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千年大运河真正“活”起来了
2020-06-23 11:06:00  来源:扬州网  
1
听新闻

大运河扬州段沿岸展新颜。 资料图片

记者 林倩雯

昨天,是扬州牵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六周年的日子。当天,“悠悠运河情,千年古城风”主题活动在大运河世界遗产点天宁寺举行。现场,由市文旅局、扬州大学、大运河申遗保护管理办公室共同编撰完成的《2019年度大运河遗产保护利用研究报告》正式发布,全面、深度展现了2019年度大运河的状况,并对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提出了建议。

分为五大篇章,堪称大运河“综合报告”

《报告》分为“大运河遗产保护利用研究的背景、意义及主要内容”“大运河遗产保护利用现状分析”“大运河遗产保护利用模式”“大运河遗产保护与利用建议”“结论与展望”五大篇章,展现了上年度大运河的状况,并就保护利用提出了诸多建议,堪称大运河综合研究报告。

“我们从2015年开始对大运河开展专项巡查,2017年完成了《大运河遗产保护利用研究报告》并通过验收。随后,我们在2017年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走访大运河沿线8个省市25座地级市的27段河道和58个遗产点,形成了2019年度《报告》。”扬州大学苏中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宋桂杰介绍,大运河是活态遗产,每年都有变化,对于大运河全线的研究十分有必要。

“从2017年到2019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城市对于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模式在变化,市民参与保护的意识在加强。”宋桂杰介绍,随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不断推进,大运河沿线城市举办了很多具有大运河文化元素的活动,让大运河真正“活”起来了,融入到了百姓生活中。

大运河历史格局基本完整,部分遗产待更好保护

《报告》显示,大运河本体现状历史格局基本完整,现存大运河遗产从春秋至清代的历史格局基本完整,大运河主线河道(含遗址)的留存比例约为85%。对大运河文化遗产85处遗产要素单体保存现状的评估结果显示,共71处基本保存完好,其中18处作为考古遗址,价值特征得以良好保存;14处遗存主体保存完好,局部存在轻微残损。

《报告》提到,淮扬运河遗产点多,遗产类型多,且密集。河道保护以及周边环境良好。邵伯明清运河故道、高邮明清运河故道,遗产本体得到修旧如旧式的改善,周边环境得到根本性整治。

同时,《报告》指出,大运河的保护现状也存在不少问题。“近年来,运河北方河段长期断流,致使河道萎缩、工程设施严重破坏,部分河道、滩区被占用。同时,随着工程建设、航道整治等重大工程的相继开展,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工程遭到破坏。”宋桂杰介绍。

彰显特色,把运河作为一个景区来建设

对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报告》指出,大运河本身具有生态涵养、生态修复和生态反哺功能,要把运河作为一个景区来建设,彰显生态文化特色。要更好地挖掘、保护、传承大运河文化,并创造优秀新运河文化,通过大运河旅游产业和大运河文化产业的发展,使中国大运河成为展示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大长廊。

原市文物局局长、原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主任顾风认为,现阶段对于大运河的保护利用,要重视对大运河现状的分析与分类,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此外,要加强研究工作,更重要的是注意保护利用的形式。“现在我们都强调‘大家伙’‘巨无霸’,其实大运河沿线的各种博物馆、展示馆,包括遗产点本身,也是展示点,所以因地制宜很有必要。”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