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吴中绣娘亮相《人民日报》 展现大运河文化
2019-06-10 10:56:00  来源:引力播  
1
听新闻

  今天(6月9日),《人民日报》第五版刊发整版配图文章《大运河 流动的文化》,来自吴中的绣娘府向红作为大运河水哺育的一代非遗传承人,登上了今天这篇重量级报道文章。

  府向红出生在苏绣文化发源地之一,素有江南“百工之乡”美誉的吴中区光福镇。她8岁就开始学刺绣,15岁成为巧手,26岁组建工作室,即使在苏绣几乎被淡忘的年代依然不改执念,仍旧坚守着这一针一线,潜心研究苏绣四十多年。

  

  府向红擅长各种苏绣技法,尤其是在花卉枝叶的刺绣上有独创之处,配色和谐精妙,绣出来的花更加灵秀,叶更加妩媚,枝有动感,能体现出大自然的精、气、神,巧妙地表现出苏绣“精、细、雅、洁”的神韵。

  

  2014年,APEC在北京召开。府向红受邀带着30位绣娘赴京为APEC政府首脑“太太团”赶制新中装上的苏绣部分,从而名声大振。

  

  随着APEC“新中装”这个殿堂级定制国礼的成功,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被代表中国传统元素的苏绣吸引。在服装界,旧元素引领新风潮,点缀有中国元素的高端定制服装受到了追捧。

  2015年,向红绣府携手知名设计师创作《敦煌》系列刺绣华服,惊艳亮相巴黎时装周。模特身着由向红绣府团队刺绣的华服走来,如同一幅中西文化交流的画卷,其中一款华服《敦煌飞仙》被苏州非物质遗产馆永久收藏。

  2016年北京国际时装周,府老师的刺绣作品“龙袍”亮相,该作品1:1复刻了清代乾隆皇帝的龙袍,“龙袍”绣制的过程还被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穿在身上的中国》全程收录。

  2017年9月,第二届中法文化论坛在法国里昂举行,府老师受邀携作品参加“苏作天工,根植吴中”苏作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展。她的苏绣作品受到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竺等人的大加赞扬。

  

  今年6月,为响应国家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传播吴文化与苏作文化,府向红和她的女儿带着苏绣技艺,来到位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苏州工匠园体验中心,举办了以“让苏绣回归生活”为主题的苏作母女传承系列文化体验活动。

  

  一生只做一件事。从8岁开始学习刺绣到现在,府向红已经拿了40多年的绣花针。虽然苏绣的针法多种多样,但她使用的最多的还是最传统的细平绣。在她看来,刺绣在最开始是用于被面、枕套等归于日用的地方,实用性是必须要考虑的。戒指、扇套、书套、平板包、桌旗……府向红坚持研发苏绣在各类日常用品中的应用,在不变中蕴藏万变,拥有的独立作品著作权达到200多项。

  

  在创新方面,府向红也有自己的观点——不能忘了创新的源头是传统。劈个线不难,但要理解图案结构审美,带着思想去做,这就是工与艺的区别。

  改革开放之后,身边的很多人都转而从事了别的行业,府向红原本也是有机会换一种人生的,但她没有放弃。正如府向红所说的:“苏绣,并不只是一门技艺,更是文化的载体,与其等待被缅怀的那一天,不如从我开始身体力行,珍视这块瑰宝。”(苏报融媒记者 范易 通讯员 吴萱 文/图)

标签:苏绣;刺绣;大运河
责编:胡悦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