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9月21日讯 “三七”是味好药,但要懂得对症使用,“长期服用、没病防病”的想法,带来的可能是药物中毒。昨天,记者从苏北医院了解到,近日接诊一名服用“土三七”治关节痛的患者,大半个月后,得了“肝小静脉闭塞症”。苏北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向晓星提醒,首先,“土三七”不是三七,有一定毒性;其次,即使真三七,也并非适合每个人。
喝了半月“土三七”
患上“肝小静脉闭塞症”
家住仪征的刘先生,年近50岁,患有关节疼痛,阴雨天尤其严重,有时候痛起来都走不了路。此外,还患有心脑血管病。亲戚告诉他,有一种植物叫“土三七”,将它泡着喝或者煮汤喝都行,只要每天喝就可以治好关节疼,还能疏通血管。于是,刘先生就发动亲友,寻找“土三七”。
找到“土三七”后,家人每天抓一把沏茶,给刘先生服用。令人意外的是,服用了大半个月后,刘先生突然感觉右上腹胀痛,一向胃口很好的他,连三餐都难以下咽。
感到疑惑的家人,赶紧送他到苏北医院就诊。苏北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向晓星检查发现,刘先生得了“肝小静脉闭塞症”,主要原因是服用了“土三七”。向晓星告诉记者,“土三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内含吡咯烷生物碱成分,临床病理和动物实验均证实,“土三七”可造成肝窦和肝小静脉的内皮细胞损伤,肝窦淤血、扩张,导致肝小静脉阻塞、肝细胞不同程度变性坏死,时间长了可见肝部纤维化。
“医院每年都接到几例。”向晓星表示,吃“土三七”中毒的患者不少见,有时一年多达七八例。
“土三七”不是药
毒性剧烈,严重损害肝功能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市民常把“土三七”、三七混为一谈,其实“三七”和“土三七”很容易辨别,可从叶形和花形来看。三七的叶形肥大,长得像张开的手掌,六七片叶子朝不同的方向伸展,花和果是红色的;而“土三七”的叶形较小,叶子沿着茎对称生长,花是黄色的。
向晓星介绍,市场上很难买到真的三七,其价格和冬虫夏草差不多。由于三七名贵,因而出现了许多以三七命名、但实际与三七作用完全不同的假三七,“土三七”就是其中一种。虽然在功效上有相似之处,均有散淤、消肿止痛、清热解毒功效,但来源于不同科,毒性也不同。
向晓星临床中发现,因为“土三七”便宜,容易生长,扬州农村有不少人喜欢在家前屋后栽种,因此他们便用“土三七”代替“三七”,要么煮服“土三七”水治疗跌打损伤,要么长期用“土三七”泡酒作为滋补药品,从而导致中毒。他介绍,所有的药店都没有“土三七”销售,可见这根本不是一味药材。“土三七”副作用太大,对人体肝功能损害严重。
真三七也别乱吃
孕妇、体虚者不宜服用
“土三七”不是药材,那真的“三七”是不是可以每天吃点呢?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高慧表示,“三七”主要功效为止血、散血、定痛。在《中药学》教材里,“三七”被分在化瘀止血药中,可见其功效第一位是化瘀、止血,而不是补药。因此,“三七”只适用于血瘀证的病人。至于什么是血瘀证,要找中医大夫辨别清楚。
近年来,活血化瘀法广泛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皮肤科疾病、妇科疾病,“三七”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确实是味好药,但需要医生辨证施治。对于血瘀证引起的病人,用“三七”好比“大禹治水,疏通河道”;但是“三七”有破血作用,易伤胃,若是气虚、血虚的病人,就不适合服用“三七”;另外,儿童、孕妇、体质虚弱的人,也不宜服用。
“是药三分毒,再好的东西也不一定适合每个人,不是人人都能随意使用的。”向晓星说。
通讯员 苏宣 记者 王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