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希望的田野上书写新时代答卷 扬州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9-07-11 10:47:00  来源:扬州网  
1
听新闻

  

  扬州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资料图片

  

  甘泉樱花节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

  

农业有奔头

  大学生村官参观学习西江生态农业园无土蔬菜种植。

  

农民有干头

  邗江区俞桥村村民在采收自主培育的“秋硕”葡萄。

  

农村有看头

  京甘泉农业生态科技园获评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

  扬州网讯 (本报记者继业明涛景炎生锋周晗见习记者惠敏)大运河生态绿道蜿蜒而上,沿途绿油油的庄稼地、整齐排列的经济作物大棚、规模化的连片特色产业园区、湿地田园农旅融合景点……入夏的扬州乡村,处处升腾着生机与希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要用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践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扬州实践走在全省前列。”市委书记谢正义说。

  近年来,扬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科学规划、统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随着一条条举措、一个个项目、一项项工作的落实,农业正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正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正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新时代、新征程。扬州,迎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在希望的田野上绘出一幅美好生活的新画卷。

  把乡村振兴作为“一把手”工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直是扬州市委重点谋划、举全市之力推进的大事要事。

  市委七届五次全会对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具体部署;市委七届六次全会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去年底召开的市委七届七次全会将乡村振兴三大工程列为全市“新十件大事”之一,即统筹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扎实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布点规划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环境整理和整治。

  在扬州,推进乡村振兴就是“一把手”工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部署、抓推动、抓落实。

  市委书记谢正义多次深入农村一线调研,并反复强调,要对照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做几件具有扬州特色的大事,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

  市长夏心旻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高质量推进脱贫攻坚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点工作,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培亮点。

  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既明确了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政策举措等,也有清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更有工作“清单”——100项重点任务及责任部门单位。这份《意见》是扬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指南,各地党委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个声音喊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按照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将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在行动上、落实在项目上、落实到实事上。

  “作为职能部门,我们要充分发挥决策参谋、统筹协调、政策指导、督查推进等作用。”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马顺圣介绍,该局先后组织实施了一批具有扬州特色的乡村振兴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和重点工作。

  火车跑得快,要靠车头带。为有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扬州创新思路,组织实施镇村书记“双培养双提升”五年行动计划,配强配齐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一批优秀干部被优先派到农村一线锤炼,一批经受农村锻炼、实绩突出的“三农”干部得到了选拔重用。市县联动选派四批共638名第一书记到经济薄弱村和软弱后进村工作,将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江都区真武镇真武村党总支带领全村因地制宜搞产业、抓发展,短短几年,就把一个过去的经济薄弱村变成了如今的小康村。村党总支书记戴尔庆说,基层党组织有凝聚力,带领群众致富才更有力量。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扬州不仅景美人美,投资环境也好,在这里投资是最好的选择。”今年“烟花三月”节期间,在扬州举办的农业产业招商暨项目签约活动上,客商谭垒不仅当场签约总投资规模超过20亿元的万吨级食品冷链项目,还在现场客串起了“招商宣传员”。

  每年农业招商,都会有一大批项目签约。资本为何青睐扬州农业产业?正如谭垒所说,“在扬州,农业发展有奔头”。

  产业旺,乡村兴。5月中旬,全省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工作会议在扬州召开,全省各地主管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和专家、乡村产业发展先进地区代表参观考察后,纷纷为扬州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典型案例”——“中央厨房”产销新模式点赞。

  “我们统一采购原料,将菜品用冷藏车运输,向直营店统一配送。”扬州冶春食品生产配送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扬州努力推进传统老字号复兴,推动以冶春为代表的淮扬美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冶春“中央厨房”是一家进行生鲜加工产品、食品及关联性产品集成管理的生产配送公司,是多业态的供应链服务企业。目前公司每天配送食品原料18吨,加工果蔬10吨、禽肉5吨、熟食和馅料15吨、豆浆粥类5吨和面点40万只。

  由于设备配置专业性较强,并对原料基地有明确要求,且产品特点突出、消费者认可程度高、市场定位明确,易于形成有效的核心竞争力并建立品牌文化,冶春“中央厨房”已成为国家级“特色产品型中央厨房产销模式案例”和中央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实施单位,承担省、市两级“中央厨房冷链物流配送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

  按照“高端做品牌、大众做市场,单品做全国、多品做华东、基地做扬州”的市场逻辑,“冶春”提炼了“产品+服务”的全新商业模式,形成了“冶春食品、冶春餐饮、冶春小馆、冶春团餐、冶春高铁、冶春礼盒、冶春商超”等多个产品系和市场系,有针对性地开拓国内外市场。

  现在,扬州正在通过进一步做响农业品牌,做强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打造具有持久竞争力的食品产业集群,构建起华东地区品质最优、体系最全的“中央厨房”。以此为目标,我市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建成高标准农田316万亩,建成六个50亿元产值连片特色产业基地,积极实施粮食绿色增产“1120工程”,并按照“三个永久”要求,全面规划建设5个现代化生猪产业集聚区。

  “农业的根本出路还在于标准化生产、产业化推进、品牌化运营。”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农业要成为既能“吸金”又能“铸金”的产业,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因地制宜培植壮大多业态融合的乡村新兴产业体系,锻造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品牌。

  通过传统农业结构调整,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引导和鼓励多业态融合,我市已形成了一批全产业链的乡村新兴产业体系。目前,已获批省级园艺作物标准园6家、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8家,创建部省级畜禽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10家;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年营业收入突破9亿元,同比增长51.5%;农业电商网上销售额近60亿元;宝应县获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称号,射阳湖荷藕产业示范园获首批“全国绿色食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称号。

  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养孔雀,并不仅仅是为了观赏,还可以做出一条产业链。”“我们把草莓苗进行冷藏培育,让草莓成熟上市时间错开高峰,卖出更好的价格”……6月21日,第三届扬州市农村创业创新大赛举行。现场评委发现,参赛演讲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几乎是清一色的“80后”“90后”,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超过九成。这些“高知”人才对农业的热情证明:“现代农业正在成为年轻人的天地。”

  “人才聚集,乡村振兴才有底气。”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华说,让年轻人感觉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一样有机会,农业发展、农村振兴、农民致富才更有希望。“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这把‘金钥匙’。”

  今年以来,我市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以培育高层次“农业名师”人才为抓手,研究出台《扬州市“农业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积极打造集农业新技术新模式研究与推广基地、高层次人才专业发展平台、高端农产品展示、高技能人才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培养为一体的载体平台,有效促进各路人才向农村汇聚,加快补齐农村人才短板,目前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75万人。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到农村创业创新,我市涌现出一批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

  几年前,邗江区甘泉街道长塘村经济实力“很一般”,近些年吸引返乡下乡青年创业就业,集中精力培植樱花产业,终于打响了品牌,目前已有1000多村民参与樱花种植、生产加工、旅游配套、物业服务等工作。今年举办的第五届樱花节,一个月的时间就接待游客约180万人次,产生经济效益约6000万元。

  邗江区公道镇湖滨村党总支书记王飞,大学毕业不当城里人,回村当村官,带着全村人发展致富,昔日的全镇“负债第一村”蜕变成如今全镇集体经济实力第一村。去年,湖滨村集体负债全部清零,收入大幅提升,经营性收入超过100万元。从“倒数第一”到“正数第一”,湖滨村的“逆袭”,是扬州以完善“三保五助”政策体系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近日,记者在高邮龙虬镇走访了兴南、强民、东角、张轩等多个村庄,发现这里庄户人家的房前屋后几乎看不到暴露性垃圾,庄台或路边的垃圾桶清爽整洁,菜地边的厕所没有异味,随处可见花草树木。曾经的农村,“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如今的龙虬,“户在林中、村在绿中、人在花中”。

  龙虬镇美丽蜕变是扬州推进乡村振兴、打造生态宜居环境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扬州以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为引领,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率先实现区域供水全覆盖,建成投用1000多个“五个一”文体广场,农村河道清淤、垃圾集中处理实现全覆盖。

  ——大力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有序推进“263”专项行动,积极开展农村绿化造林工程,创成24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8个示范村。

  ——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基层下沉,18家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全面配建医疗急救站点,被列为全国基层医改典型案例。

  ——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村为老服务阵地建设,丰富农民健身娱乐生活,创成4个省级最美乡村健身公园,数量列全省第一。

  ——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成改厕9000座,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居苏中第一。

  ——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完成856户农村危房改造,有效改善了农村困难群体的基本居住条件。

  树绿了、灯亮了、环境美了、口袋鼓了,农民心里也跟着敞亮了。

  市委书记谢正义说,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我们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既富农民口袋又富农民脑袋。”

  “诚忠村,个个都是忠诚老实人,名副其实啊!”日前,一场市县联袂送文化下乡活动走进宝应小官庄镇诚忠村,主持人筱杨的一句开场白,引得村民笑声如潮,在村民广场上空久久回荡。筱杨是宝应县戏剧家协会会员、宝应工匠,曾创作出“世界最长的戏剧脸谱长卷”。

  “送文化下乡,目的是播撒文化的种子,让农民在家门口受到文化的熏陶。”市文明办一位负责人说,新时期乡风文明建设,要打通农村基层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

  为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我市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推进公共文化巡展巡讲巡演,开展送文艺进基层、送戏下乡、送图书下乡、送电影下乡等活动,面向基层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200场次以上。此外,各地利用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的机会,探索举办“节庆+文创+旅游”的新时代庙会,开展农村能工巧匠技能大赛、农民趣味运动会、农村文明家庭颁奖、农产品交易、农民文艺汇演等活动,市文明办还总结推广了“文明有礼二十四条”……而今,全市1000多个行政村,几乎村村都有一套具有本村特色、导入基层法治精神的村规民约。扬州乡村,正走在通往文明、富裕和幸福的大道上!

标签:扬州;农田;乡村
责编:张顾颖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