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扬州到云南临沧,近2700公里的距离,一群大学生和四年级孩子们以书信递送温暖,拉近心与心的距离。近日,记者从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了解到,该院近百名大学生在支教老师的牵线下,与临沧乡村小学的孩子联合开展“书信陪伴计划”活动,开启云南山区孩子们的心灵之窗。
发起“书信陪伴计划”
数百封信寄给云南乡村孩子
今年刚从扬州大学毕业的王诗佳,在云南临沧一所乡村小学支教。她发现,班上40余名同学很多家境贫寒,有的孩子父母离异分居,有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缺少亲人的关爱陪伴,孩子们交流上存在障碍,不愿意主动吐露心声。“孩子们热爱学习,懂事体贴,但不乐意主动和大家沟通交流,他们渴望了解外面世界,但又对外面世界陌生,甚至有一丝丝畏惧。”
“希望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哥哥姐姐来关爱他们,用书信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王诗佳联系到母校的学弟学妹们,筹划建立长期的“书信陪伴计划”,让书信成为孩子们了解外界的桥梁。
11月底,来自扬州大学的数百封信和明信片寄到了遥远的云南乡村。王诗佳班上的孩子们欢呼雀跃,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小手指抵在纸上一个字一个字地念,时不时露出灿烂的笑容。“大哥哥大姐姐们的来信,给孩子们带来了盼头,孩子们突然觉得自己有人陪伴,再也不怕孤单了。”
“刚开始拿起笔,也不知道写什么好,谈谈自己的梦想、爱好、成长轨迹,希望第一封信可以化解我和孩子们的生疏关系,以后可以长期书信往来。”大学生郭柴琪说。
刘子荷来自云南,她在信中回忆了自己从小学到高中,到考入扬州大学的刻苦求学过程,勉励这些孩子珍惜求学机会,树立远大的理想,一定能够走出乡村,实现自我价值。
孩子们回信吐露心声
想和你们一样考入大学
温暖、质朴、真情构成了书信的情感主旋律。12月中旬,孩子们的第一批回信到了扬州,内容可谓是五花八门,“你可以教我学音标吗?”“别的小朋友收到卡纸,我很难过没有收到。”“没想到你和我一样语文不好。”
“我们不只是简单的书信陪伴,我们也乐于倾听他们的心事,还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生活上、心理上的很多问题,”大学生吴玉罡说。
“书信交流很好地消除了孩子们的心理隔阂,相比之前,孩子们更乐意表达了,他们把这些来信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当作榜样,也知道了外边精彩的世界等着他们去创造。”王诗佳说,班上孔广顺小朋友的回信里这样写道:“我也想和大哥哥们一样考入大学,以后有钱了,买好多好吃的给爸爸妈妈。”虽然童言质朴,却能感受到孩子十足的上进心。
目前,“书信陪伴计划”的第二期活动正在进行,大学生们还准备了剪纸、书法、绘画等小作品,还有同学将手织的围巾寄给孩子们,“我和孩子们熟悉后,一起聊的话题变多了,我可以教他们织围巾、剪纸等,来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鲁佳艳说道。
通讯员朱路成
记者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