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一辈子不丢“自行车精神”
2018-11-01 14:0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兴化市戴南镇永丰村党总支书记翟培成有一辆名牌“专车”——“老凤凰”牌自行车,已经骑了20多年。永丰村南北长约3.5公里、东西长约3公里。他说,如果开汽车,“沿着大路转,隔着玻璃看”,了解不到真实情况,还容易脱离群众。他还幽默地说:“198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正定任县委书记时,还经常骑着自行车下乡呐!每次骑到滹沱河沙滩就得扛着自行车走。我们这些“小干部”还耍什么派头!”他对“自行车精神”的理解是:艰苦奋斗、联系群众、敢于担当。

  正是他这种“自行车精神”,带领全村干群“转”出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每年集体经济收入1000万元以上,人均纯收入44000元,年产值23亿元,跻身省级文明村、卫生村和生态示范村。

  一只计算器,处处算细账

  今年56岁的老党员翟成康,曾与翟培成在村五金电器厂同事多年。他告诉我,翟培成自行车的大杠上挂着一个帆布的车袋,里面放着一个水壶和计算器,干什么事件都要“先算算账”。

  1993年,时任副支书兼厂长的翟培成出差到辽宁辽河油田处理产品质量问题。为了节省经费,他没有买坐票,在火车上站了两天两夜。到了辽宁时,两腿又酸又肿,都蹲不下来。下车后,吃了碗面条,找个小旅馆住下来,他掏出计算器一算,节约了279元。

  1994年,翟培成和同事到东营谈生意,想把产品卖给胜利油田。胜利油田的处长陈光海有点放心不下,想到村里去考察。翟培成一行三人从济南出发,坐火车到南京。为了省钱,翟培成买了一张坐票给处长,同样给自己和同事买了两张站票,累了就在火车过道里坐一坐。看着翟培成和同事一路站了10多个小时,陈光海心中十分感动。在考察了村办厂井然有序的生产环境后,陈光海爽快的签订了合同。村办厂的不锈钢丝、不锈钢网布终于远销到山东并保持了长期的供货关系。

  1995年,翟培成任村党支部书记,挑起了建设永丰村的重担,此前在米厂、生产队、村办厂、不锈钢筛管厂工作的经验让他决心借助镇里不锈钢发展的优势,走工业富民的道路。他说:“集体是个常青藤,村民都是藤上的瓜”。 1997年,刚刚办厂的刘庆云联系到一个项目,因为吃不准市场行情,加之缺乏资金,始终对新项目的上马犹豫不决。翟培成听说后,随即与刘庆云一起到南通、无锡等地考察相关项目,掏出计算器反复核算,发现这一项目确实不错能够发展。翟培成及时鼓励刘庆云抓住机遇尽快上马,并亲自到镇有关部门帮办有关手续,之后又以自己的名义到银行申请到10万元贷款送到刘庆元手上。如今该厂每年产值超亿元。

  他还利用村里的20多亩闲置的空地,在全镇第一个办起了“永丰开发区”,鼓励吸引20多户村民在那里办起了小工厂,村里适当收点土地租金。如今的这些当年的小厂,都已“羽翼丰满”,全村20多家私营企业中,年销售超过2000万元的就有11家。

  一辆自行车,服务全村人

  今年65岁的镇人大代表、村民许国权说到翟培成的自行车滔滔不绝地讲了一串故事。

  镇北路与唐戴河交汇处是村民夏天劳动走得最多的地方,那里车辆多、人流忙,时刻存在安全隐患。翟培成骑着自行车到现场转了好几趟,与村干部们商量,于1998年投资48 万元造了一座公路立交桥。老许说:“有了立交桥,大家的安全就有了保障,忙也忙的踏实。”后来农机作业化程度高了,他又带领大家把村里所有的机耕道全部浇筑成水泥路面。

  村民越来越富裕,都想住更新更大的房子,时常为了房子争吵,闹矛盾。翟培成知道住房对于村民的重要性,他编制村庄规划,安排新建南苑新村连体别墅宅基地,代建永丰新村形成居住向小高层集中,解决村民住房拥挤的问题,自然地调解了矛盾。“集体经济好了,就要给村民带来实惠”。2007年以来,永丰村对全村800多名老人发放养老金,以年龄划分,每人600-5000元。村里老人说“每年到了年底,人家村里都羡慕我们拿的钱多,我们活的越来越有劲,还是共产党好”。此外村里还发放2800多人的土地股红利,每股1000元。全村每年发放的金额近500万元。为了避免村民因病致穷,全村人都投了医保,村里承担50%医疗保险。村里替各户投保家庭财产保险,费用由集体负担。对大病致贫、返贫户,对困难家庭、特殊事故等进行照顾,村里每年补助近20万元。村民任国桂年近50,是位退伍军人。在经受了妻子患上乳腺癌、岳父患上肺癌的接连打击后,普通的家庭生活变得更难。照顾病人,挣钱养家的重担落在任国桂一个人的肩上。翟培成骑着自行车来到他家了解了情况以后,和村干部们商量,每年为他家孩子补助学费5000元,让孩子能够安心读书。后来孩子考取了扬州医学院,如今已成为一名医生。

  一套硬标准,规范一班人

  说到永丰村的风气,当了33年村会计的许春兴用八个字概括:“标准过硬,执行严格”。

  从村党总支的“三会一课”制度,到村民议事规则、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条条清晰,从不“走软”。

  刚当支书时,翟培成身兼村办厂厂长,主动提出不拿“双响”,只领取村支书的工资报酬,村里铺路、修桥、架线,他身先士卒带领党员干部出工,舍不得乱花集体一分钱。翟培成一直秉承着公平公正,一碗水端平的原则。2009年戴南镇工农路、团结路拆迁时,翟培成是动迁组三组组长。拆迁不易,有不少人想利用亲近的关系从中谋得好处,多测量一平方就意味着赔偿金的增加。而翟培成仅用2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151户的拆迁,这样的高效都归因于他坚定的原则性。政府怎么规定就怎么测量,不少一块地也不多一寸土,每户领到的补偿都是经过严格计算的。翟培成的二妹也是拆迁户之一,翟培成按照标准计算了房屋面积,不多一丝一毫,别人见状也自然打消了歪心思。翟培成不仅在工作中坚持原则,生活中亦如此。送礼不要,请客不到是他铭记于心的箴言。不收别人的礼,自己才能行的正;不吃别人的饭,才不至于“嘴软”。而对于村里百姓的邀请,他总是乐意揣着红包赴宴。他一直记得自己的出身,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亲艰难的养活着一家人,周围邻居也常常热心的帮忙。所以他更乐于和村里的群众交往相处,延续着起自父辈的情谊。

  20多年来,永丰村没有一个干部受到党纪国法处理。翟培成说:“严格的制度是防止干部犯错误的预防药。”他本人在本镇范围内工作,都是骑着自行车前往,外出开会也是绝大多数搭班车。

  翟培成说,他将学习农村干部好榜样王国福“拉革命车不松套”,继续发扬“自行车精神”,为造福乡亲们发出自己的光和热……(兴化市戴南镇 袁开建 翟晓燕)

标签:
责编:孔婧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