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绣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陈秀华的绣坊里,几个绣娘坐在巨大的落地窗前忙碌着。窗外的香樟树上,雨水顺着叶尖汇聚成水滴,窗内,啪嗒啪嗒的声音错落有致地响起——那是针尖戳破布端的声音。这里是苏州镇湖,苏绣发源的地方。
“就想尽量绣好一点”
苏州镇湖,苏绣之乡。上世纪70年代,“女孩学习刺绣”是小镇人恪守的传统。自然而然地,陈英华自小就接触刺绣。
刺绣的入门之路寡淡且漫长。每天长达15、6个小时的练习,在一些人看来是无聊和枯燥,在陈英华看来却是一种享受。“一坐下来刺绣的时候,我就觉得心很静,我很喜欢这种感觉。”
18岁那年,舅舅拿了一幅黄山的作品给她绣,说因为太难,其他人都不愿意接手。陈英华稍作犹豫还是应允下来:“反正就绣吧,尽量绣好。”
结果让人出乎意料,陈英华绣得格外好。从此以后,远近复杂的刺绣,都成了陈英华的工作。当曾经一起学习刺绣的小伙伴纷纷转行时,陈英华却一直留在这里,用手织绣着时光。
2006年,陈英华承接了故宫乾隆花园倦勤斋门框中间的双面绣夹纱(槅扇心)的修复任务。
倦勤斋的128幅双面绣屏风隔断,用了60多种颜色,共15种图案,针法用的都是古法,很多都已失传。
为此,陈英华翻阅了大量资料,反复试验研究之后,她运用了缠针、单平套针、双平套针、集套针、滚针、旋针等多种针法。
终于,两年多之后,带着她的一班绣娘,完美再现了200多年前的皇家刺绣。
图为陈英华书房一隅
更费功夫的,则是2008年,“米珠龙袍”的复制。这件康熙赐给三公主的皇家公主礼服上,八条龙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整件龙袍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龙鳞上小米大小的珍珠。
图为米珠龙袍局部
由于米珠实在太小,普通绣针无法绣制,于是,陈英华果断将绣针换成了直径约0.5毫米、长约4厘米的特殊绣针。
40000颗太湖淡水珠,在陈英华1000多天夜以继日的巧手缝制下,变成龙鳞盘踞在龙袍之上,最终被送往内蒙古博物馆珍藏。
图为米珠龙袍上的盘金绣,以纯金线盘绕、丝线横向钉固为什么要为一件绣品耗费这么多的心思与功夫?陈英华说,自己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从接手的第一天,就只是想“尽量绣好”。也许,“尽量绣好”早已成为她的人生信条,是她淡然人生中那唯一的执着。
“我还是希望它留在中国”
苏绣是穿越的羽衣,它连接着中国的古代和现代,既承载着时光的流逝,又雕刻着当下的时尚。在陈英华看来,刺绣最大的魅力,莫过于可以“以针代笔,以线着色”,将脑海中的闪现的灵感与创意融汇于那一幅幅的绣品之中。为此,她也一直在汲取各方的养分,甚至前赴清华美院系统学习现代绘画和色彩理论,因为“这些艺术都是相通的”。
2006年,陈英华第一次看到天文望远镜记录下的星空照片,只一眼,就被深深震撼:来自宇宙的美丽,实在太难以言喻!当即,她就决定要用刺绣再现这种美丽。
然而,星云的色彩绚烂,轮廓缥缈,意境神秘......这些用针线该如何表现?
陈英华埋头钻研新的针法,选用的部分丝线也还原到桑蚕吐丝的粗细,是普通丝线的1/16。为了以假乱真,她一遍遍试一遍遍绣,不满意就拆线重来......历时两年多,陈英华用10多种针法,完成了星空系列的16幅作品。
图为“星空系列”的“马头星云”
图为“星空系列”的“蟹状星云” 该作品获中国纤维艺术传统工艺奖
2012年,她受邀参加第28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时,带上了这一系列作品。作品刚一亮相,没有掌声,没有惊叹声,甚至没有人多看两眼。
主持人介绍是刺绣作品之后,大家都懵了,纷纷跑过来给作品拍照。有人发出感叹:“原来不是照片啊!”
可无论针法如何创新,内容怎样突破,这位苏州绣娘骨子里的情愫始终没变。
当美国航天局NASA的参展人员提出想购买这组刺绣作品,陈英华连价格都没问,直接回绝了。
理由没有明说,却十分坚定:“这是我最爱的一组作品,花了那么多的功夫。我想让它留在国内的科技馆,让更多中国人看到。”
“只要想学,我都免费教”
美则美矣,和很多沉默在时光角落的东西一样,对大多数人来说,刺绣还是太“高冷”了。
不接地气的价格,非刚需的存在,这是很多古典文化产品难以在现代生活中插入一缝之地的原因。何况,如今又有多少年轻人愿意抛开俗世浮华,安坐于一方绣桌前,终日与缠绕交错的丝绣、纷繁复杂的针法为伍呢?这也成了陈英华心中的隐忧。
于是,但凡想要接触刺绣艺术的人,她都一视同仁,免费传艺。“刺绣在今天很难融入市场,我能做的,就是把技术传播开来。只要想学的,我都免费教。”
同时,陈英华每周都义务到区特殊教育学校为学生传授刺绣技艺,学生们也会定期到她的刺绣艺术馆参观学习。
好的手工艺人明白手中那份活计的价值。又或者,她们只是懂得初心的力量。在一天天的坐定中,在一次次地沉寂中,把浮躁和喧嚣打磨成人生的注脚,一针千年。
这种不争不抢的姿态,仿佛注定了它只能在时代的暗角处寂静无声,但它没有停滞,而是以一种内生的,顺遂的,缓慢而安静的方式成长着,在背光的地方生长出焕然而惊艳的姿态。只等那道射过来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