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从五湖四海到“沿湖”一家 昔日穷渔村如今成“网红村”
2018-11-12 09:21:00  来源:扬州日报-扬州网  
1
听新闻

  为解决好新时代“三农”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能否振兴,关键在带头人,省党代表、邗江区方巷镇沿湖村党总支书记刘德宝是一位爱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基层干部,他心系群众、干事创业、清正廉明,带领村党总支一班人苦干实干十多年,彻底改变沿湖村“穷弱散乱”的面貌,一跃成为享誉全国的“最美渔村”。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继业 明涛 景炎 董鑫 邹平

  通讯员邗萱陈万明

  人们很好奇,邵伯湖畔的小渔村——沿湖村,咋一下子就“火”了?去年底,农业部授予沿湖村“中国最美渔村”称号;打开百度搜索沿湖村,瞬间跳出近20万条网页信息;去年接待游客16万人次,仅旅游收入就达2000万元……

  然而,你更想不到的是,十多年前,沿湖村是远近出名的穷村。翻开账本,村集体年收入只有3万多元,还欠了20万元的外债;村民祖辈来自苏鲁晋皖四省,可谓五湖四海,世世代代以捕鱼为生、以渔船为家,被人奚落为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的“渔花子”;因为沿湖村太穷,民谣唱道“呆男不娶渔家女,傻女不嫁渔家汉”,这里是扬州最后一个完成扫盲的行政村……

  “党的富民政策的确好,但基层最缺能把政策用好的带头人。”73岁的老支书金广来说。改变就发生在2004年,那一年,30岁的刘德宝,被任命为邗江区方巷镇沿湖村党总支书记。

  “任凭风浪起,脚底稳生根。”这“根”就是让村民相信党、相信村集体

  生在渔船上、长在邵伯湖的刘德宝,打小就知道,无论风浪有多大,船老大的脚像生了根,稳站船头。

  上任沿湖村党总支书记时,刘德宝面对的是疾风险浪:除了出租几十亩鱼塘,村集体再无别的进账,比欠了20万元的外债更让他头疼的是,村民祖辈来自苏鲁晋皖四省,在他们心里,只知道家人和老乡,从来没有“村集体”这三个字。

  记者采访的第一个村民叫马长标,他张嘴就是一口纯正的山东话。记者问他,啥时候来沿湖村的?“听俺爷爷讲,俺们家祖上是从明朝过来的。”老马答道。记者掐指一算,至少300多年了。

  300多年啊,这些渔民常年生活在10多平米的船舱里,除了家人、老乡,他们很少与外界交流。村民的心怎能不散呢?

  渔民性子烈,遇到棘手事,只要觉得村里处理不公,就跑到村委会撒气,老村部的玻璃被砸碎了,桌椅被捣出了大大小小的洞。

  把一团乱纱般的村民拧成一股绳。刘德宝是咋做到的?

  在沿湖村采访时,记者目睹了这样一件事:江淮生态大走廊“退养还湖”和“263”专项行动整治中,邗江区范围内涉及的124户6666亩围网养殖面积,全在沿湖村。

  “退养还湖”,被称为“水上拆迁”,在别的地方是天大的难事。可在沿湖村,仅仅15天时间,124户渔民全部签字同意,而且超六成的渔民是主动跑到村委会签字的。

  “无论早拆还是晚拆,拿到的补偿肯定都是一样的。”渔民黄成国说,我们相信刘德宝,相信村集体,不会少我们一分钱!

  沿湖村老百姓的信任,是这般肝胆相照,为啥?

  “心中有百姓,脚底稳生根。”刘德宝说,“我学历不高,能力也不强,我最大的本事就是让全村心齐、人和。”

  于是,在刘德宝上任后的第一次村“两委会”上,他就明确提出“还权于民”,推行三项民主机制。

  第一项就是“村民代表会议”,村里大小事项摆到台面上,让村民代表来议、来定。村民代表怎么产生?是沿湖村410户村民一户一票选出来的。

  定下来的事情,干得好不好,还有“村民代表监督”“全体党员审议”两项机制保障。就像渔民撒网捕鱼,一网下去,捞了几条鱼、几只虾,老百姓看得一清二楚。

  “我把村里的大小事项决定权全部交给村民,是因为大伙儿都想过上好日子,如果说我刘德宝还留一丁点权力的话,那就是怎么为村民做好服务。”这就是刘德宝的权力观。

  三项民主机制一步步推开后,千余名村民开始打心底认同“沿湖村”,村子今后咋发展?这个问号把百姓心底的那把火点燃了、烧旺了。

  前不久,沿湖村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征地补偿名额的分配事项。江苏油田征用沿湖村3亩土地,沿湖村有15个纳入社保的补偿名额。

  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村民该抢破了头吧?谁成想,会议开得风平浪静。

  “我们村共410户,就三类村民,一是搞捕捞的,二是搞养殖的,还有就是缺少生活技能的60多户。我认为,这15个名额应该分给那些困难村民。”村民代表化靖祥抢先发言。

  话一出口,其他村民代表立即附和:“那还用说嘛,我们赞成!”

  60多户,15个名额,如何分?村民代表一致表态:摇号产生。下次村里再有补偿名额,就从剩下的村民中产生。

  会,就这样散了,前后不过半个小时。刘德宝的话不多,只是稳稳坐在中间。

  “练出铁肩膀,才能挑起重担子。”这“担子”就是让村民彻底告别“渔花子”过上好日子

  2015年,沿湖村首批132户渔民上岸定居。那一晚,不少渔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却怎么也睡不着。

  是啊,祖祖辈辈生活在渔船上,每晚进入梦乡,是伴着摇晃的船舱,是听着水花拍打船底的响声,如今住在宽敞明亮的新居中,突然睡在席梦思上,谁不兴奋呢!

  渔民上岸,这是党和政府多年来大力推进的工程,可对于沿湖村来讲,太难了!村里仅有70多亩地,千名渔民上岸,何处落脚?

  带着渔民圆梦的,正是刘德宝,他愣是把600亩荒滩水塘填成了平地,造出了一个幸福的家园。

  2007年初,当刘德宝决定启动填塘整地工程时,许多村民直摇头,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这得需要多少泥土?需要多少钱啊?

  “什么是党员干部,就是要练就一副铁肩膀,一个人一天能挑断三根扁担,两个人能扛起500斤机器向前跑!”老支书金广来当年的一句话,刘德宝烂熟于心。

  “我们一年干不了,就干两年,两年干不了,就干十年、二十年!”说这话时,刘德宝语气坚定,像个“现代愚公”。

  沿湖村渔民的安家梦,就是从取“百家土”开始的。

  乡里挖渠、城里搞建设,有多出来的土,刘德宝就带着村民运回来。运费咋解决?沿湖村没有企业老板资助,只能靠“化缘”。

  那些年,每天清晨,刘德宝就骑着摩托车去镇上,再坐公交车到区里,来回要3个小时。托熟悉的区人大代表,找区分管领导……

  填塘、筑地、安家,这十年,刘德宝已然“长”在了工地上。

  每天,天还没有亮,刘德宝第一个上工地;晚上,工人全部走了,他还在检查当天的施工进展。

  有一次,工地上需要用铁钎,找了半天也没有,心急的刘德宝骑着摩托车去借,半路上车闸突然失灵,刘德宝连人带车滚入水塘,被摩托车压着动弹不得,幸好有路过的村民把他救了上岸。

  看着刘德宝小腿被划出两条又长又深的口子,鲜血直流,把裤子都染红了。村民直掉眼泪,架着他就要送去医院。

  “这点小伤算不了什么,我先把铁钎送到工地再去医院。”说完,刘德宝骑着修好的摩托车疾驰而去。第二天清晨,工人上班时看到,刘德宝又早早到了,只是走起路来一瘸一拐。

  昔日的荒滩上,如今建起了一大片民居,乳白色墙面砖、清一色琉璃瓦、亮堂堂大客厅,家家厨卫设施齐全……十多年过去了,邵伯湖依然碧波荡漾,而沿湖村却大变样,410户渔民全部上岸定居了。

  有人问刘德宝,你咋这么有韧劲?

  “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船上,很多人患上风湿病,变成罗圈腿,人家一眼就认出我们这些‘渔花子’。上学第一天,因为被嘲笑,我把同学的衬衫都撕破了。”刘德宝说,“为了讨回我们渔民的尊严,这件事我一定要干成!”

  采访结束,记者驱车返回,刘德宝站在村委会门前送别。车越驶越远,刘德宝的面庞也越来越模糊,只有那笔直的身影、坚挺的肩膀,却越发清晰。

  【记者手记】

  筑基

  昔日穷渔村,如今变成“网红村”,背后是刘德宝带领百姓,历经十多年的苦干实干。

  渔民上岸要600多亩地,只有向荒滩要生存发展的新空间。这项工程有多大?记者算了一下,填平这些荒滩,相当于要把天安门广场这么大的地方,平均抬高近2米。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更是改变命运、惠及子孙的筑基工程。

  十年奋斗,一朝梦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就这样像丰碑一样矗立起来。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