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4月份进驻以来,工作队在省委省政府和淮安区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在“五方挂钩”各成员单位大力支持下,咬定村集体和低收入农户脱贫标准,始终坚持“三个一”工作理念和“四个结合”工作法,落实责任、真抓实干、精准施策、加强协调,脱贫攻坚成效明显。省定12个经济薄弱村两委班子建设得到加强,实施帮扶项目205个,全部脱贫出列,帮扶的经验举措先后被新华日报、新华网、学习强国、交汇点新闻、淮安日报和淮安电视台等媒体广泛报道,得到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一、统一思想,锻造脱贫攻坚的“冲锋队”
一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统领,全体队员做到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首要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来抓,把脱贫指标贯穿工作始终,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二是完善八项管理制度,成立临时党委和项目组、纪检组、宣传组、联络组和保障组等5个小组各负其责,做到脱贫攻坚开展到哪,党组织建设就跟到哪,不断提升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建立工作微信和QQ群,及时了解队员的工作动态和生活状态。三是全面提升履职能力,围绕解放思想大讨论,积极开展“学伟人、创业绩、作表率”主题活动,营造新一届帮扶队员同心同力,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组织6次第一书记专题培训,发挥新时代讲习所功能,通过第一书记向广大农民群众讲法律、讲政策、讲技能,扶贫又扶志,助力脱贫攻坚。四是加大工作保障力度,足额落实工作队经费,有效保障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一年多来,工作队确立了“三个一”工作理念和“四个结合”工作法,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工作保证。
二、扛起责任,筑牢脱贫攻坚的“桥头堡”
一是着力发挥好脱贫攻坚的司号手作用,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越来越近,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塞阶段,全体队员自觉把习近平关于脱贫攻坚指示精神学深悟,准确宣传和传递党的政策,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传递信念和决心。二是着力把“三会一课”制度落到实处,组织村两委班子学习党的十九大以来关于扶贫开发指示精神、重温入党誓词、讲党课51次,对困难老党员、贫困户和23名退伍困难军人进行慰问。结合“解放思想大讨论”专题民主生活会,在对标看齐中咬紧目标标准、压实打赢责任,在脱贫攻坚中主动作为、勇挑大梁。三是着力做好脱贫攻坚排头兵工作,只有党组织书记和村两委班子发挥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的精气神和拼劲,带领群众一起干,靠实干才能打赢脱贫攻坚战。每个省定经济薄弱村确定1名有劳动力的党员作为致富带头人,至少落成1个脱贫致富项目。全体队员用心用力打造脱贫攻坚的坚强堡垒,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堡垒指数”正转化为群众的“幸福指数”。
三、推进产业,打造脱贫攻坚的“新引擎”
一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淮安区统筹省财政帮扶资金实施智能装备科技园1个;孙李村、复兴居、大李村整合后方帮扶资金290万,分别投入江苏杰翔羽绒、银鑫包装和腾龙玩具等有限公司,年化收益达8个点以上。二是加快标准厂房建设步伐,投资2600多万,张陈村、新民村、南徐村、长沙村、晶墩村、戴孟村、丰年村和大东村建设厂房28080平米。三是大东村投资35万,建成60KW分布式光伏电站。四是加大农业投入,戴孟村、丰年村建成大型粮食烘干塔;陈杨村引导社会资金160万种植100亩金银花和10亩蛙稻共生项目;复兴居、陈杨村引导社会资金260万落成6000亩沼液还田项目,同时打造1000亩的绿色稻米示范区;新民村成功打造“水墨博里”品牌大米,初步形成“产加销”产业链条。五是推进村路灯亮化工程,投资160多万元,建成南徐村208盏、孙李村125盏、长沙村58盏、陈杨村428盏路灯,实现全村亮化全覆盖、无死角,保障村民晚间出行安全。六是投资860万,启动张陈村、新民村和陈杨村3个村村部建设,对大李村村部进行改造,张陈村、南徐村、大东村、长沙村拓宽中心路17.4公里,建成长沙村民文化广场和大李小学停车场。七是按照省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三年行动要求,复兴镇建成2400座生猪养殖畜粪池,有效地提升了农村环境整治水平。
四、多方协调,畅通脱贫攻坚的“保障链”
一是从政策上支持,省自然资源厅出台十条政策,成功交易挂钩指标891亩,获得资金9.72亿元;省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和林业部门安排资金4000多万,支持脱贫攻坚、生态环保和绿化建设。二是从扶智与扶志上支持,先后开展“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2次教育工作者培训,“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培训,指导大李小学参加第十五届江苏省美境行动获铜奖、指导溪河中学精心打造美丽校园、指导制定村级文明公约,组织工作队员上党课、扶贫日宣讲,向基层传播新思想、新理念,倡导“环境美、素质高、邻里睦”等文明新风,激发内生动力。三是从卫生保健上支持,先后组织南京中医药大学、楚州中医院、淮安第一医院20多名专家开展义诊,为群众免费提供中医药咨询诊疗服务,普及中医中药和知识,并上门诊疗行动不便的老军人、老党员,赢得一致赞誉。四是从拓宽渠道上支持,南京警备区、苏州军分区投入资金400多万元,重点帮扶长沙村、南徐村和晶墩村;省级机关利用慈善捐款,扶持脱贫产业;新华报业集团为淮安区83名大学生村官赠送意外保险金。
一年来,“五方挂钩”帮扶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领导赴淮安区调研慰问共31批次199人次,其中厅级以上领导28人次,慰问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348户、发放慰问金及实物价值共16余万元。淮安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多次过问帮扶项目进度、关心队员工作生活。下一步,工作队将在省委省政府和淮安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今年“五方挂钩”会议的要求,从思想、目标、行动上与淮安区脱贫攻坚达小康保持高度一致,全体队员将进一步凝心聚力、奋发进取、精准施策,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省委驻淮安区帮扶工作队 张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