情防治科学攻关

在前方,奋战在防控一线的江苏医护人员、民警、城管队员等,每天都能收到抗病毒中药汤剂。大批量的中药汤剂来自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全自动智能中药煎煮系统,其自动化生产线日产量可达三千张药方。

据介绍,该系统通过互联网等现代技术,连接智能中药煎煮中心和配备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煎药设备,从而实现计算机终端控制,经过自动上药、自动取盖上盖、自动输送、自动加水浸泡、自动煎煮等环节制作成成药,并实现煎药过程实时监控以及与医院管理系统、患者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和交流。

“与传统自动煎药机有所不同的是,该系统通过大数据运算,对每个方子可以实现个性化煎药,如通过数据运算出该药方多少药量加多少水。”负责该项目研发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副院长臧铁钢介绍说,该系统使煎药标准化,节能节水,并提供中药利用率,大大提高了效率,尤其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通过远程无线遥控,苏州大学自主研发的消毒机器人可以用于城市街道、社区、园区、车站、工地、学校等场所的除菌杀虫、消毒、卫生防疫……并在苏州和湖北孝感、襄阳三地,进行消杀工作。

这种“人工遥控消毒车”,由苏州大学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研发,目前共有10台。据研发团队成员苏州大学副教授耿长兴介绍,消毒机器人是研究院孙立宁教授团队在2015年研发的高科技产品,原设计用于农业植物保护的消杀工作。考虑到疫情防控的现实需要,研究团队的老师们加班加点,对设备进行了改造,调整喷雾系统,使其更适合消毒药液的喷洒。

在湖北孝感、襄阳两地,由苏州大学相城机器人智能装备研究院捐赠的两台消杀机器人正在“忙碌工作”。此次捐赠的“风神”智能遥控履带自走式消毒机器人每小时可喷洒4万多平方米,一台机器可以代替20个人工,在显著提高作业效率、提升消杀效果的同时,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感染风险。

聚焦关键领域,全力研发疫情防控技术产品

江苏高校紧紧围绕疫情防控需求,通过技术攻关,开发出防控一线急需的设备或系统,助力战“疫”。

红外测温速度快、精度高、无交叉感染,是体温检测的先进方法,红外测温枪也成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必备品之一。红外测温枪枪口部位有一个红外传感器,接收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从而实现非接触探测人体温度。以前我国测温枪企业所用测温探头,绝大部分依赖进口,进口周期长、干扰因素多。

江苏大学材料学院乔冠军团队研发的红外传感器应用于测温枪企业,为疫情防控作出了贡献。该传感器从红外敏感材料、红外滤光片,到芯片设计、器件封装,研发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红外传感器全套核心技术,并在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镇江市“金山英才”计划和镇江市江苏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红外测温传感器的产品研发和批量试制。在疫情防控中,合作企业已提供数十万件红外测温探头,已接到200余万件新订单,目前正在加紧组织生产。

南京理工大学研制出新型人体体温异常检测热像仪,专注于异常温度检测,对进入热像仪视场的所有异常温度点做到实时报警、迅速监测,精度达0.1℃,理论上预警异常温度点超过每秒1600万个,可满足所有人流量密集场所的防疫需求。

“它采用了最新的红外探测器参数精确配置,高动态红外图像数字细节增强,基于场景非均匀性校正,以及快速温度检测和标定等核心技术。”南京理工大学教授隋修宝介绍说,目前,市场上的热像仪在人体体温37℃附近的测温精度,最高在0.3℃左右,这台仪器则达到0.1℃,避免了体温异常人员的漏报和体温正常人员的虚警。而且,无论有多少人快速通过检测区域,这台仪器都能精准测量其是否体温异常。

记者 王拓 张宣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