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专题2017 > 新华日报创刊80周年 > 新华视角 > 创新之路 > 正文

0

新华日报社社长周跃敏:办好报业要处理好哪五个关系

来源:中国记协网   2017-12-09 15:11:00
近年来,新华日报社以“新华调查”“政风热线”等栏目为主阵地,建立新闻舆情数据库,实行舆情数字化管理,及时研判社会热点和发现新闻线索,初步形成舆情监测、反应、调查、处置一条龙舆论监督体系。

  编者按:融合时代,传统报业如何实现以“融”促“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新华日报社社长周跃敏结合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办报实践,总结出回答这个时代命题需要处理好的五个关系,并与同行们分享了他的思考和体会。

  1 党性和人民性

  党性和人民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一是意识不强、经验不足;

  ●二是认识片面、方法简单,少数人误认为党报为党服务,都市生活类媒体替群众说话,或者说,党报要闻版坚持党性原则,其它版面尊重新闻规律;

  ●三是情绪焦虑、迎合市场;

  ●四是秀才办报、情怀至上;

  ●五是得过且过,作风漂浮。

  如何坚持党性原则

  ●要求集团内所有媒体和编辑记者强化党性观念;

  ●要求所有版面、栏目、报道、广告都要体现正确导向,没有例外和“特区”,特别是新媒体更要强调这一点。

  比如“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从上线的第一天起,就旗帜鲜明地将自己定位为移动端的主流媒体,与《新华日报》、中国江苏网构成三位一体、互为协同、覆盖三代传播形态的主流媒体矩阵。“交汇点”创办至今,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推出大量主题报道,坚持党的领导、体现党的意志、传播党的声音,成为“交汇点”的最大特色和优势。

  2 传统媒体和主流媒体

  为什么要澄清模糊的认识

  一些同志认为,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处于困境中的传统媒体无疑是个利好消息,是场“及时雨”。这种观点当然不无道理,但背后隐藏的逻辑却值得推敲。因为不少人看来,传统媒体是党和政府主办的,是主流媒体,与社会上的互联网新媒体相比,理应得到重视、保护和扶持。不难发现,他们在“传统媒体”和“主流媒体”之间划上了等号。

  对这种模糊的认识,有必要加以澄清。在目前的舆论生态环境中,如果我们还将传统媒体简单地等同于主流媒体,就有可能产生思想上的误导、行为上的懈怠。事实上,“主流”不“主流”,不是媒体人自己说了算,而是取决于多种因素:一看你传播的是不是主流声音和主流价值观;二看你代表的是不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看你有没有权威性、公信力;四看你的传播力、影响力有多大。

  当下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在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传统媒体要想巩固主流媒体的地位,必须靠自身努力去争取,而不能顶着“主流媒体”的光环自以为是、固步自封。读者和用户在哪里,党的舆论阵地就应该在哪里。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让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尽快实现从传统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的跨越,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如何推进“融”与“合”

  推进融合发展,要仔细研究“融”与“合”的区别。如果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各建立一套运作机制和编辑记者队伍,就算合在一起,也只是做简单的加法,貌合而神离。只有通过“融”的方式实行一体化运作,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才能产生实质性的“化学反应”。现在大多数融合还停留在“相加”阶段,因为“融”比“合”难度大得多,观念、人员、考核分配、内容、技术、投入等一些关键的瓶颈不打通,融合是不可想象的。

  作为试点和探路,去年3月我们成立了集团视觉传媒中心。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去年7月,集团正式组建了媒体融合创新实验区,在集团范围内整合各类资源,重设组织架构,再造采编流程,改革考核体系,迈出了推进融合发展的实质性步伐。融创实验区的成立和运行,真正做到了先“融”后“合”,以“融”促“合”,为集团媒体融合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3 “四个牢牢坚持”和“九个方面创新”

  为什么要正确把握二者关系

  “四个牢牢坚持”,是“九个方面创新”的前提和原则,只有做到“四个牢牢坚持”,才能保证“九个方面创新”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另一方面,“九个方面创新”是更好地实现“四个牢牢坚持”的手段和途径,只有敢于创新、善于创新,通过创新切实改进新闻宣传,增强舆论引导的实际效果,“四个牢牢坚持”才能更好地落到实处,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强化。

  准确把握二者关系,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对大部分媒体人而言,对“四个牢牢坚持”保持清醒头脑,并无太大问题。问题在于“坚持”如何不空泛,“创新”如何不跑偏。在“创新”上,普遍面临着创新意识不强、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够等问题。

  创新不是对规律的反动,而是建立在对问题的再研究、对情况的再把握、对规律的再认识的基础之上的,是为了更好地尊重规律、遵循规律,按新闻规律办事。所以,我们在坚持姓“党”的前提下,深入研究和正确运用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传播规律。只有按照规律加强创新,才能增强传播力,提高引导力,更好地贯彻“四个牢牢坚持”。

  如何做好新闻策划创新

  我们特别重视新闻策划,特别是重大主题报道的策划创新。几年前我们就提出,凡遇重大主题报道必须创新。最近的两个例子,一是2016全国两会期间推出的“典藏与展望 精彩新江苏——全媒体动感影像大展”虚拟展馆,二是在“交汇点”客户端推出的H5动态页面《供给侧改革怎么破——一起做游戏找答案》,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4 “主动设置议题”和“被社会舆论牵着走”

  为什么要主动设置议题

  新闻既是自然产生的,也可能是经过策划推出的。在新闻实践中,为引导舆论主动推出重要的新闻策划和战役性重大主题报道,都可归入议题设置的范畴。从传播效果来看,议题设置的目的是“做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形成舆论强势”。对热点新闻、突发事件的报道不加引导,盲目跟风炒作,就容易“被社会舆论牵着走”。

  “主动设置议题”,无疑是引导社会舆论的有效手段。但是,议题设置了,是不是一定能够做到不被社会舆论牵着鼻子走?未必。一是看设置的议题能不能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二是看采访深入不深入,报道方式有没有创新,能不能让受众喜闻乐见;三是看设置议题的时效、时机是否把握得好。

  如何在议题设置上下功夫

  近年来,我们在议题设置上下了不少功夫,比如2014年的“七大媒体联盟看青奥”、2015年的“正义之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新华报业全媒体行动”,都产生了广泛影响。初步统计,新华报业传媒集团2015年在江苏省好新闻评选中获奖的作品,60%以上都是精心策划的稿件。2007年起,江苏省报纸好新闻评选设立了“重大主题创新策划奖”,9年中,新华日报7次获奖。在江苏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评选中,我们也多次获奖。

  5 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

  为什么要处理好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的关系

  ●全面客观反映现实生活,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是媒体的责任和担当。习总书记对我国社会基本面的分析,对个别真实与总体真实关系的阐述,深刻揭示了媒体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正面宣传为主,是媒体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媒体要解决好自身不善批评的问题,比如事实要准确,报道要客观,不当“裁判官”等;另一方面也要解决被批评者不适应、不配合的问题。

  ●处理好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的关系,关键是从总体上把握好平衡。对新闻舆论工作来说,正面宣传是一项基本功,要用心用情做,让群众爱听爱看;舆论监督也是一项基本功,要坚持理性和建设性,努力达到正面宣传的效果。舆论监督必须把握好尺度力度。

  如何让舆论监督充满民生情怀

  近年来,新华日报社以“新华调查”“政风热线”等栏目为主阵地,建立新闻舆情数据库,实行舆情数字化管理,及时研判社会热点和发现新闻线索,初步形成舆情监测、反应、调查、处置一条龙舆论监督体系。2015年刊发舆论监督报道百余篇,其中45篇被有关部门列为督查必办件。开展舆论监督时注重民生话题,始终把关注重点放在需要“托一把”的普通人身上,让舆论监督充满民生情怀。既关注问题本身及其引发的公众情绪,也及时传播有关部门解决问题的决策、部署和决心,搭建沟通平台,促进良性互动。

标签:

责任编辑:王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