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凝神细听
观众深情朗读
中国江苏网4月10日讯 四月,是扬州最美好的季节。昨日下午,由本报策划主办的“春天的朗读者”在格桑花藏式会所举办了第三期。本期邀请到了朱自清嫡孙朱小涛、扬州大学教授潘宝明,为观众们讲述扬州名门家风的故事。朱小涛说,当年在“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的一切施舍物资”的宣言上签字的扬州人,不仅有朱自清,还有吴征镒和余冠英,他们后来都成为各自学术领域中的佼佼者。
朗读者 朱小涛
朗读作品:《背影》
随着年纪的增长
越来越喜欢祖父的《背影》
在中国的散文中,朱自清的《背影》,一直都被评为“至情至性”。朱自清用最为朴实无华的文字,讲述了一段天地间最为深情的父子往事。在央视版的《朗读者》中,主持人董卿也曾邀请李亚鹏朗读过《背影》。而在昨天“春天的朗读者”活动中,邀请到的朗读嘉宾,显得更有意义,他就是朱自清嫡孙朱小涛。
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朱小涛深情朗读。仿佛每一个文字,都是从他的内心,自然而然流淌出来的。这是发生在他家族中的一段往事,在多年前的南京火车站,看似平常的父子离别,却永久镌刻成为人间情感的一段佳话。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也自然而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形象。
读罢,朱小涛的眼角,似有一丝泪光闪过。朱小涛说,自己在年轻时,更喜欢像《绿》《荷塘月色》《春》那样的文章,觉得辞藻优美,节奏明快。随着年纪的增长,就越来越喜欢《背影》了,这篇并不长的散文,道尽了人间最坚固最质朴的父子情感。这些年来,朱小涛也曾受邀参加过各种朗读活动,而他最爱读的,就是这一篇《背影》。
朱小涛说,祖父朱自清虽然已经去世多年了,但是他的散文作品,却一再被人纪念着。在不同时间,不同区域的不同教材中,朱自清的散文多次入选。在国内文学家中,除了鲁迅,被教科书选用最多的文学家,就是朱自清了。“在朱自清所有的散文中,其实都透露着一种真挚的情感,那是无论身在何处,都有对真善美的追求。”
气节风骨最值得世人怀念
拒领“救济粮”还有其他扬州人
朱小涛说,作为朱自清的嫡孙,会有人问他,你的祖父是那么著名的一位大文学家,他给你留下了什么?朱小涛总是笑着回答,在祖父生活的年代里,可以用贫寒来概括他的生活状况。如今在安乐巷里陈列的一个三斗橱,就是自己从北京继祖母那里带回来的。那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三斗橱,在当时朱自清的家里,就算是一件“奢侈品”了。“祖父最后病重住院时,医疗费都是七拼八凑起来的,可惜的是,尽管如此,还是没能挽留住他的性命。”
相比较贫寒的物质,朱自清留给家庭以及留给世人的,是更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朱小涛总结说,第一是留在中国文学史上灿若明珠的文学作品,比如《背影》《绿》《荷塘月色》等,每篇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第二是他一生教书育人,即使身处动乱,也都保持着认真严谨的师者态度,他培育出了很多优秀人才;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中国人的气节风骨,这是“不食嗟来之食”的骨气,这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硬朗,具体就表现在他带头在“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的一切施舍物资”的宣言上签字。
朱自清拒领美国物资,早就是流传已久的一段佳话。而当时在同一张宣言上签字的,至少还有两位扬州人。一位是吴征镒,一位是余冠英。这两个人,后来都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吴征镒是中科院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际小行星中心将第175718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吴征镒星”。而余冠英之前是朱自清的学生,后来又成为他的同事,1952年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后任文学所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文学遗产》杂志主编。由他主持编写的《中国文学史》是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成果,经他主持编选的《唐诗选》,为公认的唐诗最佳选本之一。
“我为祖父自豪,我也为吴征镒、余冠英两位前辈自豪,因为在他们身上,都体现了扬州人、中国人的铮铮铁骨。”朱小涛说道。
嘉宾朗读结束后,观众魏娟主动朗读了一篇朱自清散文《绿》,娓娓道来的朗读,又把观众们带回到梅雨潭的那一片“绿”之中。
“这次来的收获特别大,很有意义。”来自扬州大学的学生李璇说道。
朗读者 潘宝明
朗读作品:
《原本山川极命草木》
扬大教授讲述吴征镒爱情
分享知识要转化为智慧
说来也巧,昨天第二位朗读嘉宾,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吴征镒的故事。扬州大学教授潘宝明朗读了一篇名为《原本山川极命草木》的散文。在这篇散文中,潘宝明并没有过多介绍吴征镒在植物学上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而是通过吴征镒和段金玉的爱情,讲述了鲜为人知的故事。那种看似平淡,其实相濡以沫的过往,在今天看来,显得弥足珍贵。
潘宝明说,在吴征镒刚出生时,祖父去世了。祖母有点迷信,认为是吴征镒的出生,带来了不好的运道。因此,家里人对小吴征镒都不是特别关心。吴征镒经常自己玩耍,就在吴家的“芜园”中玩乐。闲来无事,就把园中的植物制成标本。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喜欢和植物打交道的孩子,日后把研究植物当成了一生的追求,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通过吴征镒的例子,潘宝明也跟大家分享阅读的乐趣。他说大家不要去做低头族,不要整天沉迷于手机和电脑。当然了,不仅是阅读,还要学会如何去阅读。阅读带来知识,知识还要转化成为自身的智慧。“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他是读书人,他还知道茴字的四种写法,可是有用吗?从书中获取的知识,并没有转化成为他自身的生活智慧。读书是一种渠道,多读书,能够丰富自身的学养,更重要的是和自己的生活相结合,得到各自的智慧”。
我们一起朗读
《原本山川极命草木》 (节选)
■潘宝明
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吴征镒沉湎于工作,宵衣旰食,一直无心于个人问题,他已33岁时依然孑然一身。郭沫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暗暗地为吴征镒张罗,让他认识了段金玉。段金玉出生书香门第,父亲是高知,7个子女5个大学毕业。段也是从事生物学教育的北京大学教授,九三学社社员,比吴征镒小10岁。果然一见倾心,共同的志趣让他们彼此相爱。新女婿初次登门颇具戏剧性。段母一见,吴太不修边幅了:戴着个眼镜,以后眼睛肯定不好;穿个灰棉袄,衣服袖子还被刮了个大口子,白棉花都露出来了,说明不会缝补,生活能力不强。段母开始是有些不同意。确实,他的外在条件真没有亮点,但是段金玉却觉得,自己也就图这个人实在,而且他的老师说他工作很努力,这就够了。加之段父也比较支持女儿的选择,他们也就算确立了恋爱关系。
1958年,42岁吴征镒决定放弃北京优厚条件,举家迁往云南。第二年段金玉便带着7岁的儿子和6岁的女儿也来到昆明。吴老舍得官位,一直到2013年仙逝,50多年在云南钻研植物,取得了无数的成就。段生了一儿一女,别人问她为何只养育两个孩子,她说:“中国有句话:一儿一女一枝花,无儿无女活菩萨。我原来想当活菩萨,没当成,那我就当一枝花。”
《背影》 (节选)
■朱自清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记者 王鑫/文 徐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