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苏州】一屋、两队、三桶、四清 吴江区桃源镇用“1234”把垃圾分得明明白白
2020-12-15 14:4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金佳倩 汪达飞  
1
听新闻

桃源明

垃圾分类是关键小事,也是民生大事。桃源镇一直将垃圾分类作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自《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以来,桃源镇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在垃圾分类工作上稳步前行。在垃圾分类领导小组的带领下,因地制宜,坚持“1234”工作思路,探索出了一套桃源特色的垃圾分类工作模式,为系统推进垃圾分类,破解垃圾分类难题,引导居民积极准确参与,奠定了坚实基础。

1:一款“半封闭森林小木屋”式清洁屋 拒绝“看着脏”杜绝“闻着臭”

小区居民往往会担心垃圾房“看着脏”和“闻着臭”。为此,桃源镇高度重视垃圾分类清洁屋结构对卫生的影响,在充分考虑安全性、实用性和群众接受度等因素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款“半封闭森林小木屋”式的清洁屋。

“半封闭森林小木屋”式清洁屋成为24小时宣传阵地

为了在视觉和嗅觉上减少居民的抵触情绪,桃源的清洁屋增设半墙,将桶身隐藏于半墙之内,不直接显露在视线中,避免“看着脏”,而半封闭式的空间,减少气味向外散发,并且督导员在屋内工作,用实际行动证明不存在“闻着臭”。

这款清洁屋大大提升了小区居民对清洁屋的信任感和接受度。小区居民都不排斥在清洁屋前伫立,愿意趁着扔垃圾的机会与左邻右舍多攀谈几句。“垃圾分类要从娃娃抓起”,半墙上贴着的半腰高的垃圾分类指南知识,更是方便了小朋友跟着大人一起来扔垃圾时能够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并且不受投递窗口关闭的影响,成为24小时的宣传阵地。

桃源的清洁屋还有三个特点:一是改良了有害垃圾投放区,用有害垃圾分拣平台来替换原来的红色大桶,既避免了因垃圾桶太深导致有害物品被摔碎破损而泄漏,同时也可以在分拣平台上进行二次分拣,将有害垃圾分门别类装进不同的收纳盒,在架子上分层保管。

二是安装了垃圾分类投放评价及积分系统,督导员监督小区居民是否正确分类并准确投放后,可以第一时间在评价器上予以及时记录,方便定期追溯每户居民的日常投放情况,同时也有积分功能,作为奖励的依据。

三是安装了LED显示屏,对于表现良好的“红榜户”和表现欠佳的“黑榜户”,可以24小时对外滚动播放,表扬先进,督促后进,并通知居民其他重要信息。

“2”:两支特色队伍 “老少”助宣教“红绿”齐督导

在深入推进垃圾分类过程中,桃源镇组建了两支特色队伍,“一老一少”宣教队和“一红一绿”督导队。

通过“一老督黑榜,一少争红榜”,如今,“一老一少”已经成为桃源推进垃圾分类的中坚力量。桃源镇垃圾分类工作专班联合镇机关老干部党支部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的余热,联合组建“垃圾分类劝导团”。由垃圾分类第三方公司提供数据,劝导团成员“先礼后兵”,在行政处罚前,针对屡次不配合垃圾分类的业主开展入户宣教,劝导业主自觉落实垃圾分类。

快看看,我上红榜了没

目前,桃源镇已有10余名老干部加入了“垃圾分类劝导团”,6月以来,“劝导团”先后出动4次,走访小区业主17户,多方合力下,全镇95%以上的小区不再出现非投放时间段内投放、不主动破袋等问题,与前期相比,各小区居民投放准确率均提升了10个百分点以上。

此外,桃源镇垃圾分类工作专班与辖区9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合作开展“垃圾分类光荣榜”评优活动,鼓励住在垃圾分类小区的学生做好家庭小督导员,督促家长在日常投放垃圾时自主破袋、准确分类。同时通过榜单公示、课堂表扬、发放定制文具等方式,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向家长宣传垃圾分类知识的热情。

“我告诉爸爸妈妈,投放的时候要主动破袋,平时在家我也会做一个小小的督导员,检查他们垃圾分类的准确率。”桃源小学学生殷汝雪说。

截至目前,桃“垃圾分类光荣榜”活动已成功开展3期,累计参与学生260余人次,覆盖全镇9所中小学幼儿园,参与学生从首期的18人增加到最多一期的100多人,覆盖全镇29个“三定两清一督”小区。据统计,经过孩子积极宣传的家庭,主动破袋率、分类准确率都明显高于其它家庭。

垃圾分类既要硬要求,也要软着陆。桃源镇将督导员职责进一步细化,组建了“一红一绿”两支督导队伍。红衣“家长里短”,绿衣“品头论足”,两者侧重不同,互为补充,刚柔并济,双管齐下,引导居民树立垃圾分类观念、掌握垃圾分类方法、养成垃圾分类习惯,实现垃圾分类“三个一”目标。

红衣重“导”,意在柔性引导。由社区以本小区居民为首选,招募一批垃圾分类志愿者,以红色马甲为标志,协助开展垃圾分类督导和宣教工作,推动小区垃圾分类自治。

志愿者除了引导居民对垃圾进行正确投放外,还要主动承担相关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与解释工作。志愿者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生活圈和交际圈,把垃圾分类的大事变成家长里短的小事,引导居民主动参与、主动分享,营造一个人人关注垃圾分类、人人探讨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绿衣重“督”,意在刚性评价。由垃圾分类第三方公司招募一批专职督导员,接受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以绿色马甲为标志,开展垃圾分类督导工作。

督导员一方面要做好垃圾分类相关政策知识的宣传与解释工作,另一方面充分运用自身丰富的垃圾分类知识,做好面对面桶边督导,科普分类小窍门。在督导工作中,督导员需严格按照投放要求和分类标准指导居民破袋投放,对容易混投的厨余垃圾进行重点二次分拣,在分拣过程中发现混投混放的,第一时间指正,引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此外,督导员每次还要根据居民投放情况给予积分评价,以次作为小区红灰榜评价体系的重要依据。

目前,桃源镇共有29名红衣志愿者和35名绿衣督导员,不少居民也主动参与本小区垃圾分类督导工作,有50余人报名加入志愿行列,为后期实现小区垃圾分类自治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志愿者入户宣教

“3”:三级桶长制 一级盯一级 “桶桶”有责任

从垃圾分类工作启动之初,桃源镇就推行了三级桶长制,每个垃圾分类清洁屋(亭)都设置有一、二、三级“桶长”。形成了一支由3名一级、10名左右二级、35名三级组成的桶长队伍。

一级“桶长”由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统筹全社区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对社区内各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和二、三级“桶长”日常进行督促、指导和检查。

二级“桶长”由社区工作人员担任,负责社区内若干个小区的宣传、教育、培训、督查等工作,二级“桶长”配合一级“桶长”进行日常检查和考核评比的同时,监督三级“桶长”做好日常工作。

三级“桶长”由小区清洁屋(亭)督导员担任,负责本垃圾分类投放点的“三定两清一督”具体工作,需要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完成一、二级“桶长”布置的工作任务,并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

为有效提升各级桶长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使命感,桃源镇将从三级桶长队伍中选拔一批专业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秀人员,发展为二级桶长,争取打造一支精英化、专业化的二级桶长队伍,发挥二级桶长辐射带动作用,广泛推广优秀工作经验,全面提升责任区垃圾分类工作水平。

“4”:四“清”投放收运体系 分得清清楚楚运得明明白白 实时监控看得清

为确保小区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桃源镇在辖区所有垃圾分类清洁屋(亭)安装了双向监控摄像头,监控影像实时传输到统一指挥平台,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指挥平台实现垃圾分类工作的全程督导。

对内,实时监控督导员的履职情况,及时发现督导员脱岗缺位、分类不准确、工作不尽责等问题,对其工作进行远程指导;对外,24小时监测居民分类投放行为,针对存在未能正确分类、未做到投放“两清”、未在规定时间内投放等行为的居民,安排志愿者进行上门宣传,规范不文明投放行为。

2020年,桃源镇完成了全部70个配套摄像头的安装和监控平台的接入,全面覆盖桃源镇29个“三定两清一督”小区,实现对35个垃圾分类清洁屋的线上实时督导,切实提升管理实效。

实时监控看得清

人脸识别认得清

桃源镇在垃圾分类投放评价及积分系统中引入“人脸识别”技术,通过前期入户宣传进行人像信息采集,在一户一卡的基础上,将人像信息与积分卡信息精准匹配,落实到户,精确到人。

被录入人像采集系统的居民,可以选择用“刷脸”取代实体积分卡,“刷脸积分”解放双手、便捷居民的同时,也因为只有本人才可使用,免去了居民对积分卡丢失和被盗用的担心,极大提升了居民安全感。

目前,桃源镇已100%完成居民积分卡登记工作,并通过3轮入户宣传,完成人脸匹配近300户。2020年12月桃源镇将正式开通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渠道,通过积分优惠政策进一步提升人像信息采集率和“刷脸积分”参与率。

人脸识别认得清

车辆轨迹运得清

为强化对生活垃圾收运各环节的全程监管,桃源镇为所有生活垃圾收运车辆配备了GPS定位系统,直接在统一指挥平台上实现对生活垃圾收运车辆的全程监管和对各类垃圾的追根溯源,有效监控和杜绝收运车辆不按指定时间收运、不按规定路线行驶、混装混运等问题的发生,并根据垃圾分类投放数据,科学规划收运路线,进一步提升垃圾收运效率。

目前,桃源镇共有生活垃圾收运车辆19辆,其中厨余垃圾车5辆、其他垃圾车9辆、有害垃圾车3辆和可回收物车2辆,所有车辆均根据垃圾分类标准更新统一标识,定路线、定时间实施分类收运。现有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收运专线共19条,串联辖区35个小区清洁屋点位,实现了垃圾收运工作高效运行。

中转换桶洗得清

桃源镇采用中转换桶、集中清洗的方式开展收运工作。

中转换桶就是以空桶、干净桶统一替换满桶、脏桶。清洁屋(亭)关闭后,收运人员通过分类收运车辆将点位所有满桶、脏桶转运至垃圾中转站进行集中倾倒、清洗,并在清洁屋(亭)开放前将干净的垃圾空桶补充至原有点位。

中转换桶洗得清

桃源镇在铜罗、青云、桃源三大片区分别建设有垃圾分类中转站,站内配备有洗手池、水枪等全套冲洗设施,工作人员在中转点把垃圾桶清洗干净投入循环使用,杀菌除臭器等设备也保证了中转点周边空气质量和环境整洁。

中转换桶、集中清洗,大大减轻劳动强度的同时有效提升了运输效率,通过减少倾倒环节、垃圾不落地,避免了转运过程中出现噪音扰民和二次污染问题,也解决了垃圾桶长期摆放导致的斑驳肮脏、破损及颜色各异等问题,避免了现场洗桶带来的垃圾桶周边蝇蚊肆虐、污水横流和空气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保障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标签:
责编:王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