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市区出发,沿着G60高速一路向西,走到和莘砖公路的交会点,高高耸立的双子楼格外显眼。近来迅速“走红”的G60科创走廊的“中枢”,就位于临港松江科技城双子楼A座502室。
“藏身”在写字楼中,“淹没”于诸多企业间,只有跨过502室的大门,看到红色字体的“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才能真正触摸到这个特殊的存在。
它的“特殊”,恰是各地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机遇的真实写照。今年6月1日,G60科创走廊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松江、苏州、杭州、嘉兴、湖州、金华、芜湖、宣城、合肥9地的主要领导决定成立实体化运作的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作为跨行政区域的协调机构。实体化运作的大招,让9地从一个松散的“朋友圈”,升级成了一个抱团的“群”。
G60科创走廊的“走红”,背后是9地28名年轻干部的“走心”。“联席会议办公室共有28名工作人员,平均年龄约34岁。12人来自松江,16人来自另外8个城市,”任柏栋说,“我们自称为‘长三角人’。”
今年的两个时间节点,反映出各地争分夺秒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的迫切:7月9日,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挂牌成立;7月20日,所有工作人员到位。各地抽调过来的都是精兵强将,包括7名硕士、1位博士,仅处级干部就有7名。
在“502”集结后,28名干部被分为综合组、产业组、科创组、商务组、宣传组,实行扁平化管理。无论此前是处级干部还是普通科员,都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工作,每天上下班要打卡,离开上海要报备。5个小组承担联席会议闭会期间的日常对接、组织筹备联席会议、编制G60科创走廊年度发展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等各项职能。任柏栋原来是杭州市科委的一名副处级干部,对于新角色,他坦言:正在调整,深感压力,充满期待。
在这群“长三角人”的集体画像中,两张“苏州面孔”分别是产业组的“85后”高允盛和科创组的“90后”蒋宇航。“这里最高频的词汇是‘长三角’‘一体化’,”两位小伙子说,“这时刻提醒着我们在工作中要放眼长三角,聚焦一体化。”
今年8月1日印发的《G60科创走廊2018年度工作计划》,圈出了20个“小目标”,任务分解到了每个组、每个人。高允盛说,产业组主要负责9地之间产业领域项目合作的总体统筹与推进;搭建区域内产业合作平台,推进区域内产业发展资源共建共享等。蒋宇航说,科创组主要负责科创要素的对接,比如构建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推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成果转化落地等。
从今年7月9日挂牌至今,两个多月,G60科创走廊拿出了满满的“干货”: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峰会成功举办,G60科创走廊工业互联网协同创新工程启动,9地“一网通办”即将落地……
“G60科创走廊的合作以产业为主,承担了先行先试的功能。”任柏栋说,通过一件件具体事进行由点及面的探索,最终给长三角一体化提供可复制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