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这么多年了,我和老头子冬天去浴室洗澡就没花过钱。”说这话的是81岁的殷奶奶。家住扬州汊河街道徐集村的她,从11年前开始,每到入冬时节,便会收到20张村部发放的浴券。除了她,村里1131位60岁以上的老人,都能享受这样的“福利”。仅今年,徐集村村部就发放了8535张免费的浴券。这一份坚持了11年的“暖冬大礼包”背后,是一个充满着爱和温暖的故事。
孤儿寡母
乡亲们常常“搭把手”
严家铭,今年74岁,出生在古镇徐集。父亲在他4岁时便去世了,留下他的母亲刘载昭和3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在那个物资短缺的年代,孤儿寡母,生活有多艰难可想而知。但在严家铭的记忆里,童年的生活却充满爱和温暖。
“那时候,徐集村还是很繁华的,街道上来来往往都是人,十里八乡都来这里采买物资。”说起从前,严家铭眼中充满了怀念。他说,当时自己家就住在老街的中心位置,母亲独自一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担,靠着一间小小的杂货铺将3个孩子拉扯成人。
“那时候的人都淳朴,看我母亲一个人不易,也会悄悄搭把手。”虽然都是一些搬运东西、借钱救急的小事,可母亲却一桩桩一件件放在了心里。好几次,她指着邻居们远去的背影对小小的严家铭说:“你看,他们对我们的好,你一定要记在心里。”当时的严家铭虽然还很懵懂,但这句话却一直记到了现在。
在徐集村度过了短暂而快乐的童年后,10多岁的严家铭外出求学、工作。凭着脚踏实地的干劲,最终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1996年,严家铭被组织急调进已经陷入绝境的邗江县金属材料总公司。这本是一个谁都不愿意接手的“烫手山芋”,可严家铭却不吵不闹,用心钻研,仅用了3年时间,便奇迹般地让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并逐步走上了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他自己也成了远近闻名的企业家。
回报乡亲
“承包”老人11年热水澡
经济上宽裕后,严家铭总想起母亲对他的嘱托:不要忘记家乡的好。空闲时,他也会独自回到徐集,看看老街,和乡亲们聊聊家长里短。
2008年的一天,在一次偶然的聊天中,严家铭得知村里的老人越来越多,洗澡却成了难题。原来,徐集村地理位置偏僻,村里没有一个像样的澡堂,冬天时,为了洗个热水澡,很多老人不得不赶好几公里路到其他村镇。
“我的心里酸酸的,真想为他们做些什么。”严家铭说,当时他便下定决心,要让全村的老人都能就近洗上热水澡。他本想出资新建一座澡堂,但审批需要种种手续,时间跨度太长,解不了燃眉之急。好在当时村里一家工厂为了工人方便,在厂内建造了内部澡堂。于是他灵机一动,找来村干部协调,最终得出了一个方案:工厂同意澡堂对外开放,由他出资集中购买大量浴券,再由村部发放到村里每个60岁以上的老人手中。
不久后,那些苦于无处洗澡的老人们,都领到了属于他们的那一份免费浴券。热气腾腾地出来后,老人们乐得合不拢嘴:“真好,终于在家门口洗上了免费的热水澡!”
请乡亲们洗澡这件小事,严家铭不声不响,不求回报,默默地坚持着,到如今,已是第11个年头。仅今年,徐集村村部就发放了8535张免费的浴券,共计1131位老人领到了“暖冬礼包”。
母亲教诲
让我一生受用,不求回报
那些曾经帮过严家母子的乡亲或许没有想到,当年那些无心的善举,最终换回了这样暖心的回报。
面对赞誉,严家铭很淡然,仍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他说,自己做这些,并不求什么回报。徐集永远是家乡,是根。有能力了就帮助家乡人,这是母亲的心愿,也是自己对社会多年栽培的回报。
“我的母亲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她教会我的那些东西,让我一生受用。”说起母亲,严家铭数次落泪。他说,母亲在世时总教导他,要艰苦朴素,要懂得感恩,要力所能及地去帮助别人。母亲的话语虽然朴实,严家铭却将它当成了座右铭,多年来身体力行地坚持着。
如今的徐集村,已不是当年那个十里八乡赶集的地方,可午夜梦回,严家铭却总想起当年的夏夜,乡亲们为了避暑,都搬出竹凉床,睡在户外乘凉、聊天说闹的场景,那是他对家乡最深的眷恋。
近乡情怯,严家铭用这个词来形容自己的感受。他依然觉得自己为乡亲做得不够。他最大的愿望是有一天,家乡能迎来一个发展的契机,重现当年的繁华。“到那时,我一定尽我所能!因为这是我爱的地方,是我永远的家。”
“严总真的不容易,我们都很感谢他。”走在徐集的老街上,严家铭走到哪里,都有人热情地和他打招呼。年近8旬的严奶奶说,严家铭做事低调,平日做什么都是默默的,严家铭就是她心中最大的“正能量”。
临走前,严家铭经过了一家农户,门口坐着的老人一眼认出了他,颤颤巍巍地招呼道:“家铭啊,记得常回家看看,家乡还在。”记者赵雅琼
记者手记
“帮扶之路”
继续走下去
初见严家铭时,他一身黑衣,拎着一只已用了十几年的手提包,包手柄、包口已破损不堪。可他却丝毫不在乎:“包旧了没关系,能用就好,我不抽烟,不爱喝酒,需要花钱的地方其实不多。”光从外表上看,没有人能猜出,就是这样一位朴素的老人,却愿意花上50多万承包全村老人十多年的“热水澡”;愿意为了帮助乡亲,资助村里的种植基地;愿意斥巨资振兴地方戏曲,充分展示扬剧艺术;愿意坚持不懈地资助贫困学子,让他们圆了“大学梦”;愿意为了丰富乡亲的农余生活,每年送扬剧下乡;愿意尽自己所能,拉一把那些贫困却努力生活的人们。
多年来,严家铭已累计捐资数百万元,而这样不求回报的帮扶之路,他还将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