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专题2017 > 专题稿库 > 正文

0

人文周刊·新潮:九如巷张氏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2017-12-01 07:30:00
这次苏州行,为了昆曲博物馆的一场展览,“曲终人不散——九如巷合肥张家家族昆曲展览”。民国江南望族与昆曲的关系,张家是一个很好的样本。曾经看过一部《昆曲六百年》的纪录片,其中出现了著名的合肥四姐妹。那时,已近百岁的张充和接受采访,示范了唱腔和身段。后来我又看到了她们年轻时的照片,这家人太有趣了,四个女儿,个个好看,六个儿子,个个有才。老照片是黑白的,但人的气质却是有色的。我又去找他们家族的故事看。

  这次苏州行,为了昆曲博物馆的一场展览,“曲终人不散——九如巷合肥张家家族昆曲展览”。民国江南望族与昆曲的关系,张家是一个很好的样本。

  曾经看过一部《昆曲六百年》的纪录片,其中出现了著名的合肥四姐妹。那时,已近百岁的张充和接受采访,示范了唱腔和身段。后来我又看到了她们年轻时的照片,这家人太有趣了,四个女儿,个个好看,六个儿子,个个有才。老照片是黑白的,但人的气质却是有色的。我又去找他们家族的故事看。沈从文、周有光、叶圣陶、巴金、冰心、老舍、汪曾祺……近代史上许多名人都在他们家的故事里出现。

  张家住苏州,家里有园林。虽是合肥外迁,但已然融入了这里的生活。他们的父亲张吉友开办新学,广纳贤才,并请来当时已经没落的昆曲班老曲家为儿女们教习。在当时的苏州,当地的许多家族重视文教,他们接触新学,但仍坚持旧的文化,拍曲唱曲,就是之一。当时第一个女子曲社幔亭就在顾家的怡园成立,张家的元和、允和两位小姐活跃其中。

  1930年,被寄养合肥十六年的张充和回到苏州,姐姐们学的新学,说的胡适,她都不知道。唯有昆曲,令她惊奇,那些曲谱和故事,她在老家的书房里看过的,原来还能这样唱出来、演出来。

  充和的到来,令幔亭女子曲社又多声采,曲会在各自社员家举行,怡园、鹤园、拙政园,也包括九如巷张家家中。女子曲社角色不均匀,她们就邀请其他曲社的男友人来参加,比如后来成为元和夫君的顾传玠。

  之后,姐弟们各自外出求学,成家立业。充和与大弟宗和求学北平时期,共同参加了俞平伯在清华的谷音社。1936年夏,宗和毕业离校,却不应父亲的要求回家任教。他给四姐充和发了消息,约好一起到青岛参加曲会。

  据记载,当时青岛有一个青光曲社,请了苏州的名家沈传芷前去指导,传芷在苏州就与张家人交好。曲会上,张家大弟宗和认识了孙家的凤竹小姐。后来,凤竹嫁给了宗和,育一女。

  抗战之前,张家姐弟就曾在苏州大光明剧院演戏,其中有张元和的柳梦梅,张宗和的潘必正,张充和的陈妙常等。在更早之前,为支持五卅运动,宗和、寅和、定和、宇和四位公子,还参加了乐益女中发起的募捐义演,演《空城计》。张家所得捐资,尽数送往上海支持工人运动,退回的捐资,则修建了如今苏州的五卅路。

  1937年,抗战爆发,苏州沦陷。张家子女随家人回合肥老家避难,父亲张吉友让他们各自到后方工作,自力更生。

  这段时间,张家人在昆明的呈贡龙街云龙庵聚集,龙街住了兆和、充和、宗和三家,那里又靠近西南联大教授们的住处,名家贤达互相往来,也不乏曲事。罗常培、査阜西、郑颖孙、冰心就与他们过往频繁。

  联大曲社期间,充和在重庆礼乐馆工作,做整理国乐的工作。1941年,教育部组织劳军演出,充和选了一折《刺虎》,振奋军心。

  抗战胜利,张家人纷纷返乡,这八年中,悲欢离合,生老病死,他们都经历过了。允和失去了疼爱的女儿,宗和失去了妻子凤竹。1938年,他们的父亲也因病早逝于合肥。幸好一母同胞的九个姐弟,一直互相扶持,彼此信任。1946年,他们阖家团圆,在上海拍下了后世流传的一张合影。

  抗战后,姐弟各有方向,各有选择。昆曲依然是他们的爱好,充和曾在抗战后回到苏州义演,连唱六天,累至吐血。1949年后,充和随傅汉思到美国,而后又到耶鲁讲学,传授昆曲、书法。她自己做笛子,缝戏衣,训练女儿和外籍徒弟为自己配戏,为了昆曲,她能克服一切困难。

  元和随顾传玠定居台湾,后到美国,与充和一起传播昆曲,合作演出,留下一套昆曲身段谱;允和加入了北京昆曲传习社,跟随俞平伯先生学曲,并主持社务,身后留下了一部资料丰富的昆曲日记;大弟宗和则定居贵阳,在贵阳师范大学任教,期间,不仅教授戏曲史,还为当地戏曲演员排练昆剧;三弟定和,为昆剧《十五贯》作曲,这部戏被称为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

  2015年6月18日,充和在美国去世,享年102岁。至此,合肥张家十姐弟同归,人间的曲终,在另一个世界,他们相聚不散。

标签:九如;张氏;充和;昆曲;他们;宗和;苏州;曲社;合肥;姐弟

责任编辑: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