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文章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2018-05-10 15:0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双传学 翟慎良 袁媛  
1
听新闻

  要知道,在当时的大背景下,批判“两个凡是”错误,不能直抒胸臆,这是我面临的难题。仔细推敲、琢磨分析后我发现,“两个凡是”的根据,就是林彪鼓吹的所谓“天才论”“巅峰论”“句句是真理”等错误论断。1977年12月,我通过再阅读再学习,确定了这其实就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在阅读《费尔巴哈论纲》第二条时,我豁然开朗找到了写作的突破口——批判唯心主义先验论,就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

  当时,夫人生病住院,我在陪护夫人的同时,把马恩选集、列宁选集、毛泽东选集分批带到医院。在医院走廊昏暗的灯光下,我仔细查阅关于真理标准的论述,整理了数十条。写了改,改了抄,抄了再写,1977年8月30日,经历酷暑,我的文章终于写成了,有8000多字。

  文章寄给谁?我很快想到了《光明日报》的王强华。他在南京一场理论界座谈会上,听到了我的唯生产力论观点,并向我约过稿。1977年9月,我把文章寄给他。1978年1月20日,《光明日报》来信,告诉我文章要发表,但要做修改。4月下旬,我去北京参加全国哲学讨论会,王强华知道了,把我接到报社去。我见到了当时报社总编辑杨西光、理论部主任马沛文、中央党校教授孙长江。杨西光说,这篇文章本来要在哲学版发表,后来觉得很重要,在哲学版发表太可惜了,要放到第一版作为重要文章发表,但还要继续修改,今天请大家来提意见。马沛文第一个发表观点,公开点名批判“两个凡是”,我当场说:“这个做法不妥,不能公开点名批判‘两个凡是’。这是‘两报一刊’社论提出来的,公开点名批判,这个文章就没办法发表。”最后,杨西光发表了一些意见,归纳起来就是两点:一是要写得更尖锐,进行更深入批判,加强文章的战斗性;二是不给人抓住小辫子,要稳妥,要完整,不要让人产生片面性。就这样,我每天改稿,改后送给《光明日报》,对方反馈来意见建议后,再做修改。连续四五天打磨,改了有七八遍。

  会议结束后,杨西光将我接到《光明日报》招待所。他当时和夫人住在那,并来看过我两次。第一次来,他回顾了自己在文革中被打倒、粉碎“四人帮”后被调到《光明日报》的经历。文章正式发表之前,杨西光再次来看我,他说:“这篇文章,是你起头搞的,但是发表的时候,我们想以本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发表。”我回答说,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就能扩大文章影响。我是学新闻出身,这我懂,完全赞成!

  文章先在中央党校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上刊发,第二天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新华社再向全国发通稿,《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次日转载。此时,我心潮澎湃,写初稿的时候,我还是一个人战斗,到了定稿发表之时,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团队在工作。这篇文章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批判“两个凡是”,推进拨乱反正!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