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连云港】灌云县侍庄街道:“四大工程”夯实预防返贫“防火墙”
2020-03-23 21:2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马鹤文 徐兆祝 崔舒涵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目前,连云港市灌云县侍庄街道正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力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完善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脱贫机制,充分激发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带领群众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产业脱贫工程:激发广大农民致富的内生动力

  侍庄街道坚持开发与经营并重,因村制宜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围绕“国内少有、苏北仅有、灌云特有”的美味珍品豆丹,打造了享誉全国的特色产业品牌。豆丹原本是豆田中的害虫,其形似蚕,但由它做成的美食高蛋白、低脂肪,且有温胃之效,近年来风靡苏北地区。农民种大豆一亩,收成不过千元,而一道豆丹美食,就能卖到上千块,一亩豆田养的豆丹收入最高可以超过万元。现在,侍庄的豆丹产业园,已经形成了养殖、销售、加工一体的产业链,把小豆丹变成了富民的大产业。

  据侍庄街道党工委书记朱礼家介绍,侍庄在特色产业脱贫工程中主要从三个方面着力:

  党建引领,为贫困户“造血”增信心。出台《侍庄街道关于推进“党建十扶贫十豆丹”工程实施方案》等系列规章制度,成立特色农业产业推进办公室,在豆丹产业扶贫基地,设立一线党支部、党员干部扶贫示范大棚,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成“1十1”帮扶对子。

  建好基地,筑牢贫困户增收平台。目前侍庄街道豆丹养殖总面积已超过2000亩,亩均经济效益在8000元左右。以侍圩村为例,豆丹文化产业区拥有豆丹养殖联栋大棚25栋,高标准日光温室50栋,普通拱棚194个,室内制种车间2300平方,可实现年产豆丹卵500公斤,豆丹18万公斤。

  创新路径,固化贫困户受益机制。侍庄街道以各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为依托,引入连云港苏新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共同实施主体,农民采用土地入股,村集体在合作社中持有主体股份,打通了四种带贫路径:一是土地流转资金,通过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获取每亩地1100元左右租金;二是包棚创业,贫困户利用小额扶贫贷款、到户增收项目,“零租金”自己承包豆丹大棚,发展豆丹产业;三是豆丹卵托管,对于无劳动力贫困户,利用小额扶贫贷款、到户增收资金购买豆丹卵,将豆丹卵托管给企业管理,按约定参与分红;四是基地务工,豆丹生产过程中,贫困户可以直接在基地务工,获取劳动收益。

  就业脱贫工程:给你一双飞向小康的坚实翅膀

  解决低保家庭劳动力就业问题,一直是促进低保家庭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也是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为帮助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侍庄街道充分利用地处灌云经济开发区的区位优势,多次联合企业举办低收入户劳动力就业招聘会,形成全社会力量携手扶贫的良好局面。

  招聘会之前,组织者为吸引更多的就业对象参加活动,往往到各村居使足力气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通过印发招聘会海报、村头大广播以及街道微信公众号等宣传手段,广泛宣传招聘岗位、工资待遇、招聘条件等信息,使“就业改变贫困,奋斗创造美好”、“不等也不靠,就业最重要”的扶贫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在招聘会现场安排专门人员,提供技能培训、创业指导、就业服务等政策咨询服务。2019年,组织具有一定规模的扶贫就业专场招聘会6场,135家企业共提供一线操作工、电工、保安、机械装配工、缝纫工、织机工等数百个适合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就业的岗位,进场求职者达3400余人次,232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再就业。

  生态保护脱贫工程:勾画一幅未来美好生活蓝图

  脱贫攻坚,既要让群众口袋里的钱包鼓起来,也要让他们的人居环境美起来,提升美好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侍庄街道积极推进“五提升”工程:提升村容村貌及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传统村落保护水平、村庄规划设计水平、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水平和文明健康生活水平。采取了“点上突破,示范带动”、“线上延展,统筹推进”、“面上覆盖,逐步提升”的操作策略,首先在三个城郊村参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基础上,又确定两个示范村,通过这五个村的示范效应,带动其他村的工作;其次将改善农民群众集中居住条件、建设特色田园乡村、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经济薄弱村环境整治、农村危房改造、殡葬改革等工作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整体谋划,实现多条线统筹推进,最终达到面上全覆盖,把所有行政村建成达标合格村。截至今年3月份,侍庄拆除随意搭建的畜禽养殖棚舍等5600平方,关闭小作坊及污染企业13家,打造样板河道10条,扩建、重建进村主要道路28.29公里,铺设草坪1.8万平米,新增特色绿化苗木8900株,改建公厕9座,整治散葬乱埋坟墓4642座,新建了占地26亩的公益性公墓,公共空间清理出来集体土地856亩,集中养殖、“厕所革命”初见成效,农户“门前猪圈,屋后旱厕,蚊蝇乱飞,臭气熏天”的落后面貌一去不返。

  侍庄街道孙荡村党总支书记孙步刚带着一批村民,在河堤上忙碌着给年前刚开辟出来的110多亩公共空间土地栽种核桃。据他介绍,这批核桃树已有7年树龄,今年因为刚移栽下去不太可能结果,但明年就会有收成。一般来说,每棵树至少结果40斤,收入可达千元以上,因此,1100多棵山核桃就将为村里增加集体收入100万元以上,真正成为村集体的“摇钱树”。“有了这批‘摇钱树’,你说我们还担心村集体的日子不好过吗?”说话时,孙步刚的眼睛里都含着笑。

  社保兜底脱贫工程:织牢一张社会保障安全大网

  提起社保兜底保障,侍庄街道办事处主任曹勇如数家珍介绍到,去年,侍庄街道共完成城居保领取待遇人员生存认证7464人,企保认证310人。城乡居民医保参保45872人,参保率位居全县之首;帮助低收入户申请富民创业小额贷款800万元;为因台风、洪涝灾害而需要临时救助的123户家庭提供救助资金106040元;街道还动员附近企业共同参与贫困户草危房改造工程,150户农房获得免费维修或重建。新建了1所农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对0-14周岁所有残疾儿童开展免费体检,为119名残疾人发放了电视机和洗衣机等家用电器,22名残疾人经培训后实现就业。

  “尽最大努力解决好群众最切身的民生保障问题,加大对因病、因残、因学致贫返贫的困难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扩大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这是我们脱贫攻坚一项硬任务,我们将矢志不渝坚定这个信念。”曹勇说,“特别是今年受疫情影响,我们通过排查,全街道共梳理出43户计128人存在返贫风险,将进一步通过采取就近提供就业服务和将符合条件人员纳入低保等针对性措施,化解这部分人的返贫风险。”

标签:脱贫工程;豆丹产业;农民致富
责编:黄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