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义辉、毛仁芳一家人
科技先锋
在南通大学医学院,有一对年轻的江苏省特聘教授——范义辉、毛仁芳夫妇。凭借丰硕的科研成果,夫妻俩本已有一份足以让旁人羡慕不已的工作,但他们毅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带着先进的科学理念、方法和技术回国,扎根故土,为祖国医学事业贡献力量。
作为80后科研工作者,是如何找到另一半的?“试管里最容易产生火花,经过共同演绎近万次PCR反应,我们终于收获了丘比特之箭”,范义辉说,2005年时,他和夫人毛仁芳相识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教研室,师从同一个导师,相似的经历、互补的性格与共同的追求使他们发现了彼此。在哈尔滨医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夫妇俩又先后去美国继续深造,6年的努力学习和潜心研究,他们累计发表SCI论文40余篇,原创性发现受到研究者的广泛认可。
放弃美国心脏病学会的项目支持,以及全球最大医学中心的高水平平台,回国重新组建各自的实验室,这意味着一切从零开始。范义辉坦言,从实验室的规划设计到采购装修,一桌一椅都需要倾注大量心血。这对“特聘教授”夫妇招兵买马,组建科研团队,让科学创新的火花迅速蔓延。回国短短两年,他们已获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发表SCI论文6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
在这样一对学术伉俪的情感世界里,融合了更多的是执着且一致的医学理想。在基础医学与病理生理学细分领域,两人各有侧重、相互启发。
范义辉主要从事无膜细胞器的形成机制和功能研究,“人是有思维的,可以组织起来共同干一件事。但细胞里有很多大分子,是什么把它们组合到一起工作的,工作完后又怎么分开的?这个过程一旦混乱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范教授解释,无膜细胞器动态调控异常和神经退行性疾病、肿瘤密切相关。未来他将通过全新的思路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提供新的切入点。
从事血管生成和淋巴管生成研究的毛仁芳则更多地延续了国外课题方向,“以往人们认为血管与淋巴管生成机制类似,但实质上这两者存在很多差异。”毛仁芳还发现,胆固醇代谢与血管再生相关,有可能对如心肌缺血、下肢缺血等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有治疗价值。“淋巴管研究相对薄弱,国内外都很重视,实验室将重点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为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学术上,妻子注重细节、擅长发散性思维;丈夫通观大局,想法富于逻辑性。他们的讨论经常会产生最完美的实验验证方案。然而,科研工作者都具有内在的执着和固执!生活中的他们,也常常“争执不下、互不相让”。范义辉说,如果谁的观点说服了谁,就算“结题”,但如果谁也没有说服谁,那就搁置争议。
思维方式的差异和互补,同样体现在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上默契配合。这对年轻夫妇有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女儿。妻子毛仁芳注重培养孩子“规律的生活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丈夫范义辉注重释放孩子的天性和创造力。现在他们又多了两个“孩子”,就是他们的研究团队,团队和孩子的成长是他们最欣慰的事。记者 王 拓 王 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