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今年1月,本报曾经报道了北京纸艺家夫妇宋安和一凡夫妇来扬,拜扬州通草花制作大师钱宏仁学习通草花的故事。半年来,他们开始了寻找通草花历史的奇妙之旅,挖掘收集了大量与扬州通草花有关的资料。
搜集大量通草花资料
1957年《文汇报》刊发专题
古代扬州,制花业十分发达,是我国著名的工艺花产地。在扬州制花中,又以绒花的历史最早、品种最多、影响最大。清初,扬州已形成以绒花为主,又有通草花、绢蜡花、纸花等多种形式的工艺花生产。
一凡告诉记者,1955年,原流散在上海、镇江、南京等地的大部分绒花艺人回到扬州,在市手工联社组织下,以王以仁为组长的第一绒花供销生产合作小组于扬州观巷成立。1956年又在仓巷成立了扬州市制花工艺生产合作社。通草艺人钱宏才也由市文联介绍加入合作小组。1958年,制花社改名为地方国营扬州制花工艺厂,制花工艺迅速发展。
“对于这段历史,不少书籍中都有记载,像《广陵春秋》《扬州工艺美术》等书中对形神兼备、‘以假乱真’的扬州通草花有详细的记录。”一凡介绍,通过国内外网站的查找,她搜集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其中有旧报纸旧文献等,里面有不少涉及扬州通草花。如1957年12月15日出版的《文汇报》刊发了《瑰丽多姿巧夺天工的扬州通草花盆景》,作者采访了钱宏才大师,并对通草盆景花的创作过程进行了翔实的介绍,刊登了部分通草花盆景的图片。
已知通草最早记载
五代马缟著《中华古今注》
今年上半年,一凡专程到广州参观了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又回到北京查阅了资料,找到了更多与通草有关的历史。一凡表示,除了有通草花以外,其实还有广州的通草画,曾是19世纪从华南兴起并盛极一时的外销工艺品,还有贵州的通草堆画、福建的“纸塑”通草和扬州“草花”通草花等多种与通草花有关的艺术形式。
“通草花采用的通草片材料,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茎髓趁湿时取出,截成段,理直晒干,切成纸片状,纹理细软洁白,有可塑性。经民间艺人艺术加工而成的通草花,质地柔和,色调秀雅,可与真花媲美。”一凡告诉记者,目前所能查询关于通草花的最早记载,是五代马缟著《中华古今注》,其中提到的“冠子者,秦始皇之制也。令三妃九嫔当暑戴芙蓉冠子,以碧罗为之,插五色通草苏朵子……”
“如今在贵州有全国通草片的加工区,到了下半年制作通草片的季节,我打算专门去贵州实地考察,详细学习通草片切割等技艺。”一凡透露,他们还将邀请台湾通草艺术家来扬交流。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扬州通草花。 记者 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