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21日讯 初夏,仪征刘集梅桥水库,清澈的水面上漂着一片水草。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副教授吴玉凯,正在用测量花杆测试水库的水质情况。“经过三个多月的整治,水体透明已经能够达到1.2米见底,比此前水体透明度大大提高。”吴玉凯告诉记者,这一水库治水,采用的是“仿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治水理念,通过给水均衡营养,来实现水生态的修复。
新技术助力治水
水体透明达到1.2米见底
在梅桥水库岸边,吴玉凯将花杆放入水中,水体透明已经达到1.2米见底,“如果乘船到湖面中心位置,水体透明度将更高。”吴玉凯告诉记者,事实上,他第一次来梅桥水库时,这里的水并没有现在清澈,通过三个多月的努力,水库的水质明显提高了。
2016年8月,吴玉凯作为科技镇长团成员挂职于仪征,担任仪征水利局副局长和刘集镇党委副书记。“今年8月底,挂职任期结束我将会离开仪征回校上课。”吴玉凯告诉记者,他本科学的是精细化工,曾在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研究粮油深加工、食品和营养工作,后来又来到北理工研究量子化学。从2010年开始,他便将这些技术结合起来治水;2012年开始景观水除藻研究,采用电化学方法处理景观水除藻;2015年,完成连续处理焦化废水技术小试研究,通过电化学-光催化-生化集成处理技术来实现。
今年2月,他决定将这项技术应用在刘集。“这项技术就是模仿‘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治水理念。”他解释,其中阻断外污染源是治理水体的前提条件,如同要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必须控制饮食;强化去除超量营养,如同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有效清除藻类,如同去除血栓;有效隔断底泥释放,如同病人必须减肥;连接稳定生态链,如同医生治病,必须因病施治;强化生态控制,如同人体保健,要防患于未然。
吴玉凯表示,这一技术更加符合生态环保。水生态修复是一项理论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操作困难的工作,既要因地制宜,又要符合科学,更要讲究实效。他的这一技术,就是将这些元素结合起来,实现水生态的平衡。
为水库“把脉治病”
水质明显提升两级以上
从3月以来,根据此前梅桥水库水体取样分析,吴玉凯为约14万立方米的水库“把脉治病”。比如,强化水中的小球藻,吸附水中的有机物;加入部分特殊的微生物必需的微量元素,通过光化学作用,加快库区水体新陈代谢的速率。
在吴玉凯看来,一个生态系统只需生产者和分解者就可以维持运作。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最本质的联系是通过营养来实现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了物种间的营养关系。
“针对COD、氨氮和总磷超量营养,我们设计采取光催化,应用自然阳光,通过精确调节氨氮和配体化合物含量及配比,实现原位络合光催化强化去除超量COD和氨氮营养;总磷超量营养通过特殊处理的天然矿物粉,采用共沉淀技术,实现沉积除磷,以及藻类去除微量磷,实现控磷。”吴玉凯举例。
“通过对水质的不断监测,梅桥水库的水质明显提升了两级以上,水体透明度显著提高了。”他表示,但是这样的生态修复并非是一劳永逸的,需要不断进行监测调控。
记者了解到,未来,他们还将开展机器人平台相关研究及应用于生态修复,实现两栖无人操作施工。同时还将实现自动监测,相关数据及视频可以直接传输到需要人的手机上。
通讯员 柯季 记者 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