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2月21日讯 昨天,我市《关于开展颐养社区创建工作的实施方案》正式出炉,今年将在主城区确定9个社区进行试点。2018年,立足全市扩大试点范围。到2020年,计划创建100个颐养社区,让生活在社区的老年人宜居、安居、康居、乐居,拥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长寿老人越来越多
老年人口占比达23.59%
“打造适合居家养老的颐养社区迫在眉睫,市委书记谢正义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明确提出打造‘颐养社区’。”市民政局老龄办主任江洪斌告诉记者,我市于1986年进入人口老龄化城市行列,比全国提前13年。
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15年末,全市60周岁以上老人达到了1087586人,占总人口比例达到23.59%。全市老年人口超过100万,平均不到5个人中就有1位老年人。从年龄段来看,65岁以上有721214人,70岁—79岁有322579人,80岁—89岁有128693人,90岁—99岁有16462人,百岁老人276人。
随着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水平的不断提升,长寿老人越来越多,目前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已达13.76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3.16%,每年还将以4%的比例增长。“三代同堂”的传统家庭越来越少,独居老人或仅与配偶居住在一起的老年人越来越多。据抽样调查统计,我市城乡“空巢”老人约占老年人口总数的56%,达到58.55万人,其中80岁以上高龄“空巢”老人占“空巢”总数的20%以上。
明确颐养具体要求
打造宜居安居乐居社区
颐养社区是指依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和基本需求配备与之相适应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即老年人在社区内居住安全、舒适,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养老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老年人能够积极融入和参与社区,社区归属感强。此次出台的实施方案从颐养的居住环境、设施环境、服务环境、健康支持环境首次进行了明确,划定了颐养社区的实现路径。
颐养居住环境:推进老年人住宅适老化改造,建立社区防火和紧急救援网络,完善老年人住宅防火和紧急救援救助功能,鼓励发展老年人紧急呼叫产品与服务,鼓励安装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等设施设备。推进老年人集聚居住区的适老性环境改造,安装楼道扶手、伸缩折叠椅,设置楼梯踏步蓄光标识等;对建成区的老式公房开展居室的适老性改造,推送爬楼机等辅具租赁服务,为家庭照料提供各类支撑。
颐养设施环境:新建住区按照每百户20—30平方米,既有住区按照每百户15—20平方米,合理确定养老服务用房类型、规模和标准。打造10—15分钟为老服务圈,试点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老年人护理中心(站)、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就餐点、卫生服务站、老年人活动中心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相关配套设施集约建设、资源共享,形成10—15分钟为老服务圈,提高老年人的可及性。
颐养服务环境:每个试点社区原则上设立一个“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体”,逐步实现“四个功能”:一是“一站式的综合服务”,综合考虑老年人各类需求,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文体娱乐、紧急援助等服务;二是“一体化的资源统筹”,以社区综合为老服务工作平台为依托对社区内各类养老服务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配置,推广康复辅具等产品应用和租赁等;三是“一门式的受理评估”,方便老年人养老服务咨询、申请、评估、服务质量投诉与建议等;四是“一网覆盖的信息管理”,整合各项老年人信息和为老服务信息,促进供需对接。
颐养健康支持环境: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与社区、居家养老结合,与老年人家庭建立签约服务关系,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和咨询、慢性病管理等社区卫生服务、“临终关怀”等服务,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的社区健康支持环境。鼓励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搭建社区、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提供实时监测、长期跟踪、健康指导、评估咨询等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
颐养文化环境:适时开展文化娱乐、健身指导、健康咨询、精神慰藉等活动,营造文化养老氛围。
今年9个社区先试点
到2020年计划建成100个
市民政局局长王振祥介绍,2017年,市民政局将按照“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突出重点、统筹资源”的思路,坚持以颐养社区创建为抓手,进一步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信息化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今年将在市区选择9个社区进行颐养社区建设。2018年,立足全市扩大试点范围。到2020年,计划创建100个颐养社区。
王振祥介绍,围绕颐养社区建设,提升基础设施保障水平,以社区综合为老服务平台为枢纽,合理配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转变社区养老服务运营机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委托代管等方式选择专业化的企业和社会组织运营,以专业化、规范化、个性化、契约化的服务做好社区养老服务;规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联合质监部门制定实施《扬州市社区养老服务规范》,以标准化引领社区为老服务水平的提升。
通讯员 漳龙 记者 姜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