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平台可实时掌握相应行政村的垃圾收集率和投放质量。
该平台管理功能覆盖农村生活垃圾的“分、收、集、运、处”各环节。
彩色小房子图标直观反映当天该村生活垃圾收集率。□记者肖辛摄
□苏报记者肖辛
经过开发、升级和试运行,我市打造的全国首个农村垃圾分类四级管理平台(市-县市、区-乡镇-行政村)本月起正式运行。这个信息化平台管理功能覆盖我市8个县级市、区(不包括姑苏区、苏州工业园区),贯穿农村生活垃圾“分、收、集、运、处”各个环节,编织起了一张囊括全市805个行政村、约47.4万户居民的垃圾分类处置动态信息“智慧管理网”。
一个二维码
为村民生活垃圾投放建档案,实时掌握垃圾收集率
在苏州农村,生活垃圾实行其他垃圾、可堆肥垃圾、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垃圾“四分类”模式。作为苏州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就地处置工作的首批试点村之一,昆山市永新村在村垃圾分类亭统一放置可回收和有毒有害两类垃圾桶,在每户居民门口摆放蓝色和灰色两只垃圾桶,分别标明“其他垃圾”和“可堆肥(易腐)垃圾”。由于农村可堆肥垃圾量达到总量的70%,相应垃圾桶上专门贴上了用于统计管理的二维码。
如今,村民们都知道,容易腐烂的是“肥料”,要放进灰色垃圾桶。永新村党总支副书记蔡顺华介绍,工作人员会扫描垃圾桶上的二维码,进行记录评价,数据平台自动生成积分和质量评定,村民可根据积分兑换垃圾袋、洗碗布、洗衣液等生活用品。
对应到市农村垃圾分类四级管理平台上,扫码录入每家每户分类信息,是平台细织垃圾分类处置管理“智慧之网”的开端。通过数字化跟踪,该平台为每户村民家庭建立了生活垃圾投放档案,可实时掌握相应行政村的垃圾收集率和投放质量。
一双“火眼金睛”
实时监控各村生活垃圾收集率,盯住运输车辆和处理站
统计显示,苏州已对包括永新村在内的805个行政村、约47.4万户村民家庭实施了垃圾分类管理。目前,苏州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已达75%。
记者在市农村垃圾分类四级管理平台上看到,系统点位图上闪动着大量彩色小房子图标。市城管局镇村处工作人员朱斌告诉记者,这些图标反映了垃圾分类村的分布情况,绿色和红色分别表示当天该村生活垃圾收集率高、低,收集质量一目了然。通过扫码时间段及手机定位信息,还可以了解投放记录是否存在造假等情况。
该平台还通过为垃圾转运车辆加装定位系统,依托空间地理GIS资源,为监管生活垃圾规范收运装上“火眼金睛”。在平台上点击进入任意行政村,就能实时查询或回看溯源运输车辆的行驶轨迹和停车点位,并能实现垃圾自动称重。通过在全市所有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站安装监控设施,进行实时监控及回看检查,各类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情况也得以准确掌握。
一种信息化手段
用大数据分析找短板,倒逼监管效能提升,实现长效常态管理
据市城管局副局长陆继军介绍,根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到今年底,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工作将实现全覆盖,随着垃圾分类村数量的进一步增加,更要用好信息化手段,让监管能力紧跟需求。
据了解,目前,依托该平台采集到的各类农村垃圾分类数据已超过3400万条。通过管理平台对各村垃圾分类综合质量的排名及公示,找到各区域、各镇村在垃圾分类中存在的短板,营造良性竞争氛围,倒逼各村提高问题发现、处置的速度和精准度,进一步做好垃圾分类长效常态管理。
通过对大数据挖掘分析,也为政府部门有针对性地强化本地农村垃圾分类处置能力建设、提高垃圾收运质量提供了支撑。在去年召开的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推进会上,省住建厅点名表扬了我市在全国第一个建设农村垃圾分类四级管理平台这一探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