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最大的13岁最小的6岁 三天两夜三扬州娃徒步穿越沙漠
2017-10-11 09:0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图为穿越腾格里沙漠的大部队在翻越沙丘

  

  图为家长们为迎接孩子们成功穿越沙漠用登山杖架起“凯旋门”

  

  从左至右:金慧研、薛涛涛、许涵博

  

  即使每一步都走得艰难,也要咬牙坚持(图片由涛涛爸薛先生提供)

  中国江苏网10月11日讯 国庆长假里,有三个扬州家庭,他们选择了一种特别的陪伴方式——陪孩子一起徒步穿越腾格里沙漠。这三个家庭原先并不认识,但巧合的是,三个家庭的孩子都来自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他们因为沙漠之旅成为好朋友,一起克服身体和心理的难关,三天两晚完成50公里徒步穿越沙漠的挑战目标。

  昨天,记者见到了挑战沙漠的薛涛涛、许涵博和金慧研。6岁、12岁、13岁,三个孩子中最小的薛涛涛今年9月才上小学一年级,最大的金慧研文静瘦小,也只是个初二的小姑娘。许涵博上初一,1.76米个头,瘦高的他是三人中最强壮的。“我们是10月4日这天进入沙漠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70多个孩子,140多名家长一起参加挑战。”金慧研现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十分兴奋。

  【这也是趟环保之旅】

  不留下一件垃圾,全部带出沙漠

  在出发前,领队就给孩子们强调了环保的重要性。这帮在城市里生活惯了的孩子,能不能做到,家长们也表示怀疑。但三天行程下来,孩子们不仅做到了,而且还一路将无法降解的垃圾带出沙漠。

  “如果想上厕所躲在一个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就可以了,如果是大便,要挖一个坑,拉完之后,埋好。”6岁的涛涛觉得在沙漠里上厕所是一种特别有意思的体验。他说,用过的矿泉水瓶、易拉罐,都要敲扁放在包里,带到营地上交。“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不能因为我们来过,就不美了。”

  金慧研说,队伍里有个孩子捡到一个塑料袋,他就一路拿着,一直到营地才放进垃圾桶。

  【思考】

  别小看了孩子的能量

  也别用爱强加给他们太多负担

  “无论我们把孩子照顾得多好,他也终究要独自去面对这纷繁的世界。我们给孩子的再多,都不如给孩子独立的人格,这样,当我们老去的那一天,他也会幸福地继续生活下去。”这是一位参与活动的家长在活动结束后写下的思考。经历过沙漠之旅之后,孩子和家长仿佛都一下子成长了。

  薛涛涛的爸爸是个有心人,他一路观察每一个家庭。“行进的第一天,家长们是和孩子们一起走的,队伍行走得很慢。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长。有的孩子鞋里进沙了,父母停下来帮孩子清理;有的孩子脸上粘沙了,家长停下了用纸帮他擦拭;有的家长一直在问孩子,渴不渴?饿不饿?累不累?热不热?”薛爸爸说,第二天分开走,没有家长提醒他们什么时候该喝水,他们的水也都喝了;没有家长拉着他们,推着他们,他们也走下来了。

  “有个领队老师后来分享这样一件事,我非常有感触。孩子单独走的这一天,走在最后面的一个孩子,走得特别辛苦,因为他身上穿着妈妈给他的爱——四件上衣,所以他热得走不动,也累得走不动。后来领队老师提议让他把外套脱下来,当领队帮他把棉外套系在背包上的时候,摸到孩子两个袖子全是水。后来轻装上阵的他,脚步明显加快了。”薛爸爸说,我们总是生怕给孩子的不够多,却丝毫没有察觉,或许给予孩子的已经成了他们的负担。

  【声音】

  让孩子穿越沙漠,是磨练还是折磨?

  前段时间,主持人乐嘉连发3条微博分享与女儿在酷暑烈日下的甘肃张掖高台县徒步爬沙漠。乐嘉的女儿灵儿年仅4岁,她需跟大人一样徒步行走相同的距离,4天走完76公里,平均每天近20公里。一路上孩子步伐小,掉了队,两条大腿上密密麻麻发出大块的红疹。腿上和脚上起了水疱,觉也睡不好,半夜里帐篷太热,被蚊子围攻……此事引起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认为:孩子还小,身子骨儿没长成,得“恒温恒湿”地伺候着,阴天下雨别出去,刮风别出去…… 总之,乐嘉有点“虐待儿童”。但问题是不管乐嘉院子里被扔进多少砖头,这父女俩成功地走下来了。乐嘉在微博上说,看到孩子冲刺到终点的那一幕,失声痛哭。

  对于扬州三个家庭带孩子徒步穿越沙漠的事,朋友圈里也有网友认为“家长疯了”“对孩子太残酷了”。为此薛涛涛的爸爸也表示,这次活动有多辆物资车辆跟随团队,孩子们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是得到保证的。在此前提下,他们愿意让孩子参加这样的行走,家长放下一切工作参与一场不一样的陪伴,通过活动帮助孩子塑造健全的人格。他认为,三天活动对于孩子和家长的成长都是巨大的。

  江苏省家庭教育讲师团专家王道荣副教授对三位家长的行为表示认可。他认为,现在的孩子非常需要课堂之外的这种体验教育。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家庭教育要方法得当、科学,要选择适合孩子年龄、性别、成长规律的方式,不能简单粗暴,也不要急于求成。 记者 蒋斯亮

  【穿越沙漠的心情日记】

  薛涛涛:有害怕有勇敢

  沙丘连绵不断

  站在最高处腿直抖

  腾格里沙漠是中国第四大沙漠,位于内蒙古阿拉善旗。行走沙漠第一天是最累的,穿越沙漠要走沙丘的“尖儿”上走,所以沙丘如果很高,就要爬上去,翻过去。

  才刚刚走出3公里左右,“坎儿”就来了。队伍行走速度明显地慢下来,有两个外地的孩子站在沙丘上肆无忌惮地大哭,腿像钉子一样钉在沙丘上,坚决不愿意往前挪一步。他们哭是因为恐高,刚翻完一座沙丘又来一座,而且非常陡,从低往最高处走,每一步都要很用力。站在最高处,腿直抖。其实我也恐高呀,不敢往下面看,紧跟着妈妈,生怕掉下去,爬不上来了。记得那天中午快走到营地的时候,我也要流泪了,但忍住了,没有哭出来。

  许涵博:有艰辛有坚持

  每日行走10小时

  不到营地不休息

  进入沙漠腹地,兴奋劲早已被身体的疲劳所取代。行进沙漠的第二天,改为大人和孩子分开走,我们孩子队伍只有几个成人领队带路。大人们这样策划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真正感受到,在没有爸爸妈妈帮助的情况下,如何摆脱依赖,独自面对。

  第二天开始走的时候,我们以为爸爸妈妈们跟我们闹着玩的,不会离我们太远。谁知,他们真的丢下我们,一路上都看不到他们。走到累极了,那心里有点绝望。

  涛涛年纪最小,会出现体力不支,走得慢跟不上大部队的情况。体贴的金慧研作为大姐姐就一直给他打气,鼓励他不放弃。沙漠里行走,不像陆地,可以随时停下来,大部队可以拉得很长,沙漠里不到营地不可以停下来休息。走累时,腿都抬不动,感觉腿里全是沙子。一路上,我们三个人一起,你推我,我扶你,最终完成了每天的挑战目标。我还自己给自己加压,身背10斤重的大包,装有各种装备和食物,为队友们提供补给。

  每天6:30起床,7:30开始出发,晚上6:30露营,中午只有1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每天行走时间将近10个小时。如果走得慢,走不到营地,走的时间则更长。加上风沙大、强紫外线、昼夜温差大等恶劣天气因素,坚持下来真的很困难。

  金慧研:有累也有温暖

  中秋月光下诵读

  感受久违亲情

  三天两晚的沙漠之行,第一天的晚上是中秋夜,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搭帐篷。当天色渐渐暗下来,一轮明月升起,所有人都欢呼起来。那天的月亮特别亮,特别圆,特别大,从来没看过那么亮的月亮。天特别黑,星星也特别亮,夜空太美了。

  中秋节的当晚,一家人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沙漠里度过,却丝毫没有感到恐怖。有爸爸妈妈在身边呀,虽然沙漠的夜里挺冷,但心里却很温暖。大家还举行了一场中秋诗歌诵读会,几个手电筒一照就成了舞台,对着一轮明月,天地间,只有我们。三天两晚,沙漠里没有wifi,没有应酬,手机只剩下唯一的一个功能——拍照。

  最后一天的沙漠行进,爸爸妈妈们为了给我们营造一个凯旋仪式,紧赶慢赶率先走到终点。大家用登山杖搭建成“凯旋门”,还有的家长们站成一圈组成爱的怀抱,等待着我们。

  当一个个小脑袋从沙丘后面探出来,穿越登山杖搭起的“凯旋门”,早已等候的爸爸妈妈们,有的流泪了,有的使劲为我们鼓掌,有的则声嘶力竭地欢呼。所有行走的疲惫、痛苦,咬牙切齿的坚持,都化作这一刻抑制不住的喜悦和自豪。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