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人家”,一艘乌蓬小船在河里吱吱嘎嘎地晃,撑船的妇人咿咿呀呀地唱着小曲。31日下午,凤凰江苏跟随中国江苏网主办的“文旅融合看江苏”全媒体主题报道活动一行人走近苏州平江。
姑苏区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而作为姑苏文明的发源地和姑苏文化的活化石,“平江”更是姑苏文化的代名词之一。为了保护平江,保留最原汁原味的古城区,姑苏区特别举办“走近平江”文化讲习班。
“文旅融合看江苏”全媒体行
据悉,讲习班面向社会群众,走进百姓与游客,开展授课、研讨、实践、现场教学等活动。“至今讲习班已经举办了6期,分别邀请知名专家教授、艺术传承人、文创企业家等前来授课指导,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姑苏区副区长郁明华告诉记者。
发绣大师“周莹华”讲述苏绣鉴赏
刺绣大师周莹华是“走近平江”文化讲习班第二期的主讲老师。在讲堂上,她介绍了刺绣的种类,讲述了她为苏州刺绣所作出的贡献,呼吁更多的朋友能够重视苏绣,喜爱苏绣,并在现场展示了她近几年的刺绣作品,我们能够深深感受到周莹华老师对苏绣的热爱以及想要把苏绣永久传承的愿望。
古语有“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近日,刺绣大师周莹华的发绣让世人眼前一亮。据介绍,发绣制作工艺严谨且复杂,头发经过收集,洗染和化学处理之后,被发绣艺人用之为线,历经数月甚至数年的辛勤劳动,才能完成一幅发绣作品。
周莹华的发绣制作,是一种古画复原的再创作过程,这个过程中加入的现代审美和个人情绪,让她绣制的每一幅佛像都带有共同的特质。发绣最适合表现白描,为了表现笔触的顿挫感,使得线条漂亮而不死板,周莹华会对原画像进行改动。
周莹华
从2005年被苏州市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的《维摩演教图》,到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萨马兰奇所收藏的《宋人山水》,再到2009年完成的发绣《姑苏繁华图》,她的发绣技艺一直在进步。现如今,周莹华的每一幅作品,都颇具韵味。
走进“荷言旗袍”,感受中国古典女性之美
走进平江,一过桥便是“荷言旗袍”。走进馆里,先映入眼帘的各种旗袍:有古式的胸前有长长一大排纽扣的,有脖子和袖口处绣着精美花纹的,或艳丽,或素雅,有罗、有绸、有缎,不一而足,让人依稀行走在古老而美好的时光里。除了旗袍,还有各色丝巾,有娇艳的花卉,也有小桥流水的江南风致,似一幅水墨画,让人眼花缭乱,爱不释手。
2013年5月,立言的工作室“荷言旗袍文化会馆”在平江路思婆桥畔静静开馆。周立言在馆内集合了七位心灵手巧的姑娘,全手工制作旗袍。“在快节奏的今天,坚持全手工制作旗袍,是中国式的奢侈”,周立言说。
周立言
品牌创始人的气质决定了品牌的气质,作为苏州第一家走进米兰世博会的旗袍高定商家,周立言一直致力于以旗袍为载体,传承传统文化在她们的设计理念中,文化永远是每件旗袍的灵魂和精髓。
除了在米兰世博会所展示的“竹●尚”主题旗袍秀和“姹紫嫣红”系列旗袍,周立言馆内的每一件旗袍都保留着古典文化的韵味,正如取自“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露霜白”,又如取自“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碧荷白露”,每一件都透出浓浓的古典气息。
周立言是“荷言旗袍”创始人、盘扣手艺人,也是2003年在平江街道平江路建新巷开了自己的第一家旗袍会馆;2015年成为米兰世博会特邀苏绣旗袍设计师;2016年代表中国顶尖手工艺参加“大国工匠”米兰牛津伦敦展;2017年走上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在“走近平江”文化讲习班第三期的讲堂上,周立言做了以“旗袍闺秀与当代美学价值”为主题的讲习。
“走近平江”文化讲习班,除了第二、三期的周立言、周莹华两位讲师,还有第一期以“苏州评弹传承,重在汲取非遗性迭代记忆”为主题的上海大学教授张祖健;第四期中国作协会员、江苏省电力作协主席王啸峰对话曾一果教授;第五期“追寻通俗文学家冯梦龙”为主题的施晓平老师;第六期以“宫廷苏宴”为题的苏州民俗学会饮食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沙佩智。
据悉,第七期将于4月18日在姑苏区卫道前街3号礼耕堂开讲,由林伟强师傅讲述适合苏州人练习的咏春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