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倒计时——科技“新武器” 助力土壤修复保护
2018-12-26 07:53: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王梦然  
1
听新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富庶的鱼米之乡,开拓的江南人,自古便从肥沃的土地中获取丰收的谷物、蓬勃的产业……然而,经济快速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也正诱发着严峻的土壤污染问题。“经济发展到这个程度,到了偿还历史欠账的时候了。”江苏一化工园区负责人接受采访时直言,必须要以壮士断腕之势向土壤污染宣战。

  在长三角,这只是一个缩影。至少10%的土壤基本丧失生产力,上万家企业正面临着绿色转型的阵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道阻且长,明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将正式实施。日前,《科技周刊》记者走进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了解环境保护正催生着的精细化修复技术、科学化防治手段。

  迈出第一步—— 长三角“土壤摸底”刻不容缓

  硕大的储料罐、高耸的精馏塔、密布的蒸汽观望管网……这是化工产业园最标志性的场景。“除了考虑这里紧邻长江,便于产品和原材料的运输之外,最看重的还有产业链的优势。企业生产所需的氢气、聚乙烯都能在化工园内部获得,大大节约了运输成本。”江苏苏中某经济开发区负责人向记者回忆,大约从上世纪90年代起,化工园区在江苏兴起,几十家化工企业集中发展,为产业发展按下“快进键”,但也留下了巨大的环境“窟窿”。

  实际上,近年来众多化工园区都经历着绿色转型的阵痛,史无前例的“环保飓风”不断席卷。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徐州经济开发区关闭“散乱污”企业388家,宜兴工业园通过关停企业盘活闲置土地120亩,泰兴经济开发区拆除落后化工企业9家。连云港灌云县临港产业区企业10多年来纳税不到20亿元,而2017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36亿元治理园区的环境污染问题。

  一系列整改防治中,“摸底”是当前最紧要的。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沈仁芳接受采访时谈起,“当下首要的任务,应是把江苏土壤污染的程度、污染的主要类型等情况摸排清楚。”他表示,土壤污染有隐蔽性,我们常人闻不见、看不到,治理修复难度高,而土壤资源数量和质量家底则是土壤安全保障的基本要素。

  长江沿岸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示言犹在耳,既考验园区治理模式,更亟待技术革新下的“科学诊脉”。“对于身处长三角的江苏来说,焦化、电镀、印染、农药等化工企业的场地土壤污染是主要问题,化工企业即便搬迁,也还存在大量土壤需要修复。”日前,在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土壤修复大会上,中科院“百人计划”特聘教授陈梦舫认为,相比目前已经形成完整成熟产业链的大气污染、水污染治理等领域,中国土壤修复尚处于一个“方兴未艾”的阶段,挑战与机遇并存。

  向土壤污染宣战——生态环境部在江苏确立“示范地”

  要“经济账”还是“生态账”已然不是一个选择题,环保执法必将越来越严苛。伴随着明年1月1日《土壤污染防治法》的生效,土壤污染防治也将进入“新纪元”。

  “不同于大气、水污染防治法,这部法律最大的亮点在于专门对环境风险做出规定。”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副研究员叶茂告诉记者,为寻找防治突破口,就在今年10月,国家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在江苏江阴某农药复合污染场地,共同牵头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这块200多亩的土壤污染修复“示范地”,具有科研实验意义,在“试跑”新技术的同时,也会对土壤污染成分、剂量作分析,为今后土壤“环境风险监控”决策提供参考。

  之所以选择江阴这片污染场地,是因为它的典型性,这块场地集中了长三角地区最突出的土壤污染问题。“印染厂、农药厂、生产车间,之前都集中在这片场地,普遍存在镉、汞、铅、砷等重金属污染,最典型的是,它紧邻京杭大运河。”叶茂表示,沿江沿河1公里以内的生态红线也是未来土壤防治的重点。

  “土壤污染风险预警、风险管控及修复技术方案推荐、修复费用及评估预算等,都可以在江阴这块示范地上试行。”叶茂告诉记者,示范地土壤所含的各类污染成分的数值将被跟踪分析,形成系统,今后长三角地区土壤防治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将是个方向。

  先生存、再生产——直面短板,新设备被“寄予厚望”

  三个联排的“集装箱”大小的土壤淋洗装置正在江阴土壤防治“示范地”运转,像洗衣服一样,先将污染的土壤放进装置中,再加入“淋洗剂”,然后在三个“滚筒”的翻腾运转下,污染的土壤会变成沙、壤、砖三个部分,而土壤颗粒中的重金属会被浸出,实现土壤的净化。这是今年11月,叶茂主导设计的新一代智能轻量化车载污染场地土壤淋洗机,这一自主研发的土壤修复设备,平均每天可以“净化”1500吨左右的污染土壤,尤其适用于小规模、模块型的污染场地。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土壤污染修复行业起步才10年,而美国已有近35年的土壤修复历史。”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骆永明,是科技部“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示范”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他在采访中不回避中国土壤防治修复的“短板”。他提到,土壤污染防治设备不够齐全、稳定,是制约修复速度和规模的最大问题之一。

  “行业初期,国内污染土壤处理绝大多数采用水泥窑协同焚烧处置或安全填埋等相对简单的技术方式处理。但眼下再看整个行业,热解吸、土壤淋洗、原位热脱附、原位化学氧化、生物修复等先进技术已纷纷登台,乃至成为主流。”北京建工修复公司副总经理李书鹏说,修复工程的应用与创新,如今不再难以触摸,“中国与世界在土壤污染防治领域的差距正进一步缩小。”

  快速发展的中国,正不得不直面土壤防治与修复的命题,越来越多的化工园区,宁愿放弃眼前的产业利益,也要选择还清“土壤欠债”,因为它事关每个人的一饭一蔬,是人类千百年来赖以生存的生产根基。

  记者 王梦然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