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最大的特色、最优的生态就在“江南鱼米之乡”。40年来,苏州为呵护这片“鱼米之乡”推出一系列保护措施,其中有顶层系统的制度设计,有强硬健全的法制保障,更不乏因地制宜的个性化措施。
而今,“鱼米之乡”精心守护的“绿水青山”,已然成为苏州高质量发展不可替代的“金山银山”,让苏州“人间天堂”美誉实至名归。
守护“鱼米之乡” 守住发展之根
金秋时节,常熟市蒋巷村大片金灿灿的有机稻,即将迎来全面收割。
改革开放以来,蒋巷结合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逐步建起农田绿化林网。尽管村级工业同样取得大发展,却看不到工业厂房蚕食农田的现象,全村有机稻种植面积达1200亩。精心呵护的美丽田园又“反哺”村庄发展,村里每年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样板村。
一个个“蒋巷村”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散落在苏州城乡大地,绘出“鱼米之乡”的鲜亮底色。
四通八达的水系,不仅展现水乡风貌,更是实现水生态平衡的基石。苏州平江历史文化片区内,中张家巷河道恢复工程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与苏州平江河纵横交叉的中张家巷河,60多年前被填成平地,经过多年筹备,这个古城区域内首条平地开挖的河道恢复工程于去年启动,预计投入上千万元。湄三河、季家浜、沧浪亭、青龙河等8条断头浜沟通整治工程同步启动。
拥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苏州,境内水网密布,323个大小湖泊,2万多条河道,构成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貌;姑苏城内至今保留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城外古镇、古村落星罗棋布。数十年来,苏州顺应自然规律,形成江南水乡的人文底蕴、历史风貌以及千年古城的城市形态和生态特征。
这一切都是精心呵护的结果。改革开放之初,为了防止大拆大建带来的大破坏,苏州明确规定古城区新建楼房不得超过24米,被严格执行至今。新农村规划建设之初,苏州各级政府对每个村落都进行彻底无死角的摸排清查,最后明确规定保留和修复2000多个自然村落。如今,美丽乡村游已成为苏州炙手可热的旅游特色产品。
“作为吴越文明发源地,苏州最大特色就在‘鱼米之乡’,推进生态文明最根本的是要牢牢守住这个特色不放松。”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周乃翔表示,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一方面紧紧把握时代机遇发展壮大自己,一方面始终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共同进步。未来,苏州将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核心位置,用绿水青山绘就“美丽苏州”新画卷,彰显“人间天堂”独特魅力。
严守生态“铁律” 彰显生态自觉
秋风起,蟹脚痒。伴随阳澄湖大闸蟹大量上市,苏州阳澄湖迎来一年一度的旅游旺季。值得期待的是,苏州将于明年初启动阳澄湖综合整治工程生态修复工程,对阳澄中湖、西湖长约76.26公里的受损岸线进行改造修复,让这里风景更美、生态更优。
水是“鱼米之乡”的灵魂。改革开放40年来,阳澄湖作为苏州境内第二大湖泊、重要饮用水源地,始终是保护与治理的重点区域。2013年,阳澄湖生态优化工程与“四个百万亩”“生态园建设”“十万亩湿地建设”“大气清洁”“河道水质提升”“东太湖综合整治”“吴淞江流域整治”“土壤山体修复”“垃圾及污泥无害化资源化”一起被确定为“苏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十大工程”,其中一半以上工程与水相关。
农业是“鱼米之乡”的基石。改革开放40年间,伴随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苏州“鱼米之乡”的底色受到冲击,仅耕地就消失了将近300万亩。2001-2010年,苏州全市平均每年减少耕地超过10万亩。到2010年初,苏州0.58亩的人均耕地,远低于全省0.94亩、全国1.4亩水平,也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0.79亩最低警戒线。2012年,苏州发出实施“四个百万亩”工程动员令,确保优质水稻、高效园艺、特色水产、生态林地各100万亩,守住耕地“红线”。
守护生态文明,必须善用法治之手,大力探索推进生态文明走上法治化、制度化轨道。
1979年9月12日,苏州人民化工厂一工人因忘关阀门致26吨毒液流进京杭大运河被判刑两年,成为“中国环保第一案”。2014年,《苏州市生态补偿条例》颁布实施,成为全国首个生态补偿地方性法规。其间数十年,苏州先后出台20多部地方性法规,涉及太湖湿地保护、垃圾分类管理、采石宕口整治复绿、扬尘治理等,确立了“生态立市”的基本“规矩”。
用制度规划为绿色发展蓄力。2010年,苏州编制《苏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生态文明”被确定为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五大内容之一。苏州还先后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苏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办法》等,对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行年度考核,并向全市公布考核结果。前不久,《苏州市生态环境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新鲜出炉,成为全市行动纲领。
40多年来,一系列制度化保护措施,护住“鱼米之乡”的生机活力。到去年底,苏州全市水稻种植面积达110万亩,水产养殖面积95.2万亩,园艺作物面积稳定在90万亩左右,森林资源总量达187.79万亩,“四个百万亩”目标基本实现。
“将生态环境问题与制度创新紧密地结合起来,让苏州生态环境建设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苏州市政府专家团成员首席专家、苏州大学教授方世南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苏州将生态环境问题纳入制度设计的全过程考察,构建有助于支持生态环境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初步实现了生态问题的治理法治化、人民群众参与环境治理常态化、政府环境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化、经济和社会发展可持续化。
守护“绿水青山” 收获“金山银山”
苏州西部,一片生态科技新城拔地而起。作为全国首个部、省、市共建的大型研发创新基地,苏州科技城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仅有12座山体、34条河道湖泊,还集聚了一大批创新载体、科研院所、领军人才、科技型企业等各类创新资源,仅清华大学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中科院苏州地理所等高端创新载体就已超百家。
而改革开放之初,这里一度沦为苏州开山采石的“原料厂”,形成大大小小几十个采石宕口。数十年来,苏州科技城在追求创新突破的同时,大手笔修复山体,打造一个又一个生态复绿景观,并成为苏州高新区吸引创新资源的利器。
有了“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在常熟,原计划投入16亿元建设港城物流基地的铁黄沙,正修订规划要建设“长江生态岛”;在吴江,“喷水织机专项整治行动”提出把全区喷水织机从34.2万台减至23.8万台;在太湖,4.5万亩围网养殖将于今年底前基本拆除……
目前,围绕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空间、低碳高效的生态产业、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幸福安康的生态人居、健康文明的生态文化、高效完善的生态制度六大体系,苏州各板块、相关部门通力合作,要下一盘“生态大棋”。40年来,苏州先后获评全国首个国家生态城市、全国首批地级生态市、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生态园林城市、美丽山水城市,连续五年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考核中名列第一。
青山绿水真正变成“金山银山”!2012年-2017年,苏州的GDP从1.2万亿元增至1.7万亿元,上升42%。而这五年里,苏州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却在持续下降,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别下降32.8%、22.4%、33%和34.6%。
持续打响环保攻坚 守护百姓“乡愁”
“这公园很神奇!把我们村厕所污水都变清了。”太仓城厢镇万丰村55岁村民钱德良对村口一片人工湿地赞不绝口。如今,万丰村180户村民的生活污水,都通过新接的污水管网收集输送至湿地调节池,处理达标再排放。
早在新世纪初,苏州就启动农村污水治理试点工作。2015年苏州又投入百亿元,启动“农村生活污水三年行动计划”,到去年底,累计为4792个村庄生活污水“接管”,惠及近30万农户,农村地区生活污水治理率超80%。
环境工程就是幸福工程,守护环境就是守护“鱼米之乡”,就是守护未来苏州老百姓的“乡愁”。吴中区是我省生态红线保护任务最重的地区之一,全域总计有7类13个区域被列入国家生态红线区,19个区域被列入省级生态红线区,受保护地区占全区国土面积比例大于85%。多年来,吴中区把太湖山水资源保护作为绿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走出一条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共赢的发展道路,去年吴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0亿元。
持续发展,就要持续保护。面对新时代新期盼,苏州守护“鱼米之乡”决心没有放松,脚步没有停下。去年,苏州淘汰落后化工企业174家,整治完成黑臭河道54条,关停规模化畜禽养殖场320家,实施984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和614家建筑工地扬尘整治;全市新增绿地400万平方米,陆地森林覆盖率达29.8%。苏州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去年达261天,比上年增加9天,PM2.5平均浓度下降6.5%。
今年3月,《苏州市生态环境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发布实施,提出落实绿色发展、水环境治理、大气环境治理、土壤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和保护、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境风险防范能力提升等七大行动。紧接着,《苏州市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发布,明确绿色生态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点。日前,《苏州市城乡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一系列密集动作打响新时代环保攻坚战。
“朗朗清风、悠悠碧波,是苏州的美丽神韵。我们要为这座具有独特魅力的城市不断加分,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把生态环境保护好,真正实现生态的高质量、环境的高颜值。”苏州市市长李亚平表示,保护好优美的生态环境,是苏州历届市委、市政府不变的“铁律”和不懈的追求,苏州将继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描绘好现代版“姑苏繁华图”。
记者 陈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