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们在“中央厨房”享用第一餐
工作人员还能送餐上门
餐后还提供水果
中国江苏网8月17日讯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们行动不比从前灵活,买菜、做饭成了让他们头疼的“难题”,如何解决?昨天,三里桥社区全新打造升级的“中央厨房”正式启用。作为全市首批“颐养社区”试点单位,今年,三里桥社区将助餐点升级打造“中央厨房”作为一大重要项目,将以“一厨多点”的方式覆盖辖区10家社区,以更好地为各社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老人们在“中央厨房”享用第一餐感觉如何?厨师们为他们精心准备了哪些菜肴?记者再次进行了探访和体验。
直击“中央厨房”
厨师们如何烹饪
“第一餐”?
食材货比多家
储藏不超过48小时
昨天早晨7时许,记者在三里桥社区看到,社区工作人员已早早地来到“中央厨房”做准备工作。
“和往常一样,我们起了个早,花一个小时逛菜场。”负责人杨庆国告诉记者,早上6点整,他们到石塔菜场打肉,挑选鸡蛋、鸡腿、肉圆等。紧接着,又赶到东花园批发市场购买包菜、黄瓜、茄子、洋葱、大椒等蔬菜。
杨庆国说,他们买菜的地点除了以上两家外,还集中在联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萃园桥菜场、解放桥菜场等多家农贸市场,通常货比多家,保证价格公道、品质新鲜。
“购买菜肴的量如何确定?要是买多了怎么办?”面对记者的追问,杨庆国说,在买菜前一天,他们都会大致估计就餐老人的数量,除了平时定点就餐的老人外,还统计新增加的老人,做到心中有数。如果菜买多了,他们会做进一步处理,动物类食材做好冷冻处理,蔬菜类、鱼虾类为保证新鲜,一般保鲜处理,所有菜摆放不超过48小时!”
鸡腿炖烂
老人饮食“一少二低”
从营养菜谱上,记者发现,“第一餐”的菜肴非常丰盛,有油爆茄子、洋葱炒精片、梅咸菜烧肉、黄瓜炒木耳、红烧鸡腿、狮子头等,老人可随意挑选。此外,前几天有老人“私人定制”菜肴,工作人员一一记录下,有宫保鸡丁、炒肉丝、糖醋面筋等。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前期处理后,时间一下子到了9点。“‘大部队’11点来就餐,早一点做好不慌乱!”厨师潘志君和工作人员开始烹饪菜肴。考虑到鸡腿、狮子头等食材要花大量时间炖煮才入味,潘志君将它们装进不同锅后,调制好配料,上火烧煮。
10:30,鸡腿、狮子头等荤菜肴“出炉”后,香味扑鼻,工作人员将其分装在罐桶后,又忙着炒菜。“炒菜要现炒才好吃,摆冷了再回锅口感上始终有欠缺。”潘志君有条不紊地将一道道食材放入炒锅。每道食材和调料的量,他都根据老人平时食量、饮食习惯来定。比如,糖醋面筋,一般都是半斤面筋、5钱糖、3钱醋、1钱盐,比例把握好。“老年群体饮食注重健康,要遵循少油、低糖、低盐的烹饪原则。”
爷爷奶奶对“第一餐”评价如何?
65份“营养餐”全吃光,不咸不淡刚刚好
11点前后,一批批老人陆续走进“中央厨房”,闻着阵阵香味,大家脸上露出了笑容。“哎呦!桌椅等整个设施都是新置的,光看就餐环境就非常满意!”85岁刘世宽老大爷一进门,就伸出大拇指夸赞起来。只见他手里拿着两小瓶酒,坐在靠中间的位置。原来,刘老每顿要喝上两口。
“我对饭菜口味要求高呢,吃鱼要吃野生的;蔬菜新不新鲜,我一吃便知!”工作人员将饭菜装好,端给刘老品尝。刘老轻咬了一口狮子头,汤汁直接流进嘴里。“做狮子头花了时间了,很入味。”
“糖醋面筋、油爆茄子都好吃,价格10元,也不高!”87岁袁发娟老太在儿子陪同下也来“试味”。她是南方人,饮食偏甜。昨天吃了爱吃的菜,袁老太直称合胃口。一旁的儿子笑言:“今后咱不用愁了,家门口就有食堂供应,多方便啊!”
中午来就餐的老人有35人,大家吃得很香。期间,记者看到,工作人员采用双层不锈钢保温组合罐,将一份份菜肴装进去。原来,还有30位老人提出送餐上门的需求。记者跟随工作人员来到93岁独居老太杜和岫家里。“我老了,牙齿咀嚼功能不好,他们每次都把饭菜煮烂,真是考虑周到,我给满分!”杜老太是常客,2013年社区有了助餐点后,便选择就餐。
“私人定制”分量足,晚饭也不用愁了
在“中央厨房”,记者看到,少部分老人和“大部队”居民不同,他们专门点了小炒。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就是‘私人定制'的。厨师可根据老人特殊需求,在原本遵循老年群体少油、低糖、低盐的健康饮食习惯和口味的同时,为他们“私人定制”。
昨天初试验“私人定制”感觉如何?记者采访了79岁蔡凤英老太。只见工作人员装了一盘青椒炒肉丝,配上米饭、蛋汤,蔡老太乐得哈哈大笑。“小炒量足足的,我一顿还吃不完呢!”蔡老太对小炒口味也赞不绝口,吃完结账时得知只要6元,蔡老太还不相信:“这么便宜啊,外面饭店都要十几、二十块呢!”
蔡老太见小炒没吃完,又打包回家,作为晚饭继续吃。记者看了“私人定制”菜单,发现每份小炒价格在5元到7元不等,受到很多老人欢迎。
还有啥渠道为老人提供方便?
“就餐券”提前为老人付账 微信点餐一步到位
记者还发现,有些老人带了“就餐券”。社区主任林勇解释,有些老人记性差,出门嫌身上带钱麻烦。子女们为了他们就餐方便,提前给“中央厨房”付钱订餐,获得“就餐券”。第二天,老人直接带着“就餐券”就行。
随着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使用频繁,一些“潮老人”也倾向微信订餐。昨天,老人还可微信订餐。记者体验发现,只要在“公众号”搜索“扬州智慧社区”,进入“智慧养老”,继而就可进入“三里桥中心厨房”订餐界面,里面提供了10多样菜肴,配上图片和标价,老人轻轻点击,就可选择想吃的菜肴,加入“购物车”,继而付账。这边“中央厨房”工作人员接单后,立即烹饪、配送到老人家,一步到位。“操作流程和美团差不多!”林勇说。
对话“中央厨房
◎问:对比以前社区老年助餐中心,“中央厨房”有哪些提升?
☆答:打造扬州首家“互联网+”社区中央厨房
社区主任林勇表示,文峰街道社区中央厨房是在原先三里桥社区老年助餐中心的基础上升级改造而来, 吃饭的居民可享受到“三心”服务:1.食品安全有保障,让老年人吃得放心;2.服务便捷价格实惠,让老年人吃得舒心;3.从“大锅饭”到“开小灶”,让老年人吃得贴心。中央厨房实行“三化”管理:1.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运营主体市场化;2.用制度规范操作流程,服务质量标准化;3.“中央厨房”逐步辐射整个文峰街道,建立“一厨多点”式配送体系,从一个社区30人就餐扩展到全街道约300人就餐,服务人群规模化。
此外,引进“扬州智慧社区”平台,打造扬州首家“互联网+”社区中央厨房。这个订餐平台主要是针对老年人的子女量身定制的,解决了子女不在父母身边也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在网上给父母点餐并支付费用,再由社区中央厨房接单、制作并配送到老人家中。
◎问:未来还有那些方面需要提升、改进?
☆答:打造互助养老公益积分体系,降低运营成本
“像微信订餐最近也是初初尝试,未来能否长期维持还需看老人使用、需求情况。”林勇说,今后将继续在“中央厨房”可持续发展上下功夫,打造社区“老伙伴”互助养老公益积分体系,弥补社区公共服务资源的不足。
也就是说,由社区根据公共服务的需求向居民发布“睦邻公益岗”并给予积分奖励,居民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选择公益岗位参与社区公共服务并获得积分,居民利用这些积分可以购买其他自己需要的公共服务或者生活用品。比如社区中央厨房每天有两个公益岗位,可以让居民过来从事拣菜送餐等一些辅助性工作,进一步降低社区中央厨房的运营成本。
通讯员 林勇 记者 周阳/文 宋永根/图
厨师老潘的工作日记
★6:00 和负责人杨庆国到石塔、东花园批发食材。
★7:00 到岗做前期准备工作。
★9:00 开始烹饪菜肴。鸡腿、狮子头等食材要花大量时间炖煮,先将它们装进不同锅后,调制好配料,上火烧煮。还得把握火候时刻关注!要是烧糊了,老人们中午可就“断粮啦!
★10:30 鸡腿、狮子头等荤菜肴“出炉”,分装在罐桶。
★10:40 开始炒菜。炒菜要现炒才好吃,摆冷了再回锅口感上始终有欠缺。每道食材和调料的量,都要根据老人平时食量、饮食习惯来定。比如,糖醋面筋,一般都是半斤面筋、5钱糖、3钱醋、1钱盐,比例刚刚好。
★11:00 开饭啦!陆陆续续有老人前来就餐,今天的中午我可是很“走心”的,听听老人们怎么评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