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拜师礼签协议师傅领进门 扬派盆景传承创新再添传人
2019-08-15 09:25:00  来源:扬州日报-扬州网  
1
听新闻

  记者 吴涛

  徒弟斟茶递水,行鞠躬礼,师傅回礼,一场传统仪式之后,扬派盆景传承有了新一代接班人。

  昨天上午,经过内部选拔、社会公开招聘、理论和实践考核等重重选拔,六名学员在扬派盆景博物馆拜师学艺。这是继2016年首批五名传人拜师后,瘦西湖景区为扬派盆景公开招收的第二批传人,他们中有3人是“90后”。

  “希望通过‘师带徒’模式,加强传承和创新,进一步提高扬派盆景的技艺水平和经营能力,使盆景行业发扬光大,让这一文化遗产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瘦西湖景区管理处主任金川表示。

  拜师礼签协议师傅领进门,修行不再“看个人”

  扬派盆景的第二批“师带徒”选拔,通过个人报名、资格审查、技艺水平评审、面试答辩等环节,选拔出5名师傅、2名助教和6名徒弟。

  昨天,在传统的师徒结对礼仪之后,“画风突变”,盆景师傅和徒弟并排坐下签订协议。这份协议一改“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的老风气,给师徒双方都压了担子。三年内,要求徒弟发表文章不少于1篇,获得市级以上奖项不少于1个,还要开设盆景公开课,打造盆景研学游品牌。师傅则定期对徒弟承担的工作任务、技艺水平、工作业绩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

  先拜师,后签协议,这场特殊的师徒结对仪式不仅要延续好传统,更要破旧立新。瘦西湖风景区管理处副主任王浩表示,要让教育培训形式更接地气,让乡土人才真正学有所获。

  在昨天成为一名扬派盆景学徒之前,“90后”小伙蒋旭在金坛担任过一家阳光花房的代理店长。他最终选择回到扬州,“先不谈能有多大成就,至少得有所贡献,对得起自己热爱的这项技艺。”

  师傅杜晓波表示:“过去我们的学习经历,都是以口口相授为主,如今随着信息化发展,我们可以更便捷地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开更多的学习窗口,进行阶段性理论培训、实践教学。”

  享盛名待传承扬派盆景亟待解决“后来人”问题

  中国盆景“滥觞于汉晋,形成于唐,发展于宋元,兴盛于明清,近代一度衰落,今又复兴”。而扬派盆景最早被定性则是在1979年。“当年北京北海公园举办了一次盛况空前的盆景艺术展览,全国各省市都送去了品种丰富、各具特色的盆景。也就是在那次展览之后,中国盆景界定下了风格迥异的五大流派:扬派、海派、苏派、川派、岭南派。”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盆景艺术大师、扬派盆景博物馆总工程师赵庆泉介绍,从“藏在深闺”到“闻名天下”,40年弹指一挥间,扬派盆景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它得益于扬州文化,又将自身融入扬州文化之中,成为一门独特的高雅艺术。”

  虽然扬派盆景成就已占据行业“塔尖”,也收获了很多大奖,但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却面临如何传承下去的难题,亟待“后来人”。“要培养盆景艺术人才,不经过几年修炼是不行的,而且还要耐得住寂寞。虽然扬州民间也有一些盆景艺人,扬州大学一些学院也开设了盆景课程,但多年来盆景技艺传承从未形成正式的‘师带徒’模式。”金川说。

  活起来热起来“师带徒”坚守传统,更要创新传承

  为进一步传承扬派盆景技艺,建立人才梯队,不断提高技艺水平,2014年8月,瘦西湖景区全面开展扬派盆景“师带徒”工作,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师傅。除盆景大师赵庆泉外,沈晓阳、邢升清、倪国俊等师傅脱颖而出。他们均从事盆景制作与研究工作25年以上,年龄在60周岁以下,不仅熟练掌握盆景技艺,且具有高级技师以上技能资格,代表了目前扬派盆景的最高水平。

  2015年5月,15名热爱盆景、有盆景艺术潜力的学员进入盆景研习所学习、培养和考察,作为徒弟的后备人选。2016年1月,这15名学员再次进行全方面考评,最终选拔出首批5名传人。

  历经三年多的学习传承、实践操作与磨合,如今首批五名传人已经在盆景界崭露头角,在各类专业比赛、著作或论文发表等方面获得诸多荣誉。如,冷瑞露在2017年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国传统工艺新生代传承人竞技成果展”中被授予“新生代手艺之星(盆景制作)”称号;许蓓的作品《七贤图》获第十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盆景一等奖……

  “我们将全力打造盆景技艺人才高地,培植传承沃土,营造创新氛围,在人才引进上探索‘校企双制、工学一体’模式,进一步完善乡土人才引进机制体系。”金川表示,最终目的是让盆景这门传统技艺传起来、传下去、传久远,让盆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香”起来、“热”起来。

标签:
责编:石灵丹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