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专题2017 > 专题稿库 > 正文

新潮|弟弟怎么来了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雷 雨   2018-03-02 07:07:00
年是中国最大的民俗,以元宵节完美收官。千里迢迢回到村里过年的人,大多准备好行囊又要为了生计星散各地去打工、上班了。这个时候的元宵节,于“团圆”来说就显得五味杂陈了。我和弟弟一起推着沾满了泥巴的车子到我住的地方,刚刚读小学三年级的弟弟连忙给我倒开水,说是妈妈煮好的饺子可能有点凉了,要用开水热一下再吃。在人流如涌摩肩接踵的茫茫人海中,弟弟自始至终在前面护着他的嫂子,汗流浃背,顾后瞻前,终于到了大成殿,过了瞻园,到了中华路上,才算突出重围。望着沉默的弟弟,我看到他的头发居然也开始星星点点地灰白了,突然想起十几年前元宵节他到镇上给我送饺子的情形,不知怎么,眼睛又有点湿润了。

  年是中国最大的民俗,以元宵节完美收官。腊月年味渐浓,正月初一最为高潮,初二到初五似乎都有讲究和说道。不过,跨过初五,年味也就开始淡了,有点依依不舍、余音绕梁的味道了。千里迢迢回到村里过年的人,大多准备好行囊又要为了生计星散各地去打工、上班了。这个时候的元宵节,于“团圆”来说就显得五味杂陈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那年到了除夕,学校才极不情愿地宣布放假。物理老师杨耀民先生严肃地向我们宣布:初三开学,不准迟到。那个年代,物质生活的匮乏自不待言,但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了希望与憧憬。本来在村子学校里教书的父亲被借调到镇上的学校教书,当时这所学校被称作是公社高中。我和哥哥则跟着父亲到了镇上学校借读,借读的学校,本来是一座古庙,稍事修葺,就成为校园了。接二连三,父亲与哥哥都考到外地去读书了,剩下我一人在镇上备战中考,那种顿然间的无助与失落令我手足无措,茫然心慌。

  那一年大雪塞途,狂风凛冽,初三一大早,邻村殷湾的同班同学青年哥就来到我们家约我一起去镇上学校了。青年哥住在镇上他姑姑家里,我则栖身在父亲原来一个同事也是我的历史老师高明杰先生的办公室里。初三到校,我搭伙的镇上高中食堂还没开张,只能是把带到学校的干馍泡些开水充饥而已,但当时并不觉得有多么艰苦,每天学习的劲头都极为昂扬。尤其是晚上的自习时间,教室里经常停电,每位同学都自备一盏煤油灯。室内灯火荧荧,窗外漆黑如墨。就是在这样的过年时节,我和这些乡野子弟的同学们埋首镇上学校的砖瓦平房内,三更灯火五更鸡,为了前程,孜孜不倦,用心读书。校园内有一株隋唐时代的松柏,高大挺拔,虬枝盘旋,郁郁葱葱。多年后,我再次读庾信的《枯树赋》和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想起当年在镇上读书的种种细节,更有当年父亲同事们的无私恩义,心生感激,无语泪流。

  终日沉浸在书本之中,哪记得还有元宵节?闻听家在镇上的同学说是元宵节到了,今天回家有好吃的了,心中颇为艳羡,又不无怅然。那天,有风,天也阴沉,学校的墙角处似还有残雪。我到与学校一墙之隔住的地方,随便吃点东西就又回教室看书了。突然间,听到有自行车铃声响,也没太在意。教室门被推开,我抬头一看,愣住了:弟弟怎么来了?弟弟说,今天是元宵节,你过年离开家太早了,咱妈让我给你送点好吃的。我和弟弟一起推着沾满了泥巴的车子到我住的地方,刚刚读小学三年级的弟弟连忙给我倒开水,说是妈妈煮好的饺子可能有点凉了,要用开水热一下再吃。弟弟瘦小单薄,自行车的横梁,他根本跨不上去,更不用说坐到车座上去了。利索机灵的弟弟总是掏腿骑车子,就这样撅着屁股,爬坡,过河,一路风尘,跑了近二十里的乡间土路,给我送来妈妈包的饺子,元宵节的饺子啊。要上课了,我让他休息一下,等我下课放学,再送他走。他说,不要送,我能行,咱爹咱哥都开学回学校了,妈妈一个人在家,会不放心。弟弟说完这些,就又掏腿骑上自行车,头也不回地走了。

  我看着满头大汗稚气未脱的弟弟,连一口水都没来得及喝,就这样来去匆匆,心疼不已。到了教室,有同学正在读朱自清的《背影》,听着听着,流起泪来。我担心弟弟万一遇到坏人怎么办?自行车坏在路上怎么办?当地人称作高底河的大干渠的坡,那么陡,弟弟能骑上去吗?过了洛冈,还有湛河上的小石桥,弟弟可千万不要心血来潮,到河滩地里去打猪草啊。种种牵挂与担心,萦绕心头。那时候,不要说手机、微信问候了,就连整个村子,也才一部电话,还锁在村支书家里,一般老百姓哪里用得上?

  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大学毕业的弟弟和我已经在南京相依为命了。身怀六甲的妻子也是一时兴起,说是元宵节要去夫子庙看灯展。弟弟听说了,一定要陪我们去。在人流如涌摩肩接踵的茫茫人海中,弟弟自始至终在前面护着他的嫂子,汗流浃背,顾后瞻前,终于到了大成殿,过了瞻园,到了中华路上,才算突出重围。弟弟蹲在路边上,一口气吸了两支烟。望着沉默的弟弟,我看到他的头发居然也开始星星点点地灰白了,突然想起十几年前元宵节他到镇上给我送饺子的情形,不知怎么,眼睛又有点湿润了。

标签:弟弟;元宵节;学校;饺子;同学;父亲;教室;余音绕梁;借读;自行车

责任编辑:缪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