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技能与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一直是横在职业教育中的一道坎,如何应对“招工难、就业难”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实现产教深度融合,让求职者和企业获得双赢?
企业新型学徒制——一种政府引导下将企业培训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新型教育模式应时而生。近日,无锡市企业新型学徒制推进动员会召开,就全市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进行了部署,会上明确,2019年全市力争培养企业新型学徒1600名。
“有了专业技能傍身,对工作更有底气了”
早在2015年,无锡就已启动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作为这项制度的先行者,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于上月迎来了首批学员的毕业典礼。
2014年进厂的郭岩是开学典礼的发言者,也是毕业典礼上的优秀学生代表,三年学习让她从生产线上的一名普通装配工成长为计量工程师,实现了工作能力和薪资报酬的双提升。“原来觉得自己随时可能被取代,如今有了专业技能傍身,对工作更有底气了,也有了完整的学习计划和职业生涯规划”,她认为,是从零开始的学习让自己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工作机会。
“郭岩的成长正是三年以来几十名学员的缩影”,负责新日电动车公司人事管理的王芳娟介绍,2016年9月,公司和无锡工业高等技工学校共同选拔46名新员工组建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班级,以培养中级技术工人为主要目标,制订三年培养计划,最终32名学员通过考核,获得中技毕业证书。“很多学生刚来时连电脑的开关机都不会,伴随着企业的升级转型,技能提升迫在眉睫”,王芳娟认为,帮助员工技能提升,也是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职业选择权。
“白天是员工,晚上是学生,工作日是员工,周末做学生”,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样的生活对于参加新型学徒制的学生而言是常态。试点工作小组根据《电动车装配工国家职业标准》要求,联合企业专家共同制定了《电动车装配作业指导书》《岗位实践教学工作页》等课程,校企双方技术人员共同编写的《机械零件传动》《机械识图》等六门校本教材也已正式使用,解决实操难题、对标岗位需求开发的课程受到师生一致好评。
“职工职业能力提升对企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无锡工业高级技工学校主任高建其亲历了首批试点开班到毕业的全过程,在他看来,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必经之路,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将是双赢之举,“在岗职工职业能力提升对于企业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试点的探索也将推动学校专业课程建设,培养更适应岗位需求的学生”。高建其手中拿着一本厚厚的指导书,上面是经过反复商讨校验的操作章程,“万事开头难”,三年的探索最终都浓缩在了这本书里,让他们在接下来的培训中能轻松上阵。“今年,学校计划和国泰精密、安普瑞斯无锡公司签订新型学徒培养计划,将为企业培养近百名专业技术人员。”
企业新型学徒制与全日制的教学相比,更贴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高建其介绍,试点过程中,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实行工学一体的教学模式,在保证工作和休息的基础上参加学习活动,使学习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部分课程建立了教学APP,岗位实践则是以师带徒的形式完成,工作与学习融会贯通,实现了教学相长。
财政先行预拨50%的资金,助力全面推行新型学徒制
“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和原来政策最大的不同在于对经费的保障。采取了由财政先行预拨50%的资金,企业凭借先行启动资金能更快地开展工作”,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面对工学矛盾,很多企业持观望状态,政策的引导和助推就是要让企业在决策时腰板更硬。据了解,企业新型学徒制学徒培训达到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水平的,将获得每人每年4000元、5000元、6000元、8000元的资金补贴,补贴标准还将根据经济发展、培训成本、物价指数等情况逐步提高。
通过政府搭台牵线院校,当前全市已有20多家企业上报培养计划。下一步,无锡人社还将实行目录清单管理、推行网上备案审核、加强培训过程监管、实行第三方绩效评估等举措,严格工作程序,规范补贴流程,强化指导监督,全面推动实施,努力形成政府激励推动、企业加大投入、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劳动者踊跃参加的职业技能培训新格局。
(记者 陈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