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我写“特殊浴客”
1978年5月19日,新华日报第3版“读者论坛”栏目,发表了我的一篇批评文章《“特殊浴客”从何而降?》。
我之所以写这篇文章,纯属有感而发。
那时候, 住房条件差,夏天人们还能在家里凑合,其他季节只能到公共浴室去扎堆,尽管那里条件并不好,却天天人满为患,就出现了洗澡开后门的现象。
一个星期天的中午,我去附近的一家浴室洗澡。照例挤在浴室紧闭的大门外等候到点开门,进得门后照例见到了不少已从后门进入的“特殊浴客”……回到家,我一口气写下《从列宁排队理发想起的》,寄往新华日报编辑部。
文章从列宁到理发店排队的故事说起,批评了这家浴室的开后门现象——“我家离泰州健康浴室不远,每天中午一时之前(浴室一时开门营业)都可以看到不少顾客守候在浴室大门外。浴室大门的开启时间是很准的,只有当广播对时的最后一声响过之后,才有人来开门。可是,当第一批顾客蜂拥而进的时候,发现浴室里已经是‘人物济济’了。这里,有‘红光满面’的主任,有‘热气腾腾’的科长,有浴后入梦、鼾声大作的‘叔伯哥哥’,也有正在细品二道茶的‘堂房舅舅’……顾客们都很诧异,一点钟之前那浴室大门关得铁桶一般,这些人是从何而入的呢?他们不知道,浴室的后边是个小巷子,巷子里头有扇后门,这些人就是从后门提前进来的。”
我对这篇文章能否发表并无把握,毕竟是第一次投稿。没想到几天后同事打电话来:“你有一篇文章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我喜出望外,连忙找来报纸。《“特殊浴客”从何而降?》,标题极富冲击力地扑向我的眼帘,改得太妙了,画龙点睛,杂文的味道更浓厚了。再细看,除了末尾一小段删掉外,基本未作其他改动。文末还配了“编者的话”:“编完了《‘特殊浴客’从何而降?》,又联想到一系列的‘特殊’:‘特殊旅客’、‘特殊顾客’、‘特殊病员’……有这样的长途汽车站,也定了制度,并且叫人排队依次上车,可是待到旅客上车一看,前面几排已为‘特殊旅客’所占;有这样的菜场,时新货一到,外面排成一条龙,里面拣得闹哄哄,原来是‘特殊顾客’又光顾了。诸如此类,在某些人看来,似乎无关宏旨。但是,想一想列宁为什么排队理发,道理是不讲自明的。不特殊是共产党人、革命干部的特殊品质,报刊上已介绍不少,为什么有些人对此就无动于衷、我行我素呢?”
文章在泰州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健康浴室的主管部门泰州市商业局党委专门发出通知,要求本系统职工联系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对照检查、开展讨论,还研究制定了整改措施,对此,新华日报又做了跟踪报道《举一反三,吸取教益》。
据时任泰州市委宣传部通讯报道科科长汤顺培同志介绍,在省里的通讯报道工作会议上,与会者对新华日报刊登这篇指名道姓的批评文章予以充分肯定。而我可以说是“一鸣惊人”,多年后还有熟人和我打趣:“你写的‘红光满面’的主任、‘热气腾腾’的科长是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