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五张存折见证扬州人家70年奋斗史
2019-06-11 10:55:00  来源:扬州日报-扬州网  
1
听新闻

  “我家保存的五张存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变化。”59岁的张玉顺是曲江街道文昌花园社区居民,他一直保存着从他祖父到他孙子一家五代人的存折(储蓄卡),最早的存折开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最近的一张是他7岁的孙子一出生就办的储蓄卡。小小存折传承了中国人“积谷防饥”的节俭传统、见证了扬州普通人家70年的奋斗史。

  祖父因节俭而存钱

  父亲也有储蓄习惯

  “我的祖父与父亲的存折,都是家庭困难时期办的。”张玉顺说。

  张玉顺保存的祖父张宝玉的存折,盖的是溧水县明觉信用合作社的公章,时间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的祖父原来是山东滕州的船民,一大家子靠三条木船搞运输谋生。”张玉顺说,祖父从山东将农副产品运到苏南,再从苏南将瓷器、毛竹等运回山东,从中赚取差价。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举,各地信用合作社动员商贩储蓄,而张宝玉购买完瓷器、毛竹等物资后,考虑到多余的钱放身上容易花掉,就在溧水县明觉信用合作社办了一张“活期储蓄存款折”,开户时第一笔存款100元。“世上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张玉顺说,祖父张宝玉因劳累过度,50多岁就去世了。

  公私合营后,张玉顺的父辈们不再从事水上运输,在湾头镇上岸定居。张玉顺的父亲张开友,是家里的长子,承担起家庭重担,因为嫌在扬州食品制造厂工资低,他辞职在洼字街居委会办的扫帚互助组担任采购工作。受到祖父影响,父亲也学会了储蓄存钱。

  张玉顺保存的父亲的存折是1961年10月在湾头信用社办的。

  自己为结婚打临工

  母亲存钱为建房

  “我家真正意义上的存折是改革开放后办的,那时家庭条件真的好了。”张玉顺说。

  张玉顺人生第一张存折是1978年春天在西湖镇信用社办的。“我是1977年10月到西湖镇高庄插队的,生产队不要我下地种田,让我将队里的草绳、草包等送到城里卖,从城里购买煤油、化肥等送回去。”张玉顺说,因为队里有事才找,这给了他时间上的自由。

  那时张玉顺一家已居住到洼字前街,毗邻扬州食品制造厂,他便找关系进厂做了临时工。十七八岁年龄什么苦都能吃,别人不上的大夜班他上,因此,每月收入达到四五十元。为了自己结婚办大事,他把钱存进了银行。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儿女走上工作岗位,家庭收入越来越高,张玉顺的母亲耿秀英于1987年1月在甘泉路储蓄所办了一张存折,开户就存进了1000元,到1988年8月全部取出。张玉顺说,他家原来住的两间房只有30多平方米,因此全家都想改善住房条件,为此,作为家庭“财务大臣”的母亲存钱准备建房,1988年的夏天,他家在二畔铺建了一栋带院子的二层小楼。

  儿子工作开始存钱

  孙子出生就有卡

  “因为曾经历过缺钱的日子,也有从祖父开始的‘积谷防饥’的储蓄传统,我让我的儿子、孙子也要养成存钱的习惯。”张玉顺说。

  “我的儿子是2006年夏天参加工作的,他第一个月的工资只有400元,作为大学毕业生的他当时虽然有点失落,但还是回来将钱交给我。”张玉顺说,当时家里不差这个钱,但为防止儿子铺张浪费,同时也培养儿子积少成多的储蓄习惯,他让儿子办了活期储蓄,将每个月的工资都存进去。

  张玉顺也为孙子办了一张储蓄卡。“我的儿子媳妇都是‘独一代’,孙子2012年出生时,‘欢喜钱’就收了1万多。”张玉顺说,这些钱给谁都不合适,他就去办了一张储蓄卡,从那时,孙子每年的生日礼金、压岁钱等都存了进去,让孙子将来读书用。

  张玉顺说,经过五代人70年的奋斗,他家的生活应该是过了小康奔富裕了,但储蓄的传统不能丢。祖父、父亲、母亲等人存折上的钱虽然取光了,但这些存折见证了家庭的奋斗史,值得收藏纪念。

  通讯员陈桂香记者刘峰生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