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一名女婴在茱萸湾公园内被捡到,后被送至扬州福利院。1994年,一位美国女士来到福利院,领养了这名女婴,并保留了女婴的中文姓名“潘甜甜”。如今,潘甜甜已经从哈佛大学毕业,在一家肿瘤研究所工作。少年时,潘甜甜就一直想知道自己的生身父母是谁。几天前,在养母的支持下,她来到扬州寻亲,想对生身父母说:“您的女儿长大了!”
1992年被送至福利院
一年后被美国妈妈领养
昨天上午,志愿者柳女士致电本报,希望帮助一名被美国妈妈领养的扬州姑娘潘甜甜寻亲。记者见到了潘甜甜和她的男友,以及志愿者柳女士。初次见面,如果不是讲着一口流利的英语,潘甜甜和扬州女孩几乎没有什么不同。
对于自己的身世,潘甜甜只掌握了很少的资料。在潘甜甜被领养时,扬州社会福利院曾出示过一份监护人证明文件:潘甜甜是该院收养的孤儿,1992年7月25日在茱萸湾公园内被人发现,被送至运东派出所,次日被送进福利院收养。当时,在她身上发现一张字条,上面写明她出生于1992年1月22日。
1994年1月份,养母从美国来到了扬州,办理了领养手续,将潘甜甜带回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美国妈妈给了甜甜一个充满温暖和爱的家庭,在这里甜甜成长为一个健康、乐观的大姑娘。
少年时为身份所困扰
美国养母支持她来扬寻亲
潘甜甜的养母是一位语言矫正专家,专门指导残疾儿童怎么发音以及学习语言,是一位很有爱心的女士。
谈到养母,潘甜甜不知道怎么用中文来表达,于是用英语说:“We are very close。”柳女士解释,美国人比较独立,甜甜这样说,意思是她和养母关系非常好,就像中国人说的“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
潘甜甜说,她从小就知道自己是被领养的,养母也从来没有隐瞒过。少年时代,她曾为自己的身份感到迷茫,我来自哪里?为什么会被父母放弃,他们现在还好吗?……这些疑问一度让潘甜甜十分痛苦。
养母保留了一张领养时拍摄的照片,照片上有一位中国女士,与潘甜甜很像,误以为她就是潘甜甜的亲生母亲。当时,潘甜甜的学习压力很重,养母希望她先完成学业。于是,甜甜克服困难,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哈佛大学,开始学习中文,现在可以听懂日常对话,但口语不太流利,有时需要用英语来表达。
哈佛大学毕业后,潘甜甜进入了一家肿瘤研究所从事文职工作。工作以后,她开始正式考虑寻亲,养母也很支持她回中国寻亲。
“我想找到生身父母,告诉他们‘您的女儿长大了!’我一直生活得健康快乐,我想感谢他们给予我生命,感谢他们给了我现在这个生活的机会。”潘甜甜说。
“潘”姓或藏有线索
知情者请与本报记者联系
11月19日,潘甜甜一行3人来到扬州,对掌握的线索进行调查。经过调查,养母保留照片里的中国女士并不是她的生母,而是当时另一个想要领养潘甜甜的女士。原来,潘甜甜小时候性格开朗,活泼爱笑,那位女士很想领养她,但她已经有了一个女儿,不符合当时的领养政策,后来被美国养母领养。
柳女士告诉记者,在福利院的记录里,潘甜甜是在茱萸湾公园被捡到的,考虑到茱萸湾公园和福利院很近,送养人可能有意识地把她放在这里。在运东派出所也没有找到有效线索,潘甜甜在派出所留下了血样,期待找到了疑似亲属时,可以用来做基因比对。
“所有的线索里,最有价值的可能就是姓“潘”。”柳女士表示,当时,扬州福利院里领养的孩子统一姓“杨”,如前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夫妇在扬州领养的养女叫杨乐意。1992年前后,福利院领养了约1500名儿童,只有潘甜甜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姓,现在福利院的工作人员也不知道原因。当年福利院收养的孩子中,来自江都县、湾头镇等附近地方的比较多。
“潘会不会是她原来的姓呢?有没有可以找到她的生身父母的线索?”柳女士表示。
如果您对潘甜甜的身世有所了解,请尽快和记者联系,电话:18005272930。记者刘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