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国家级模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出炉 江苏上榜三家均来自扬州
2018-12-20 09:46:00  来源:扬州晚报-扬州网  
1
听新闻

  【核心提示】

  日前,由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和中国工程院共同主办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发布了2018年模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名单。其中,江苏上榜三家,包括仪征亚新科双环活塞环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江苏华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以及江苏奥克化学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据悉,此次江苏入选的三家模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均来自扬州。那么这些入选的院士工作站,都带来了哪些前沿科技项目助力扬州发展?

  让乘用车更省油

  研发活塞环表面润滑材料

  时间回到2011年4月17日,刚参加完上午的院士专家扬州行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群基和研究团队,便来到仪征亚新科双环活塞环有限公司,为企业进行指导。

  2011年,仪征亚新科双环活塞环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共建了“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2015年,该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利用院士工作站平台,公司今年承担了江苏省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多层多元复合耐磨减摩镀层活塞环研发及产业化”。

  仪征亚新科双环活塞环有限公司研发部副部长张波告诉记者,活塞环是燃油发动机内部的核心部件。它和汽缸、活塞、汽缸壁等,一起完成燃油气体的密封,也是发动机中工况最苛刻的摩擦零件之一,被称发动机的“心脏”。据了解,活塞环的性能直接影响内燃机的功率、油耗与寿命,提高活塞环的耐磨和润滑性始终是活塞环制造业的重要课题。

  “针对国V以上排放标准发动机,目前广泛应用的DLC活塞环耐磨性、抗拉缸性、低摩擦性已不能完全满足要求,需开发厚度更高、兼有耐磨减摩性能的复合镀层活塞环。”张波解释,院士合作项目“多层多元复合耐磨减摩镀层活塞环研发及产业化”,创新研发活塞环表面润滑材料,创新了活塞表面镀层的处理新技术。产品可直接替代国Ⅴ排放标准下占行业80%的镀铬、复合镀铬等活塞环。

  生产降耗作用显著

  废弃二氧化碳变成“宝贝”

  2009年,江苏奥克化学有限公司在扬州成立,如今它已发展成为国内环氧乙烷衍生精细化工行业龙头企业。

  科技事业部副总经理兼扬州技术中心总经理顾晓华告诉记者,为顺应国家低碳、环保、绿色的政策导向,完全消化自产的二氧化碳,并且发挥自产环氧乙烷和二氧化碳的优势延伸产业链,公司投资了1.2亿元筹建“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衍生的碳酸乙烯酯和碳酸二甲酯”院士项目。

  张锁江院士,是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所长,他的团队研发的相关技术在国内领先。顾晓华回忆,2014年1月,公司就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双方签订了“万吨级离子液体固载催化DMC/EG联产新技术项目”的合作协议,2016年双方合作共建院士工作站。2018年,他们共同申报的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项目“二氧化碳高效合成重要化学品新技术”成功获批。

  “此技术的核心技术是固载化离子液催化剂和能量耦合热量集成优化工艺,解决了传统均相催化工艺中的催化剂分离问题,使催化剂最高反应转化率接近99%;实现了环氧乙烷的高效、安全、平稳转化,尤其在生产降耗方面作用显著。”顾晓华告诉记者,今年10月经过连续100天的优化调试运行,公司的碳酸酯中试装置全面实现设计要求:装置能力逾万吨级规模,稳定产出高纯电池级碳酸酯系列产品,可以应用锂电池电解液溶剂。通过工艺物料流程经过优化匹配,同时结合整个装置蒸汽平衡,进行热量集成优化,综合能耗较传统工艺有较大降低,探索了一条集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于一身的新产业模式。

  外国专家团队助力

  实现超深井重载承荷探测

  随着人们对石油的开采和近数十年来,世界范围对石油、天然气需求的猛增。2015年,江苏华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和澳大利亚工程院PeterDamianHodgson院士团队合作共建院士工作站,开展“微合金化”技术架构为核心的,海洋工程与油气勘探用万米承荷探测电缆超高强韧铠装钢丝研究的合作,填补了我国在超深超宽频重载承荷探测电缆的技术空白,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和市场封锁。

  华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乔文玮告诉记者,超深井探测,必须保障电缆在超深大温差、高压力、强腐蚀环境下可靠稳定运行,实现超深井无中继传输信号无失真可靠传输。

  “通过与院士专家团队合作,我们研发了特种耐高温、低衰减、无失真、超长无中继通信电缆结构,开发出了铠装用超高强韧钢丝等关键技术,实现三维高分辨率地震、高精度地磁以及地球化学高频遥测信号,从10000米超深井下反馈到地面,无显著衰减,保证目标产品严苛条件下安全有效运行。”乔文玮告诉记者。

  通讯员扬科协徐以维 记者邱凌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