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聚焦 大会日程 主题分享 圆桌会议 创新传播 大会流影 VR视角 大咖寄语 精彩网信
中国江苏网 > 紫金网络传播创新峰会 > 大会聚焦 > 正文
1
“昆虫记”:媒体融合中的典型切片 ——一个戏曲新媒体项目的周岁报告
2018-04-22 14:14:00  来源:《中国记者》杂志  作者:王晓映  

  2015年11月17日,随着江苏第一新闻客户端“交汇点”的诞生,我创意设计的戏曲频道“昆虫记”应运而生。

  至2016年底的这一年中,原为传统媒体从业人员的“昆虫记”团队,工作与生活形态处于名副其实的“转型”之中,看着“昆虫记”这一自己亲手打造的新生事物如“哪吒见风长”,欣喜也略带诧异——此人、此情、此景,实为媒体融合中的典型切片。

  变形记

  一年前,“昆虫记”团队成员均按部就班地做着报纸记者、网站编辑,在运行了很久的轨道上熟练采访、写作。

  仅仅一年,我们在不变的记者、编辑身份之外,变成了群主、活动策划人、主持人、导演、制片人,甚至开始介入演出组织,还将向原创剧目制作人发展。这个小团队仅4人,2名核心成员为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员工,均为兼职。

  如果不是《中国记者》约稿,这个团队忙到没有时间梳理这一年。驻足回想,发现这巨大的转变……竟然不是很难。传说中的转型之痛、能力危机也没有太深的“伤痕”(此处害羞脸)。之所以如此,最大的原因就是我们做这一切出自于自己的热爱。干一行,爱一行,那是被动;爱一行,干一行,那是幸福。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全新的工作之中,我们遇到太多的新技术、新事物,兴趣激发出最大的学习能力,了解、掌握新生事物成为乐趣与享受,比如,出于工作需要,我们团队的两个小伙伴竟然考到了演出经纪人证。

  “昆虫记”小伙伴常常用以自嘲的口头禅折射着我们的日常状态。“曾经,我抱怨自己很忙,自从做了新媒体之后,我知道以前我错了”——跨媒体人的忙碌超乎想象;“自从在安逸中结识了戏,安逸和我就再也没有了关系”——因为我们把兴趣变成了工作;“挣着买戏票的钱,操着养戏班子的心”——因为我们充满感情地、深度而专业地关注着戏曲发展……

  这一切都是传统媒体业态转型带来的变化。

  在传统媒体的固化体制中,记者分工有着固定的条线,技能在高度专业化的同时,也高度单一化。比如作为“昆虫记”创始人的我,是《新华日报》的时政记者,长期从事时政报道。由于人物写作较有特色,报社对我这样的记者多给了一块自留地:个人冠名的人物访谈专栏“晓映名人坊”,这是全国省级党报中很早开设的记者个人冠名专栏。这在传统纸媒中,已经算是创新。但我要是再跨越条线壁垒,去写其他新闻,会扰乱分工体系、侵犯他人领地。而我和集团旗下其他媒体同事共同写稿,也没有可以打通的激励机制。

  事实上,在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进行融合试验之前,我个人已经做了尝试,但遇到诸多的制度障碍。我利用自己在报纸上有个人专栏的优势,主动联络集团旗下中国江苏网的视频团队,推出了《新华日报》首个人物纪录短片。当人物访谈通讯在报纸上推出的同时,文末附上二维码,扫描可收看视频。当时,报社对视频制作尚无激励模式,中江网对与《新华日报》合作视频也不知从何考核,这一次个人尝试的跨界融合,虽然诞生了不错的内容,但因两单位之间没有打通的合作、考核通道,难以再续。

  2015年,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建立了融合创新实验区,从考核体系上彻底打通了集团内部各家媒体之间的壁垒。在交汇点新闻客户端面世的过程中,集团又推出一个全新举措,将客户端分包栏目向集团内部招标,只要在内容定位、维护能力方面符合要求,无条口限制、中标者自主“组阁”,集团给每个栏目并不算高的固定经费。此举实乃解放生产力之举,一时间集团员工脑洞大开。在全新的移动端上拥有一块自主天地,这具有多么大的诱惑力!说实话,在传统媒体中,我们都已有一定的惰性,积极做事的激情在减退。新天地新机会扑面而来,我从自身兴趣、资源优势、维护能力、受众市场等多角度考虑之后,申报了“昆虫记”专栏,定位为以戏曲文化为核心的新古典主义文艺生活。

  2015年11月17日,“昆虫记”正式运行,原先的工作照旧,新增加的工作量自己消化——“自找罪受”的日子开始了。日均4篇推文其中一篇原创、每月阅读量排名、末位淘汰等系列考核制度倒逼我们寻找到最有效、最合理、也最有意义的内容生产模式。

  寻找读者

  “昆虫记”运营的前三个月,我们始终在寻找,读者在哪儿?找得茫然,找得辛苦。

  移动客户端的阅读统计功能太真实也太残酷了,它精准地告诉你,你所制作的内容到底有多少有效阅读。我们似乎早已置身戏迷群中,但怎么把一个一个的戏迷变成读者?强迫他们安装交汇点新闻客户端?这是杀鸡取卵。新媒体的第一课,就是社群建立和维护,关键词是“垂直细分人群”。聚合人群,一靠线上内容,二靠线下活动。

  当兴趣与机遇相结合,就会迸发出无穷创意。关于戏曲,“昆虫记”的小伙伴们以往仅限于做一个观众,有了平台之后,我们常常被自己脑中“BIUBIU”直冒的火花所激动。做戏曲——是个宽泛的概念,做戏曲的什么?怎么做戏曲?我们经历了思维扩散到聚拢的过程、做加法到做减法的过程、追逐诱惑到回护初心的过程。

  “昆虫记”上线之初,我们调查过国内所有同质自媒体,也圈出了竞争对手。有些媒体,人手之多、原创能力之强让我们羡慕;有些媒体,资金实力之雄厚、策划活动之丰富让我们羡慕。羡慕之余,我们在掂量了自身的长短板之后,选择慢慢做、稳步做、踏实做。而一年后回望,惊讶地发现,当初令我们羡慕的不少媒体早已不是当初模样——新媒体时代的淘汰更迭是迅速的,也是令人感慨的。

  有一家戏曲自媒体牢牢定位于昆曲。起步时的内容无论从采写角度还是新媒体思维方面,都常常让人击节叫好。但很快,内容的原创度降低,更新率降低。昆曲是极其阳春白雪的,如此狭窄的定位难以拓展受众面,他们的运营模式难以持续,最终写手流失。此时,我们庆幸,“昆虫记”很早就意识到这一问题,定位有多圈层,核心圈层是京昆,次圈层是戏曲,再次圈层是传统文化,非遗、传统、经典、文艺、生活方式等标签,只要调性一致,都在我们的内容框架内。

  还有一家戏曲自媒体年初曾公布计划,全年做一百场戏曲名家讲座,这样恢弘的计划何尝不是我们的理想。然而,仅三四场讲座后,此计划就销声匿迹。百场名家讲座耗资巨大,除非政府公益,难以找到资助伙伴。逐渐地,这家媒体的内容中商业活动越来越多,订户开始流失,再后来,他们开始做起话剧——不仅最初的定位变了,连调性也改了。在深深理解自媒体运营之难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定位一旦模糊,就失去了精准读者群。“昆虫记”在运行过程中,也遇到很多目标诱惑。我曾经专门写了一篇《自问自答》,问自己为什么要做“昆虫记”,让自己面对初心,坚定只有从初心出发、做真心想做的事情,才能做得长久。“昆虫记”要做的就是优质原创内容、优质创意活动,这是所长,也将是优势。

  耐人寻味的是,这一年来,和我们一样坚持了初心、坚守了定位,保持水准、良性发展的戏曲新媒体,大多为传统媒体转型而来。粗浅分析来看,职业操守、专业素质、公信力是我们不大容易随波逐流的立身法宝。

  数日前,一位在微信群里捣乱的戏迷被我踢出群。在沟通中,我对他说,“昆虫记”的朋友不是“吃相难看”四处强制拉拽而来,而是老老实实、兢兢业业用一篇篇稿件、一次次活动一个一个吸引而来,渐渐产生滚雪球效应。发展到如今,在南京,看戏去找“昆虫记”,成为戏迷都知道的一句话,我们容易吗?一番话说完,自己感慨了——“昆虫记”的小伙伴原都有份不错的工作,什么时候如此“经营”过人群、做过这样细致的“群众工作”呢?但是,自然而然的,我们就这样当起了群主,与数千戏迷边工作、边玩边“嗨”。

  “内容供应商”

  “昆虫记”的生产流程是怎样的?举个“栗子”(例子),说说最近的“一节一会”吧。

  2016年是江苏的戏曲大年。从10月开始,先是以江苏省内剧种为主要内容的“江苏文化艺术节”;11月底开始,则是云集国内大团、名角、名剧的“紫金京昆群英会”。上半年发布一节一会的饕餮剧目预告时,观众就直呼“感觉身体和钱包双双被掏空”。内容传播、社群互动、资源对接……“昆虫记”对“一节一会”深度介入,特色全面呈现。

  这个时代,资讯早已过剩。人有你有,不过是基础工作。“昆虫记”的资讯,有附加值。

  我们在推文中,呼唤戏迷扫码加入“昆虫记观戏团”。观众凭什么要扫你的码?“昆虫记”系列福利之丰厚,堪称独家:为团员提供免费看戏福利票、提供群落一起看戏扎堆吐槽、提供探班机会与剧组见面、提供发布平台刊登戏迷剧评、原创名家讲座提升欣赏水平、原创戏迷论坛分享观戏心得……

  线上线下,融合交互——新媒体的这个特点,大多数人都能认识到,但付诸实际,需要专业、精细的操作。

  “昆虫记”哪来这么多福利票?“一节一会”本身具有公益性,惠民演出,有很多赠票、低价票。但如果操作粗糙,这些优质演出票很可能流转于无效群体,甚至被黄牛从中渔利。随着“昆虫记”名气渐响,大家都知道我们精准对应戏曲群落,各主办方主动联系“昆虫记”提供了千余张免费票、低价票。“昆虫记”拿到的票在所有传统媒体、新媒体中名列第一。个别演出在开演前票房不佳,都会来联系“昆虫记”帮忙推广。

  对于价格较高的商演票,“昆虫记”也因得天独厚的观众资源,能拿到最低的团购价。有些票务公司主动提出给“昆虫记”票务代理提成,“昆虫记”全部将利让给戏迷,免费组织团购、跑腿出票、服务分票。随着戏迷数量滚雪球般增加,不少戏迷主动请缨,成为“昆虫记”志愿者,服务大家,服务自己。

  戏曲总的来说比较小众,知音难觅。戏迷看戏聊戏就爱扎个堆,吐个槽。“昆虫记”的2个微信群、一个QQ群,“一节一会”期间无比热闹。每晚好戏上演,数千人的社群里弹幕滚起,不亦乐乎。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昆虫记小编在群里常常发起、引导话题,和戏迷一起“盖楼”。一部大戏演完,群里往往已经盖起数百层大楼。戏迷真知灼见,最具客观性、代表性,鲜活、鲜明、生动。编辑将“大楼”进行精编,总体把握导向、主调,梳理、提炼,剔除过于情绪化、随意性内容,保留精华,保持原汁原味,“剧评大楼”专栏成为“昆虫记”独家产品。传统的演出反响报道生产流程是:演出结束,记者尽己所能,现场采访戏迷临时说几句,对象有限、代表性有限、表达自由度有限。“剧评大楼”需要足够规模的观众基础、长期稳定的良性互动、兼具新闻与戏曲双重专业素养的编辑……“昆虫记”这一内容产品,在风起云涌的新媒体、自媒体平台中独占鳌头,且难以复制。

  除了提供与看戏相关的福利、服务以外,“昆虫记”还在一节一会期间策划了两类讲座——专业人士主讲的“昆曲名家讲堂”,资深戏迷主讲的“戏迷说戏”,从舞台到讲台,戏迷饱享眼福之后,大脑也得到营养补给。

  所有这些活动,都是内容生产的源头。整个“一节一会”期间,除了常规的演出动态新闻,“昆虫记”的内容产品十分丰富。演出呈现方面,有前期预告、美图回顾、剧组探班、主创面对面、名家专访;演出评价方面,除了综合剧评“剧评大楼”,还物色专业人士、资深戏迷撰写深度剧评;活动呈现方面,推出讲座直播、录音整理等等。这些内容,根据平台属性,会在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新华日报》、中国江苏网等多平台刊出。

  既有新媒体贴近、灵活的新鲜血液,又有传统媒体专业、深度的遗传基因,“昆虫记”影响力日渐增长,内容不断拓展——

  2016年,昆虫记发起、302人参与众筹了国内首个京剧演出“王佩瑜京剧清音会”;拍摄制作了《汉风吴韵写新声》系列视频片,介绍江苏20个戏曲剧种;参与主办昆曲《桃花扇》2017全国巡演,目前北京站已经开票;策划讲座、组织看戏、举办活动数不胜数;主导出品原创精品剧目也在物色之中……

  鉴于“昆虫记”独具特色的内容、较为成型的社群运作链,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也预备将团队作为创业团队来孵化,为催生更多的新媒体项目探路。(作者王晓映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新华日报》政法部副主任、高级记者、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昆虫记”主编)

标签:新华报业?昆虫记?新媒体项目
责编:苗津伟 崔欣
圆桌会议
主持人
胡翼青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
访谈嘉宾

俞 斌 ---- 浙江在线副总经理、副总编辑

张 凌 ---- 澎湃新闻互动新闻运营中心总监

陈炳山 ---- 交汇点新闻客户端首页编辑部负责人

何可一 ----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新媒体事业部主任

               (兼)网络电视台总监

大咖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