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专题2017 > 新华日报创刊80周年 > 80周年庆 > 我与新华日报征文 > 正文

0

我与新华日报 | 作文获奖,机缘让我成为“本报记者”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12-09 14:00:00
我们这些中小学生们,见到了大赛评委会主任、副省长杨泳沂,见到了新华日报社社长金靖中,见到了著名作家海笑,也见到了振业橡胶总厂的奚也频厂长。

  文 | 冯海青

  时隔近30年了,依然清晰地记得1988年3月的那个下午。那会,我是吴江县震泽中学的学生,一节课后,明媚的阳光下,语文老师孙火林兴冲冲拿着一张纸找到了我:“冯海青,获奖了,一等奖!”这张淡粉色的油印纸头来自南京,是江苏省首届中小学生“振业贝贝奖”作文比赛的获奖通知,也是一份通知我去南京领奖的请柬。粉色纸头上的下方署着:新华日报社、省教委普教局、张家港市振业橡胶总厂(大赛的三家主办单位)。那一刻惊喜的我并没有意识到,从此与新华日报社结下了奇妙的缘分。

  17岁的我还从未去过南京,去省城就是出远门了。按照请柬通知,我和孙火林老师一起在4月2日下午从苏州坐火车赶到了南京,在察哈尔路16号核工业招待所报到、入住,等候第二天的颁奖仪式。

  新华日报等三家单位联合举办的这次作文大赛,按征文通知是“旨在引导青少年学生进一步认识改革开放给祖国、家乡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他们对社会、人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同时,使社会、学校、家庭能从中更清楚地了解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轨迹和他们的追求与愿望,从而有针对性地关心、帮助他们。”有意思的是,大赛的命题是:“我……”,于是,参赛作文的标题里都有了一个“我”字,《我要说》、《我家有个瘫叔叔》、《我的烦恼》、《我还是我》……我则以不少中学生缺乏创造力和进取精神为题材,写了一篇《我说“魔力圈”》。

  在招待所报到后,我们才知道,新华日报等主办单位这次邀请了十二位一等奖获得者前来领奖,其中振业奖(中学组)七位、贝贝奖(小学组)五位。奖项的名称来自支持此次大赛的张家港振业橡胶总厂,其时,这家企业因支持创办贝贝杯少儿足球赛已十分知名。

  激动人心的时刻在4月3日上午来临,颁奖仪式的举办地是虹桥宾馆三楼的八角厅。我们这些中小学生们,见到了大赛评委会主任、副省长杨泳沂,见到了新华日报社社长金靖中,见到了著名作家海笑,也见到了振业橡胶总厂的奚也频厂长。十二位获奖者排成两排,我站在后排左二的位置,大家手捧获奖证书,新华日报一位摄影记者为我们定格了这个瞬间。第二天看到见报的照片,才知道了摄影师的名字:陈哲。

后排左二为冯海青

  那天的现场感觉兴奋而漫长,很多的细节在记忆里已模糊,但我清楚地记得奖品是一台让我感觉颇为奢侈的红色随身听,后来回到学校后被同学们争相围观并借用。我也记得组委会还发给我们一些纪念卡片,我和其他获奖者一起将金靖中社长、海笑老师和奚也频厂长团团围住,要到了签名。

  最让人难忘的还是在现场找到我的新华日报记者薛颖旦。“你就是冯海青?你的那篇作文我印象很深,是一等奖里唯一一篇议论文!”像个大姐姐的薛老师快人快语,让我这个第一次见到记者的中学生,一下感到省城的大记者那么亲切。

  当天下午的安排是参观中山陵。我们几位来自苏州的获奖者已经熟悉,苏州一中的姜彦、吴江实验小学的柳琳,一起欢乐地数起了中山陵台阶的数量。多年后,柳琳成了我一位高中同学的妻子,我和同学戏说:“新华日报早就让我们有缘认识了,比你们相识早多了!”我的语文老师孙火林,则十分欣赏来自南通中学的获奖者项晞,也让我多向她学习,返校后我们成为笔友。项晞对孙老师也印象深刻,孙老师后来因病英年早逝,让我们都十分难过。孙火林老师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现为苏州大学)中文系,与著名作家范小青是同学,他常常勉励我们同学要多读多写。我的作文能获奖,与孙老师的指导是分不开的。

  记得从中山陵回招待所的路上,我困得不行,到终点了也不下车。一路陪同我们参观的薛颖旦老师笑说:“你是不是想跟我们一起回报社呀!”说实话,报社是啥样还真不知道呢。我在哄笑声中下了车,压根儿没想到自己与报社之后还有一份如此奇妙的缘分。

  快乐而短暂的领奖行程很快就结束了。我开始给薛颖旦老师写信,讨教关于写作的问题。薛老师鼓励我写作,特别是要多观察生活,还给我寄来了那会的大明星、六小龄童的签名照,让我的同学们眼红了很久。高考前夕,震泽中学校友、新华日报记者庾康来到母校,在校长陪同下找到了我,又聊到了振业贝贝作文大赛。又认识了一位新华日报记者,让我对记者的工作开始多了一份了解和向往。

  后来我报考南师大新闻专业被录取后,几年的学习过程中,一直和薛颖旦、庾康两位老师一直保持联系。那时,薛、庾两位老师都在新华日报文艺处,我在大学三年级时经他们介绍,到与文艺处同在新华日报大楼八楼的扬子晚报文化部实习,在文化部鲁野主任的指导下,跟随王子明、陈申、鞠健夫等记者老师采访实践。几位老师有时会说起:“小冯是新华日报作文大赛的获奖者呢!”让我常常感到昔日的那次作文比赛,已经冥冥中成了我和新华日报社之间一根情感纽带。

冯海青在作演讲

  1994年,我从南师大毕业,正式进入扬子晚报文化部,成为一名新华日报社大家庭里的年轻记者。

  前几日,为了写作这篇征文。我去找了新华日报1988年4月的老报纸,找到了当年刊登作文颁奖活动的版面,找到了获奖作品目录,也找到了我的那篇《我说魔力圈》。那篇颁奖活动的报道,是由新华日报记者吴逸和张晓东采写。我大学入学后听过吴逸来校讲北京亚运会报道,那时他已是一名知名体育记者,后来曾任江苏经济报社长。张晓东后来担任扬子晚报副总编辑,新华日报副总编辑、中国江苏网董事长,而我在扬子晚报工作近二十年后也到了中国江苏网工作。说起来,我们的交集,在1988年4月3日的那个上午就开始了。我们同在现场,只是素不相识。

  在那篇报道中,吴逸和张晓东写道:新华日报社社长金靖中说,这批获奖小作者很可能成长为未来的作家、编辑、记者。奚也频厂长笑着补充说,我也希望他们中间能多出几个企业家。

  近30年前,我们十二位领奖者与新华日报那次美好的相遇,相信是所有人的美好回忆。时隔30年后,我们是否还有机会一起聚首,祝福新华日报的八十华诞,也祝福我们自己的人生旅程。

  (作者现为中国江苏网副总编辑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融创实验区项目规划中心总监)

我说“魔力圈”(一等奖)

  吴江县震泽中学高二(3)班冯海青

  如果我们对周围生活稍加注意的话,那就不难看到这样一些现象:老师让学生回答问题,朋友相约去活动,得到的答复常常是“我不会”“我不去”之类的话。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也许有人对此早已是司空见惯了。但一位外国教育专家却郑重其事地将这种现象称之为“魔力圈”。

  “魔力圈”!真有那么危言耸听吗?“魔力圈”固然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但是谁一旦掉进了圈中,将越陷越深以至不可自拔,自己的进取心、创造力、独立思维能力也都将在无边的“魔力”作用下消失殆尽。

  究竟是什么东西在作祟呢?

  首先,可以从心理因素来分析。一个人如果患得患失,怕抛头露面,或者虚荣心太强了,做事也必顾虑重重。心里的小算盘不停地打着:假如做成了这件事对我有何好处;假如因为做这件事而耽误了其它事情;假如做了这件事后,效果却不太好,同伴是否会笑话我。这样的思前顾后,以至造成他最后干脆一推了之,干干净净。总之,能推却的他总是尽量的推却。这一推,自然也把自己的进取精神给推掉了。

  从众心理也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一切事情,不管它青红皂白,随大流准没错。春秋时晋国著名将领栾书曾经说过对待事情要“从善如流”。说的就是不要盲目地随大流,应当从善,不搞少数服从多数。现在这种从众心理就带有一种盲目性。这样,凡事就都产生了一种不积极的态度,没有独立思维能力,缺乏自主,随之而来的当然也就是缺乏自信。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如何自己也是一笔糊涂帐,只晓得人云亦云。这种人当然不可能富于创造力和进取心。在达·芬奇以前,欧洲画坛上死气沉沉,绘画的题材总是圣母、基督、天使,形象很不自然,给人一种僵硬的感觉。就在这时,这位文艺复兴时期的伟人画出了他那幅极富生活气息的《蒙娜丽莎》,给欧洲画坛带来了生机。设想一下,如果达·芬奇当时也随大流,他会有如此创造性的成就吗?

  其次,我认为可以从更深的思想本质上来挖掘。鲁迅在《最先与最后》一文中曾经提到:“《韩非子》说赛马的妙法,在于‘不为最先,不耻最后’……但那第一句是只适用于赛马。不幸中国人却奉为人的处世金针了。”这处世金针其实正反映了一种民族的传统,民族的劣根性。“人怕出名猪怕壮”、“枪打出头鸟”这些成语哲言很明白地说出了不为最先的缘由。所以鲁迅又说:“中国人不但‘不为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所以凡事都不易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中国目前进行的改革仍然面临着重重阻力,这跟这一民族劣根性是有关的。当代中学生,很有一些高分低能的人。能力低自然是实践少,“不为最先,不耻最后”使这些学生陷入了“魔力圈”内。

  最后,就其外部情形来看。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不能引导学生积极地去发现、去探索、去求知,而是大灌陈词滥调,禁锢了学生思想。君不见几多课上师生都是无精打采的。简直是误人子弟!另外,独生子女的父母包办代替现象很严重,这也使得学生不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结果,他们自然也陷入了“魔力圈”中。所以师长在培养孩子过程中要注意到这一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嘛!

  实现中国经济腾飞需要改革,改革需要大量人才,尤其需要有创造力、进取精神的改革家,而不需要那些身陷“魔力圈”中的人。

  受魔力的煎熬是痛苦的,一切愿成为时代弄潮儿的有志之士,如果你也身在“魔力圈”中,那么快摆脱它的束缚,把自己的青春和才华奉献给我们这个时代。(刊于新华日报1988年4月23日第四版)

  编后记

  今天是记者节。我的同事冯海青的这篇《作文获奖,机缘让我成为“本报记者”》让我特别有感触,我就是他文中提及的薛老师。30年过去,我依然在新华日报的编采岗位上,岁月如白驹过隙,不变的是我们的新闻理想和情怀。

  1988年,我刚大学毕业踏上新华日报编采岗位半年多,参与了报社举办的振业·贝贝作文赛征文初选,在众多来稿中,震泽中学高二学生冯海青的稿件让我眼前一亮,观点独特,思想敏锐,文风蔚然,读罢稿子,我情不自禁朝前辈们大喊一声:我发现一等奖了!事实上,我的眼光不错,这篇稿子经过一路初评、复评,名至实归地赢得一等奖,并且是唯一一篇议论文。当年,我是冯海青这篇振业·贝贝获奖作文的编辑,30年后,在“我与新华日报”征文中,我再次成为他的编辑,而此刻,他已是我的同事,新华报业集团年轻有为的中层干部,冥冥之中,仿佛真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和奇妙的缘分,让我们为新华日报而走到一起,与其说是它的光环吸引着我们,不如说是记者这个职业,让我们心甘情愿集结在新华日报这四个巍峨的大字下,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奔赴同一片战场,为捍卫真实而战、捍卫真理而战。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各种身份,但我们还有一个不变的身份,那就是我们都是新闻人,我们一直在路上。

  30年前获奖的振业·贝贝们,一如我的同事冯海青,如今你们都已成为了国家、单位、家庭的栋梁,你们还会怀念30年前那一个在你们童年、青年的记忆中无法忘怀的上午吗?那么,201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80岁生日的那一天,让我们来一场跨越30年时空的盛大约会吧!

  附上全部获奖名单,希望你能从中找到自己。

  “振业·贝贝奖”作文一等奖获奖名单

  一等奖12篇(振业奖7篇,贝贝奖5篇)

  泰兴中学高二(6)朱晓华《我要说》

  南师大附中高三(7)陈旻《我家有个瘫叔叔》

  吴江县震泽中学高二(3)冯海青《我说“魔力圈”》

  苏州市一中初一(2)姜彦《我的烦恼》

  常州市七中8602班蒋菊英《我为“振业”谱首畅想曲》

  扬州市一中高二(1)茅坪《我有一位厂长爸爸》

  南通中学项晞《我还是我》

  吴江县实验小学六(3)柳琳《我爱您——肖老师》

  如东县栟茶小学603班缪凌云《我想到了山茶花》

  射阳县实验小学六(1)顾春梅《我让爸爸妈妈和好了》

  南通天生港小学五(3)罗欢《我的流动之家》

  江都县邵伯区中心小学四(1)周朝阳《我和奶奶的眼泪》

  二、三等奖见图

标签:

责任编辑:王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