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新华日报 | 一波三折的记者梦
文|吴建平
我的书橱里珍藏着一本有着特殊意义的奖状——这是1992年新华日报“华艺杯”新闻摄影比赛的获奖证书,我的摄影作品《为了一个走失的孩子》获得最佳奖第一名,它是我新闻摄影获得的第一个奖项,从此,我与新华日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2年5月1日,当时在武警南京支队担任新闻宣传干事的我,照常背着相机,到玄武湖公园抓拍照片。当天公园内游人如织,十二时许,在梁洲芳桥一个小男孩哭着找妈妈,正在附近的王玲大妈遂上前询问,小男孩叫刘涛,才四岁,是在游园时与父母走失的,在热心市民和民警的帮助下,焦急万分的刘涛父母,终于在派出所见到了安然无恙的孩子,妈妈抱着刘涛,流下了感激的眼泪。
我拍完这组照片后,迅速回到办公室,将黑白照片冲洗后,写好文字说明,便往新华日报赶。当来到管家桥65号新华日报老大楼时,我的内心忐忑不安,当时的新华日报有陈哲、任镇北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摄影大家,我与他们素不相识,不知道那些平时只能在报纸上见到的新闻摄影前辈,会不会理我这个小小的报道员。
当我推开5楼新华日报摄影组门时,陈哲、任镇北、刘栖梅老师都在,他们热情地接待了我,接过照片和文字说明,详细询问了采访经过,并鼓励我多拍新闻图片,欢迎常来报社多投稿。在回部队的路上,我的心里非常温暖。让我没想到的是,我的组照《为了一个走失的孩子》,刊登在5月3日新华日报头版正中间,冠上了“华艺杯”新闻摄影比赛刊头,最后还获得了比赛第一名。这次经历,给了我极大鼓舞,使我信心大增,从此我更加勤奋的地写稿拍片,趁着去送稿的机会不断向老师们请教,得到他们悉心指点,告诉我要不怕吃苦,到新闻现场才能拍出好片子,离现场近些,再近些。老师们的教导鼓励,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在接下来的采访中受益匪浅。
1992年7月31日下午15时许,一架从南京飞往厦门的雅克42型飞机,在大校机场起飞时失事,机上载有一百二十余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灾情就是命令,当我跟随救援官兵来到空难现场时,被震惊了,现场40多度的高温,空气中夹杂着航空燃油和腐烂烧焦的气味,让人窒息,但我们的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医护人员在现场与死神赛跑,争分夺秒,抢救伤员。容不得半点迟疑,我赶紧将现场救援情况用相机记录下来,我采写拍摄的空难救援报道,被十多家报纸杂志采用,《南京空难抢险》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45周年全军摄影艺术展,还获得人民武警报“现场抓拍竞赛”一等奖,当年底被人民武警报评为优秀通讯员,武警江苏省总队优秀报道员一等奖。
随着见报稿件的增多,我越来越钟爱新闻报道工作,心想什么时候能将“本报通讯员”变成“本报记者”,成为一名职业记者该多好。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加倍努力,白天工作采访,晚上骑车到管家桥65号送稿,每当看到晚上灯火通明的新华日报老大楼时,就给了我无穷的力量。那段时间,晚上去报社送稿成了我的习惯,记者梦也离我越来越近。当时扬子晚报发展势头迅猛,增加《大都市》等一批新的专版,需要补充采编人员,记得那天晚上,在老大楼6楼北面扬子晚报总编值班室,我放下稿件,正准备离开,杨步才副总编叫住了我:“小吴,想不想来报社工作,报社事业发展正需要人手。”听到杨总的话,我非常高兴,当即表示愿意。回到部队后,我向领导汇报了我的想法,领导说,你还年轻,在部队多干几年吧。那一年,记者梦与我擦肩而过。
就这样,我的记者梦一放就是五年。
1993年2月,我被调到省武警总队政治部宣传处,从事宣传文化工作,后又担任武警江苏总队蓝盾歌舞团副政委。虽然工作变动了,但我的记者梦一直在心里。1998年初,我的转业申请得到组织的批准,当时有多个岗位可选择,军转办征求我意见时,我表达了想去新华日报工作的强烈愿望。1998年8月8日,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日子,当我从省军转办拿到转业安置介绍信后,就迫不及待赶到管家桥老大楼10楼新华日报人事处报到,成为了新华日报大家庭的一员。那一刻,梦想成真,我终于成为一名真正的记者。
分配到扬子晚报工作后,忙碌、高效、快节奏的氛围激励着我,新闻业务能力在报社领导和前辈的指点下得到快速提升。第二年5月9日,我和薛兵、张继斌两位主任合作采写的《许杏虎家乡采访记》,荣获1999年度中国晚报新闻奖特等奖,2003年我被评为中国晚报第二届摄影记者十杰提名奖。
进入报社后,不仅我的新闻业务能力发生了质的提高,也时常能感受到作为新华人的骄傲。神五、神六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后,我两次进入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采访,与航天英雄零距离接触,在这个神秘的世界里,看到了他们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努力。当时正值春节前夕,我想请航天英雄为读者写一句话,当杨利伟得知我们是来自有着光荣历史的报纸时,破例题字,欣然写下了“祝江苏人民新春快乐”。
薪火相传,砥砺前行。明年1月11日,是新华日报创刊80周年的喜庆日子,也是我进入报社第20个年头,我永远不会忘记,管家桥65号老大楼那灯火通明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