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如果世界因我而不同
这个9月,25岁的无锡男孩杜怿超又火了一把。一首嘻哈曲风的原创主题曲《WIOT》,成为这年秋天刮过无锡物博会的一道“现象级飓风”。
“吴地鼻祖”吴泰伯,锡剧《双推磨》,传统音色编磬、三足缶,还有嘻哈音乐,这些混搭元素在《WIOT》中被运用得游刃有余。他还巧妙运用谐音“无锡”的“物物相息”,来阐述万物互联的概念。说起歌曲背后埋的“小心思”,杜怿超,这个一身T恤牛仔、笑容阳光帅气的大男孩,难掩心中的自豪。
接手物博会主题曲的创作任务后,杜怿超迅速地把歌名“锁定”为WIOT(World Internet of Things,世界物联网)。他想到历史上吴泰伯开拓了悠久的吴地文明,而去年刚刚建成的无锡鸿山物联网小镇,地点就在泰伯墓附近。为什么不把吴泰伯这个元素拎出来,用他的视角展现吴地后代在今天取得的成就?思路理清之后,作曲加填词,总共才花了两天时间。
其实早在《WIOT》之前,杜怿超已经有过不少创作实践:音乐微电影《我知道》、吴语流行歌曲《哪会》、荣获国内纪录片最高奖“学院奖”的《不是北京的北京》……身兼填词、作曲、主唱和导演等多重身份。这个“多面男孩”,每一面的生活都有声有色。
2010至2014年,杜怿超在中国传媒大学读书。大学上课之余,他常常拿着摄像机在北京城走街串巷。每次溜达到朝阳区的大望路时,他发现这里总是聚集着大批候车的人群,其目的地指向了同一个终点——燕郊。在燕郊,三十万迁徙的“候鸟”每日清晨出发去北京,傍晚再返回燕郊,只因那里的房租便宜许多。
杜怿超决定把镜头对准这个人群。在长达300天的日子里,他见识了各式各样的人生故事——这里有被高昂的房租阻隔在北京和燕郊两地的“周末夫妻”;这里有日夜期盼儿子归来的母亲,但儿子却说,他从没把燕郊的家当作家;这里也有被高涨的房价吓退的外地青年……这些故事构成了杜怿超的纪录片《不是北京的北京》。
杜怿超想要面对的不只是自己的生活,他想要了解祖国广袤疆土上生活着的人们。“一个人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应该关心他所生活的这个社会,让许多社会问题有可能得到解决。我很小的时候就认为,我们应当这么做。”他说。
从2011年起,杜怿超开始参与各项田野调查,甚至在地图上随意“选点”。几年来,他的足迹遍布浙江、河北、河南、安徽、广东等地,每到一个地方,他都把几乎所有时间花在和当地百姓的交流上。
大学毕业前夕,他前往中部农村支教。去到那里之后,杜怿超傻眼了。他寄居的这户村民家里,养着十几只鸡鸭羊,全家上下却只有一个铁盆!主人热情地招呼“杜老师”吃饭,端上来的是一大盆半生不熟的面条,上面漂浮着许多只苍蝇。饭后,他看到这只铁盆被用来喂鸡、喂鸭、喂羊。他把头转了过去。
下雨天,他穿过泥泞的田埂,在没有灯的教室里给孩子上课,新买的耐克鞋很快就在地里磨坏了。晚饭后,他给村民们搭起了露天电影,电影结束后,他和孩子们一起穿过崎岖的乡道回家,一路上捉天牛,逮萤火虫,孩子们围着他“哥哥,哥哥”叫个不停。杜怿超既欣慰,又心酸:这些常年见不到父母的留守儿童,他们心里有多少快乐呢?
2014年大学毕业,杜怿超回到家乡无锡。在老家,他依旧没有停止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就在今年,他做起了“社区升级激活服务”,花光积蓄创立了“超便当”。
什么是“超便当”?杜怿超解释说,“超便当”就是“很方便”,表示用“很方便就能获取的服务”来激活社区业态。他早就注意到,许多老小区都面临着住户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老人们生活单调,年轻的租户也没有完全融入社区,两代人之间缺乏互动交流。于是就有了“超便当”,他请来厨师,每天为老人们提供“公益餐”,把老人们集聚在一起;周末,这里则办起了沙龙以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促进了社区代际交流。
不过,“超便当”做起来“超级赔钱”。“公益餐几乎不收钱,‘卖’一份,赔一份。”杜怿超笑了。为了节省成本,他常常骑车出去送餐。他希望能有一些单位提供价格正常化的订单,来维持“超便当”的运转,“既然是对老人有益的事情,就值得集社会的力量,把它好好地做下去。”
杜怿超的实际行动感染了身边的很多人。不久前,一位阿姨告诉小杜,自己的女儿就是受到他的影响,选择了社会工作专业。这种美妙的时刻,每每让他觉得,付出的一切都得到了想要的回报。
近期,《WIOT》火了,他导演的禁毒公益片《假母》也冲进了全国总决赛。但荣誉属于过去,这不,他又忙活起来了:和检察院商议禁止非法采砂的公益片创作计划,给小学生进行“梦想教育”,在新浪给大学生讲授创作……
问他:你如何衡量人生的价值?
杜怿超不假思索地答道:让世界因我而不同。一个人只要努力,都有可能为自己、也为他人去突破一些东西。我觉得,这个过程就是人生的价值赖以实现的方式。
本报见习记者 冯圆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