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口联动,根据车流量动态控制红绿灯,即时实现智能分流;闯红灯超过3次,交通违法者的图像会被自动上传至道口电子屏幕公示;等红灯的时候抬头便能看看新闻……这一使用了自适应控制系统的智能道路通行平台,由苏州园区威士顿物联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青岛大千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研制,今天(8月8日)上午,相关技术人员向记者介绍了该平台的智能技术和相关功能。
“不同于常规红绿灯根据时间来控制,自适应控制系统主要根据路口车流量的多少来对红绿灯配时进行动态控制,车辆多绿灯时间长,反之则短。”苏州威士顿公司总经理张建耀介绍。早在2015年,该公司已在吴中区先行做了尝试,在迎春路、友联高架等33个路口安装了325个传感器,通过计算机技术实时收集分析车辆流量、速度等相关数据,计算出最佳通行效果,再设置区域路口的红绿灯时间配比,多个路口协调运行,从而使区域内的交通运行达到最佳效率。3年下来,运行情况良好,提高了道路通行率。“我们在迎春路到澹台湖大桥一段进行测试,相较安装前,车行时间可以节省30%。”张建耀说。
此次推出的智能道路通行平台,在原有传感器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人行控制系统。大千盛技术平台架构师翟斌介绍,人行控制通过架设在非机动车道通行路口的“门”字形道闸来实现,平台根据接收到的红绿灯开关信源来控制道闸的升降,当道闸升起,行人可以通行,道闸落下时,距离地面高度仅75厘米,行人不能通行。道闸顶部和两边共设置一大两小3个电子屏幕,道闸上安装360度高清监控探头,可对机动车、行人闯红灯等违法信息进行实时采集,交通违法行为超过10次的将作为个人征信污点被记录下来。通过与人脸识别系统的对接,该平台还可以将在逃人员的信息等实时公示于屏幕上。
翟斌说,道闸的屏幕除了用来播送交通政策法规、道路交通咨询信息以及公益广告外,每天中午12点以及晚上7点可同步转播央视新闻,还可实时播发政府部门重要通知等。而在道闸下方将设置公益服务平台,市民可以24小时购买到纯净水和一次性雨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