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明阳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
声音
在双一流建设如火如荼开展的时候,人才引进无疑成了快速提升学校品牌的捷径。“大牛”的引进无疑会极大提升学校的排名,然而细细想来,人才引进的背后,其实也存在隐忧。
应该引进什么人才
引进什么人才?院士、杰青、各种“江河湖海”戴“帽子”人才看似是最佳人选,但除了院士以外,其他各类各层次人才基本靠SCI论文入选。那么问题来了,除了C9集团少数以科研为主导的一流高校外,绝大部分学校的大部分教师的主要工作还是教书育人。擅长SCI写作的人才能否与擅长教学尤其是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划等号呢?如果不能,大量没有实践经验的SCI“写手”教师充斥一线教师队伍,不仅违背了高等院校的教育方针,更是误人子弟。
笔者曾经到过一个普通农林院校参观,发现最近几年引进的师资基本上是在利用开放式数据源、在电脑上玩模型的论文“写手”。一个林业专业学科,引进的师资不认识树木、没有野外调查实践经验,如何胜任教学任务?笔者不才,从事数十年林业调查规划的经历告诉我,并非随便拉一个外专业教师,培训几天,就能胜任林业专业课教学任务的。
引进多少人才合适
人才可以带来资源,同时也需要消耗办公、实验、课时、学科建设经费等教学科研资源。大部分以补充师资身份引进的“青椒”,在成长的初期以消耗资源为主。那么就带来一个显著的问题:一个学科,到底引进多少人才合适?
对于高校一个并非以科研为主的普通的学科,应该以总的比较稳定的教学工作量,除以每个教师的基本教学定额,减去现有在职人员为依据,考虑到现有办公、实验、学科建设费等因素,综合平衡。不考虑现有教学资源、硬件条件,盲目引进人才的做法,必然会加剧教师之间的无序竞争,也是对引进人才不负责任的做法。北京某双一流高校的普通学科,最近几年疯狂扩张,在教学科研资源并未同步增长的背景下,导致很多教师无课可上、无生可导,教师人际关系日趋恶化。华东地区某双一流高校,一个二流学科师资人数竟然是所承办的一个教学小班本科人数两倍,搞得学科负责人焦头烂额,整天忙于调剂、分配有限的教学科研资源。
“存量”和“增量”的关系
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的关系,有点类似生物学界的外来树种与乡土树种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薪酬待遇、研究方向上。薪酬待遇方面,引进的戴“帽子”人才往往是本土人才的数倍,双轨制引发引进人才与学科现有人才矛盾的隐忧值得重视。
另一个问题,就是引进人才与学科性质、现有师资研究方向的协调度。引进人才的研究方向如果与学科性质相差太大,会给引进人才的项目申报、职称评聘、教学任务分解带来一系列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森林保护学科引进了森林调查规划领域的师资,这样的教师到森林保护学科申报教授职称、申请科研项目,材料送到森林保护领域同行专家那里,结局会是如何,不言而喻。反之,如果引进人才与现有人才的研究方向重合度较大、缺乏互补性,也会在教学任务分配、职称评聘甚至科研项目申报中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烦。人才的引进,看似小问题,实则关系一个学校、学院、学科的生存和发展,需要领导者智慧的眼光、公平公正的评判标准、大公无私的胸怀。
来源: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