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老街风貌保存基本完整 教场等将申报历史文化街区
2017-09-04 09:2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教场(资料图片)

  中国江苏网9月4日讯 教场是扬州城的历史记忆之一,如何做好教场等区域古城风貌保护工作?在今年年初的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刘柏等10名市人大代表向大会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教场等区域古城风貌保护工作的议案”。

  记者昨从市人大获悉,市建设局日前对议案作出答复,抓紧组织开展教场等区域街巷体系、建(构)筑物遗存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信息调查工作,做好相应的系统分析,符合条件的应逐步提请市政府上报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纳入法定保护体系。

  教场等区域尚未纳入历史文化街区

  街巷体系建筑风貌保存基本完整

  据初步调查统计,目前,在5.09平方公里的扬州古城明清历史城区范围内传统风貌保持较好,较完整的地段有近1.5平方公里,其中:划入东关、仁丰里、湾子街和南河下4个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有99.47公顷,划入牛背井、北矢巷、正谊巷、弥陀巷、居仁里、九巷、实惠巷7处历史地段保护的有12.25公顷。除此以外,尚有近40公顷的区域因占地面积、风貌保留状况等因素未纳入历史文化街区或历史地段保护体系。

  市人大代表认为,目前,此类区域的街巷体系、空间尺度、建筑风貌整体保存基本完整,主要有教场区域、大芝麻巷区域、安乐巷区域、达士巷区域。建议对教场等区域进行整体保护,确保所传承的扬州古城历史信息的完整性,“强化规划控制,保护街巷体系,保持传统风貌,提升发展活力”。

  确定“保护为主 整治为辅”原则

  商业开发致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破坏

  “扬州是一座具有2500年建城史的古城,长期以来,我市采取有力措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保护工作,有效地保护了扬州古城和扬州历史文化资源。”答复透露,教场、大芝麻巷、安乐巷、达士巷等区域,因其中的街巷体系、空间尺度、建筑风貌整体保存较完整,承载着扬州古城各时期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而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据了解,我市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文物部门抓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契机,对扬州明清古城进行了全面详查,将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1000多处有价值的传统民居划定为不可移动文物,实行统一登记、监控、管理;规划部门在老城区控规中,将教场等区域划定为传统风貌保持较好的一、二类风貌区进行规划控制,确定了“保护为主、整治为辅”的保护原则;古城保护部门多次组织专题调研,就教场等区域的保护与整治模式等课题向相关专家咨询;广陵区结合“八老”改造,按照古城风貌要求,对教场等区域的危旧房屋、街巷路面、市政管线等进行了改造提升。

  与此同时,答复认为上述区域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是保护措施不力,管理不到位,造成许多传统建筑破旧、损毁,甚至出现了如教场地段以商业开发代替古城保护的错误导向,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遭受破坏,历史信息大量丧失;其次是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滞后,忽视对古城的整体保护,保护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需要提高;再次是道路、供水、排水、供电等市政基础设施落后,传统建筑年久失修,居住环境差;最后是,对于破坏古城风貌的违法建设,缺乏有效的制止和严肃的查处。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区域不属于核定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从而在保不保、如何保等方面存在认识差异。

  组织教场等区域申报历史文化街区

  暂不具条件申报的明确保护要求

  答复表示,将依据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扬州古城保护条例》,进一步加强领导、创新机制、严格管理,切实做好教场等区域风貌保护工作。首先是,尽快设立扬州古城保护委员会,调整、充实扬州古城保护专家库,建立扬州古城保护名录制度,为古城的整体保护提供组织和技术保障。

  “组织申报历史文化街区”,答复透露,抓紧组织开展教场等区域街巷体系、建(构)筑物遗存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信息调查工作,做好相应的系统分析,符合条件的应逐步提请市政府上报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纳入法定保护体系。对暂不具备历史文化街区申报条件的区域,应进一步明确保护要求,整治严重影响街区传统风貌的建(构)筑物及其他环境要素,为下一步申报历史文化街区打好基础。依据《扬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明清历史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抓紧组织编制教场等区域的保护规划,划定保护范围,对传统街巷的街巷体系、空间尺度、建筑样式等明确保护要求,细化保护措施。

  另外,研究制定传统街巷保护与整治技术导则,对传统街巷的街巷体系、空间尺度、路面装铺、外墙整饰等提供指导。按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标准和要求,加强教场等区域的规划管理,对古城建设、整治项目严格执行部门联审制度,防止建设工程对古城城市肌理、传统风貌和地上地下各类文物的破坏。

  在大力发展古城产业方面,在重要节点增设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点),新建、改建一批旅游公厕、公共交通设施,提升古城旅游公共服务功能;开辟古巷游、盐商文化游、私家园林游等特色旅游线路,增加地方文化的活态展示;推进古城重点片区整体环境的提升和软硬件设施的完善,提升古城旅游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强化对绿杨旅社、菜根香、九如分座等名店老字号运营管理的调研和指导,研究出台发挥名店老字号品牌效应的政策意见,重塑名店老字号的旅游、经济功能。设立引导基金,搭建管理平台,积极发展民居客栈、私人收藏馆、传统技艺传习所等新兴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 记者 金山

标签:保护;教场;区域;历史;文化;古城;风貌;街区;扬州;老街巷
责编:贾晓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