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塔
核心提示
千古运河,浩浩汤汤,润泽两岸,生生不息。在这条大河流经的区域,文化昌明,高塔林立。一座“大运塔”的主体落成正在为这条河书写全新篇章,而在这条大河的岸边还有多座高塔,塔上的风铃声,伴随着运河的流水声,千年不息,倒映在河水中的塔影,又各自荡漾着不一样的神采。
大运塔(效果图)
地标崛起
大运塔
就在前不久,随着一声“起吊”,一座重8吨、高16米的塔顶,被成功安放在了塔身上,一座高达112.3米的高塔主体完工,从此矗立在运河边上,成为运河沿线,最“年轻”的一座塔。
这座塔,就是大运塔。作为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座塔可谓应“运”而生,这座塔也是扬州首座以钢结构为主体建设的宝塔,共用去钢构建2200多吨,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钢塔。这座塔以现代材料演绎唐风古韵,纤细秀美,具有扬州特色。
将于明年落成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会在顶层通过一条长虹卧波意象的廊桥与大运塔相连,登上高塔,运河三湾美景将尽收眼底。同时,大运塔文峰塔直线距离约1.2公里,距天中塔直线距离约4公里,三塔一线,形成“三塔映三湾”的文化景观效果及地理标志。
镇国寺塔
旧年遗存
镇国寺塔、净土寺塔、石塔
如果说,大运塔是最“年轻”的一座塔,那么,始建于唐僖宗时期的高邮市镇国寺塔,就足足陪伴着大运河,走过了一千多年岁月,算得上是运河塔群中的“老者”。
镇国寺塔,在全国的古塔中,四方形古塔仅有两座,一座是西安的大雁塔,一座是高邮的镇国寺塔。镇国寺塔留存唐代古塔的建筑风格,与西安大雁塔建筑风格类似,故镇国寺塔又被人们誉为“南方的大雁塔”。镇国寺塔高35.36米,顶端塔刹为一青铜铸葫芦,葫芦表面刻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字。镇国寺塔虽历经几次修葺,但仍基本保留了唐骨明风的建筑特色。
这座塔,也体现着扬州人对于古迹的保护。1956年大运河拓宽时,为保护这一珍贵文物,周恩来在审批方案时特批:让道保塔。留下了河心岛上的古塔,如今岛上已重新恢复镇国寺,供游人参观、休闲。
银岭塔资料图片
在高邮人的口中,镇国寺塔名为“西塔”,那么在距离运河岸边不远的市区内,还有一座“东塔”,那就是净土寺塔。相比较而言,始建于明朝神宗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的净土寺塔,显得“年少”一些,和镇国寺塔遥遥相望。
净土寺塔为砖砌仿楼阁式七级八面塔,在类似砖塔中算是保存较好的一座。同名的塔全国有两座,另一座在浙江台州。这座宝塔,见证着中国军队对日寇最后一战。1945年,塔身东南角遭炮火袭击毁坏一角,次年修复。2005年维修该塔的工人又先后从塔身的东南角发现并取出三枚未爆炸,保存良好的炮弹,并确认了该炮弹就是抗战期间,高邮战役中新四军攻城时所留下的。这座宝塔几经战火,屹立不倒。到了2005年,高邮市政府对净土寺塔进行大修,现在的净土寺塔广场,已经成为市民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扬州人当然还知道,为保塔改道的,还有文昌路上的唐代石塔。这座古木兰院石塔,经过迁移,坐落于此,围绕着这座石塔的故事,流传甚广,王播“饭后钟”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座石塔所在的寺庙之中。这座石塔,同样在扬州屹立多年,饱经风霜,而在1979年,扬州拓宽道路时,特别将这座唐代石塔圈入路心绿化带,围栏保护。
焕然新生
文峰塔、天中塔、镇海塔、栖灵塔
三塔映三湾,运河现奇观。在三塔之中,除了刚刚主体竣工的“大运塔”,当然还有声名远扬的文峰塔、天中塔。
文峰塔位于古运河宝塔湾旁文峰寺内,始建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曾多次修缮,最后一次修缮是在2003年。这是扬州市区仅剩的一座楼阁式古塔。如果是从江南,沿着运河进入扬州,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座文峰塔,这座塔也成为了旅人们最为温馨的灯塔,和北京通州燃灯塔、山东临清舍利宝塔、杭州六和塔,并称“运河四大名塔”。
文峰塔和运河的关系,当然千丝万缕,密不可分,在文峰寺内,有一块石刻,上面就写着“古运河”,旁有小字“唐天宝二年(743年),鉴真大和尚命弟子抵东河造船准备首次东渡。”当年鉴真大和尚就是从这里多次向着东瀛出发。
在“三塔”之中,还有一座天中塔,天中塔位于高旻寺内,始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康熙、亁隆二帝均亲临登塔,它的前身“清代天中塔”由漕运总督吴惟华一手建造而成。登天中塔可以“南眺金焦诸峰,北枕蜀冈之麓”,因此成为淮南胜地。上世纪末,高旻寺在德林长老主持下,天中塔又得以在原址上进行复建。
焕然新生的宝塔,还有宝应泾河边上的镇海塔,这条泾河,也被称为“宝应运河”,镇海塔就位于泾河北岸的定善寺内。镇海塔建于初唐,砖石结构,高四丈有余,八面七层。据说古塔监造者是唐开国功臣尉迟敬德。当时经常潮汛暴涨,浸田毁舍,尉迟敬德率民众围堤垦荒,兴修水利,百姓年年丰收,五谷丰登。百姓感念其功德,纷纷捐款捐物,建造了此塔,名曰镇海塔。后来寺庙和宝塔相继被拆。而后,又在原址重建。
说起重建的名塔,当然还有大明寺内的栖灵塔。早在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大明寺内就建有栖灵塔,塔高九层。唐代著名诗人李白、高适、刘长卿、刘禹锡、白居易等均曾登临栖灵塔赋诗赞颂。可惜在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化为焦土。好在,如今这座“栖灵塔”在1994年重建,重新回到大众视野之中。
宝塔新立
茱萸宝塔、银岭塔
在古代,塔具备着为河上船只“导航”的功能。如今,扬州东郊湾头镇茱萸湾风景区北端的红星岛上,还有一座茱萸宝塔,是一座新中国成立后新建的导航灯塔。茱萸宝塔是京杭大运河在七河八岛区域的制高点,既可以在这里看运河风情,也可以在这里登高望远,特别是每年的重阳节,更能重温古人插茱萸登高的习俗。这座宝塔,至今还在温暖着南来北往旅人们的内心。
而在运河流经的瓜洲渡口,一座已经被废弃的水塔,也被修葺一新,名为“银岭塔”,成为登高望江的最佳所在,这也是新的“瓜洲十景”之一,登塔而望,江河交汇,气象万千。
记者 朱广盛 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