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相遇2018、携手2019”,科技周刊——给力“第一动力” 呼应创新发展
2018-12-26 07:3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蔡姝雯 吴红梅 杨频萍 王梦然  
1
听新闻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瞄准江苏一线科技创新、瞄准日常科技生活”,新华日报《科技周刊》自2018年5月9日惊艳亮相,已经刊出32期。我们探索科技前沿,激活科教资源,传播科学精神,共享科学新知;我们拜访科学名家,延请吴孟超、倪光南、都有为等12位院士大咖为“科技顾问”,为周刊提供前瞻性的视野;我们走访省内新区、高新区、高科技企业,助推江苏“双创”,勾勒壮丽而清晰的轮廓;我们以创新的方式,拼专业、拼速度、拼干货,在江苏乃至全国科技报道中,形成一股新锐力量,从而广受读者认可。

  未来已来。站在创新的风口,我们将继续带领读者感受发现真理的奇妙过程,集聚科技创新的动能,丰富科技创新的精神内涵,将科学力量转化成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

  探索 ——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关注产学研深度融合

  在《探索》版回望2018,北斗、超算、港珠澳大桥、嫦娥四号等,赢得了我们潮涌般的喝彩;5G、物联网、新能源等产业化应用,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而网络空间安全、大数据“杀熟”、人工智能的应用边界等,则引发了我们审慎的反思……

  我们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深度解读世界科技强国发展之路,用《一个自主可控的精彩故事》报道了奋斗20年的8万北斗人,中国北斗力求“自主可控”的思路,关键时刻做到了不被别人“卡脖子”!我们采写了在争议中前行的“海水稻”,并探讨有利于科技进步的传播模式。

  我们聚焦科技创新,关注产学研深度融合,用4个整版浓墨重彩地报道《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科技创新工作会议》;我们探讨如何面对人工智能的“风口”、如何化解动力电池的里程焦虑、区块链究竟是改变世界的利器还是“看起来挺美”……我们用《“万物互联”如何拥抱“万亿产业”》等多篇文章高度关注5G发展的产业化路径;我们走进一线研究院和企业,记录万众瞩目的“新材料之王”石墨烯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经验。

  我们热衷分享科学先锋们的真知灼见,采写《突破“总是差一口气”的瓶颈》,邀请院士给“原始创新”把脉,共解创新驱动“时代方程”;在《“中国芯”,奋起直追》中,院士们提出:面对“芯片之痛”,唯有冷静面对,在认清差距的基础上奋力拼搏。

  我们关注学术圈,针对科研诚信危机,撰文《对学术不端坚决说“不”》,呼吁“还科研一片纯净的天空”;针对阻碍创新的科研评价怪圈,探讨“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四唯”现象,提出“清理‘四唯’期待破立并举”。

  这一年,我们还追踪更多的科学奥秘,对入选《自然》期刊“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类年度精选论文”的三位学者进行了深度访谈,对诺贝尔奖三大自然科学奖项的科学家们对生命科学的探索进行了分析报道,并追踪科学前沿热点——159年后引发“数学地震”的阿蒂亚爵士证明黎曼猜想事件……

  科技“颠覆”生活的同时,也引发我们“反思”。《大数据“杀熟” 人工智能的伦理挑战》,指出避免“技术的贪欲”,是人工智能时代不可回避的现实选项。我们高度关注“第五主权空间”,指出网络空间的无疆界性和互联网的超空间性,决定了网络安全是中国必须面对的重要议题。

  展望2019,科技还将怎样改变生活、改变社会?也许只有奔腾向前的时间,能给出确切的答案。但毫无疑问的是,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将跟随时代一同前行,而每一次技术进步也都会推动我们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不断前行。

  苏创 —— 江苏创新发展的重要思想策源地

  “接地气”的《苏创》版,强调的是对江苏创新实践的贴近性、问题导向的建设性、创新驱动的实用性和互动性,经过2018年的探索与实践,已成为江苏创新发展的重要思想策源地和活动平台。

  总揽之下,“科创”和“智库”栏目中,既有关注区域创新动态和高新产业发展的稿件,也有通过现场探访展示江苏科技创新成果的文章——对省科协主席陈骏院士进行访谈,就江苏如何进一步释放人才活力支撑高质量发展做了深入解读;趁着江苏16家高新区登上全国“百强榜”的喜讯,就我省高新区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大做文章;与中科院南京分院“掌门人”杨桂山院长对话,探讨如何推进省院深度合作,破解创新“有高原无高峰”的瓶颈……这些文章,对促进我省科技创新再上台阶大有裨益。

  过去的32期《苏创》版中,书写得最多的,正是展现江苏科技创新成果的瑰丽篇章。譬如,《“神威太湖之光”为产业创新赋能》《南京“瞪羚”,这样加速奔跑》《新能源汽车,如何激发澎湃的“江苏动力”》《科技中小企业,十万大军闯新路》《军民融合,造福百姓“智慧生活”》《重新定义“中国制造”,江苏躬行不辍》《聪明的路 智慧的车》;再如《自主创新 大有之年》《“江苏军团”自主研发突破垄断》《江苏人工智能产业“踏地有声”》《“海上追风”产业前景诱人》《“基因之城”抢占产业先机》;还有像《让知识产权“软资本”成为创新发展“硬拳头”》《港珠澳大桥闪耀江苏科技力量》《“江苏创造”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我国首创抗“艾”长效新药》《看关键技术的“江苏突破”》……一篇篇原创稿件连缀成片,从各个层面及角度,全方位地为江苏科技创新创业勾勒出壮阔清晰的轮廓。

  此外,“原创”栏目也报道了一系列我省科技创新取得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比如《打破国际垄断 每秒测量一万个细胞》《未来之“芯”》《我省研发出国内唯一纳米农药技术》《“深海勇士”国产化率超过95%》《最前沿的抗癌治疗技术来了》《解码“水质指纹” 治理污染源头》《未来的电池不再硬邦邦》《水稻吃上“营养餐”,亩产最高1.2吨》等等,不一而足,生动形象地为江苏科技创新成效做了注解。

  星光 —— 带来一片科学的璀璨星空

  在这里,既有功勋卓著的科学大家,也有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既有铸造“国之重器”的科技先锋,也有突破技术封锁的企业领袖。

  这一年,我们记录了不能忘记的故事。顾知微院士改变自己多年的研究方向,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甚至将自己的错误公开写到专著中去,更曾和新华日报“科学”版有过不一般的渊源;王承书院士原本在国际物理学界声名鹊起,却为国隐姓埋名三十年,去世前又将所有积蓄都献给了国家;陈达院士无惧戈壁滩艰苦参加41次核武器试验,却对身边人充满温度,化疗时仍关怀学生,用自己的工资给老师发红包。他们的故事闪耀着动人的人性光辉,也是科学家带给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让科学大家从“小众”走向大众,我们带读者走近传奇人物的另一面。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吴孟超、王泽山,名声赫赫、著作等身,他们也有可亲、可感、更可敬的另一面……以人为桥,科学精神薪火相传,我们一直在守望。

  写得了论文,当得了网红,在本年度周刊中,凝聚态物理学家、长江学者刘俊明让诗和物理发生化学反应,告诉我们科学也有“诗和远方”;医学院教授朱亚文笔下流泻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诗情画意更是刷爆了朋友圈;还有醉心紫砂“陶艺”的土壤学家,会玩架子鼓的青年科学家……我们撕下科学家们“严谨有余,活泼不足”的刻板标签。

  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苏权科,水陆两栖大飞机总设计师黄领才,暗物质卫星“悟空”首席科学家常进,碳纤维圆梦者中复神鹰董事长张国良……穿山过海、上天入地的“硬科技”,背后是科技先锋们的攻坚克难、摧城拔寨,推动中国的科学和技术不断实现新的成长和跨越。创新型中国的恢弘画卷徐徐展开,科技创新正百舸争流、千帆竞发,我们根植创新的文化土壤,让创新精神内化到人们的精神内核。

  吴孟超、倪光南、都有为、顾晓松、常进、张国良、金力、刘亚东、欧阳平凯、王泽山、王会军和王建国……这一长串如雷贯耳的名字,是《科技周刊》的首批12名科学顾问,他们构建了江苏科技创新发展的思想舆论高地,也进一步提升了新华日报《科技周刊》的品牌效应。

  新知 —— 洞悉科学奥秘的“灯塔”

  2018年的生活也许匆忙,但我们从未停止“仰望星空”。我们跟随紫金山天文台的科学家,一起“探访”过小行星,也“问候”过正辛勤寻找暗物质的卫星“悟空”号……科技星空,光华漫天,它曾寄托着人类的希望与情感,也将成为指引我们前行发展的“灯塔”。

  过去一年,我们曾好奇过古老生物——恐龙的演变与消失,也热心于5G生活的呼啸而来;我们寻找大地上的“金钉子”,关切地质演变中的蛛丝马迹,也望向城市天空,在乎“超长待机”的雾霾为何总徘徊,我们想要弄懂远在天边的卫星“授时战”,洞悉时间是否能够改变世界,也想看清身边的“疫苗”……

  透过2018年的《新知》,你会惊喜地发现,原来科技真的在慢慢渗入我们的生活。从物联网还是一个转了很久的“幽灵”,到它开始控制我们的家电,开启智能生活;从人工智能的代表还只是一只“机器狗”,到它已经开始辅助医生为病人做手术;从我们仅抱怨污染,到明白了成因,甚至意识到可以为改善环境做些什么……

  2018,科技变得越来越发达,我们也在变得越来越美好……这种美好不止在于我们到底了解了多少科技信息、科普知识,更在于我们愿意关心古老生物,于是就懂得了人类的渺小与谦卑;我们愿意仰望星空,于是就有了无数可贵的启迪和迸发;我们愿意了解过去,也就拥有了未来的无限可能性。科学进步的2018,让我们拥有了无数“黑科技”“硬技术”,但也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更“柔软”、更“温暖”——用远程的网,拉近教育的不均等;用人人可以“参与记录”的区块链,消除权力者操控“暗箱”的不平等,用基于仿生学的机器假肢,让一部分人自信地觉得“不完美”也没什么……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科技,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科技伴我们前行,给黑暗以照亮,给不平等以正义,给缺憾以力量。

  记者 蔡姝雯 吴红梅 杨频萍 王梦然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