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明星博士涉嫌论文造假 学术圈触发科研诚信大讨论
2019-02-20 07:2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焦点

  沸沸扬扬的“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事件”至今仍未完全落下帷幕。

  2月15日,教育部表明态度“零容忍”, 要求有关方面迅速进行核查,依法依规做出处理。19日,北京电影学院发布情况说明,并作出撤销翟天临博士学位的决定。

  严肃处理之下,事件似乎可以画上句号,但翟天临不过是引发雪崩的那一片雪花,学术圈频发“地震”的源头应该好好找一找了。

  博士高才为何写出“垃圾文章”

  翟天临事件之所以引起网络热潮,博士明星的人设崩塌只是冰山一角,大家真正痛恨的,是学术腐败。

  南京大学博士三年级的小王说,高校一向被视为精神高地,学术是一方神圣净土,博士学位尤其以难度高、强度大著称,往往经历了严苛的学术训练,在专业领域有所突破。我国目前有200万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他们成天钻研学术,少有回报却不舍昼夜。

  无论商界巨头还是文体明星,只要想戴上学位这顶象征着荣誉的帽子,就必须接受对其真实学术水准、学术道德的审视,这是教育公平的真正含义之一。如果有人凭借其他种种非学术能力来获得学术上的光环,那么作为社会公平基础的教育公平,将荡然无存。

  而“翟天临”们是怎么毕业的?风波背后,一直上演于国内各大高校的论文“洗稿、代写、代发表”的戏码浮出水面。

  “本硕博毕业论文代写作,MBA、EMBA论文,MPA论文,职称发表期刊,北大核心,CSSCI,SCI等欢迎咨询。”在网络上,这样的“论文官方服务”并不鲜见,访问量高达数万甚至几十万。在某电商平台上搜索“论文”,立刻就会有数百条信息弹出。以一篇3万字的硕士论文为例,价格在5000元到7000元之间。这个价格包含论文过程中的所有程序:题目选定、开题报告、修改、控制查重率直到最后通过。一位985高校的博士透露说,有熟人曾请自己代写一篇博士论文,许以四万的酬劳。

  而在电商平台搜索“发表”,也可看到各种代发表的机构。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6000余种学术期刊,这样巨大数量的刊物,为论文发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不过,相当比例的论文质量却备受质疑,“有些文章,通俗点叫‘垃圾文章’,就是纯粹为了发文而发文,这种情况太多了。”2018年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中国科学院施一公院士就曾炮轰此类“垃圾文章”。

  过分追求论文数量成学术滑坡“助推剂”

  对于翟天临事件,北京电影学院退休教授谢飞发文显得无奈。他说,西方大学的艺术专业一般很少设置博士,但国内一些学校“贪大、贪多”,盲目上马了博士教学,上世纪90年代起,电影学院各系的博士生开始越招越多。他认为,博士教学是培养学者的,北京电影学院不具备这一理论研究型的教学基础,“不像一些综合大学里的艺术、电影分校那样,在分校以外还有多种资源可运用,在这样的条件下,办研究型的博士教学是很不恰当的。”

  相关数据显示,1999年到2004年,伴随大学扩招,博士招生人数经历了短暂的高增长时期,从1998年的1.49万增加到2004年的5.3万,年均增长超过20%。由于招生人数增长过快,博士培养质量下降。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教授周光礼的《中国博士质量调查》披露,当时46%的博导同时指导的学生超过7名,最多的达47名。

  虽然学术腐败并非始于教育的产业化,但教育产业化确是学术腐败的一剂“助推剂”。当大量不具备创新能力和研究资质的人进入了科研队伍,那结果会怎样可想而知。“今天我国撰写‘学术’著作似乎人人可为,处处可为,时时可为,事事可为。”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李伯重撰文认为,我国学术成果质量不高、出现“全民学术”景观的原因之一,是诸多写“学术论文”的人并不知道学术为何物,更不知道从事学术研究是非常困难的工作。

  谢飞坦言,“电影学院多年来的博士教学实践不仅没出现什么杰出优秀的理论人才,博士论著被出版和引用的也属极少数。低劣、抄袭的现象倒是常有发现。”

  科研考核体制唯论文是举也助推了学术腐败,浮躁的风气影响着每一个人。谢飞表示,“艺术教育以出创作专业人才、出作品为主要目的,而盲目引进的纯理论研究制度,只强调发表文章,出版专著,连学校内创作型教师评职称时,反映教师真实艺术水平和能力、公映并获得好评奖项的电影等创作作品也不能算数,非要发表的文章和著作。这似乎也是这些年各大学平庸、拼凑、抄袭的各种论文泛滥的原因之一。”

  原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认为:政策导向不当助长浮躁风气。“假如一天到晚总是在评教授、评成果,硬性要求论文的数量而不求质量,刻板规定一定要得多少奖等等,这就在客观上助长了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可能原来一篇可以写得很好的论文,现在就要拆成三篇、四篇。”

  治理学术不端“内力”不能缺位

  2016年,教育部就已颁布《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对学术不端者,施以通报批评、终止或者撤销相关科研项目、撤销学术奖励或者荣誉称号、辞退或解聘等处罚。

  2017年,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指出,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申报教师一旦被发现弄虚作假、学术不端等,撤销其评审聘任结果。

  教育部“坚决发现一起,核实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对学术腐败零容忍是基本态度,但高校为何总是后知后觉?为何每一出学术不端事件的发生都是由外部“抖出”而非内部“自清”?

  在翟天临一事中,公众看到的不只是一位演员的虚荣与侥幸,还有一所高校在学术考核上的混乱与麻木。翟博士连格式都存在问题的硕士论文,也竟然得到了导师的签名通过,连论文的查重率都不过关,却能顺利毕业。论文数量不足、论文重复率超标、论文质量严重注水等,这些没有受过学术训练的网友都能一查便知的问题,自居严谨的学院和导师,竟能够眼睁睁漏过。举手之劳即可发现的问题,却坐等网友“扒出”。

  社会舆论和媒体的监督只是针对被揭发出来的个体,民众的关注也能够给造假者以压力,对匡正学界风气有一定作用,但是仅靠外力作用治理学术不端收效甚微。

  科学网博主高峡认为,造成学术不端和揭露学术造假“内力”缺乏的原因众多:“利益链”的巨大诱惑、过度“行政化”的弊端、学术评价标准的不当、学术组织纵容行为的“撑腰”、学术监督体系的缺位、学术共同体的失能、学术道德知识的缺乏等等。在多要素构成的学术造假上构筑防线是必要的,然而多在这些“外力”上下功夫是远远不够的。从根本上来说,还要靠科学“内力”,靠学术机构、学术单元内在的良好运行机制,这是学术生态良性运转的正途。而这套调控机制就是科学的质疑批判机制,是科学必不可少的自我纠错机制。

  李伯重则认为,清除“学术垃圾”,学者还需要从自身做起,“必须真心诚意,真正把学术当回事,而不是玩学术,或者把学术研究当做谋取某种好处手段,不仅仅不做抄袭、剽窃之事,更要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从‘小’的题目做起,在研究中有所创新。”

  记者 杨频萍 蔡姝雯

标签:学术;论文;博士;翟天;科研;不端;高校;研究;发表;文章
责编:孟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