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8月1日起,《苏州新闻》栏目推出《跨越四十年 改革再出发》系列报道。40年来,苏州干部群众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咬住发展不放松,先后抓住农村改革、乡镇企业发展、浦东开发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重大历史机遇,形成并弘扬了“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三大法宝。开篇,让我们回到上世纪90年代的张家港,去看看闻名全国的“张家港精神”是如何诞生的。
今年已经82岁的张家港市委原书记秦振华,在张家港工作了近半个世纪。30多年前,张家港还只是长江边一个荒僻沙洲,外人眼中的“边角料”。
1992年,接任张家港市委书记的秦振华通过分析经济形势和周边县市发展态势后,喊出了“工业超常熟、外贸超吴江、城市建设超昆山,各项工作争第一”的目标。
后来,《人民日报》将这“三超一争”口号的提出,形容为“在苏州放了一把火,苏州一下跃起六只虎”。秦振华也因此把自己推上了破釜沉舟、没有退路的境地。
在秦振华看来,要干就要提脑袋干,利用张家港黄金水道、临江达海的优势搞发展。
199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张家港保税区,并在2008年将其升格为保税港区。发展到今天,这里已经成为全国目前政策最优、功能最齐全的特殊经济区域。而在1992年,作为一个小小的县级市,张家港正是凭着一种敢抢敢拼、奋勇争先的精神,将这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给“抢”了回来。
张家港港口深水贴岸、不冻不淤,是建设码头、发展保税区的天然良港。然而,远离城区、缺少配套基础设施等不利因素,使得张家港在申报保税区的竞争中,起跑线就比别人低了一大截。
张家港保税区规划建设局原局长陈健回忆,当时四点多天蒙蒙亮,自己就来到工地,一直要干到晚上十点多,“歇机不歇人”,不分白天黑夜的参与建设,每个人都被一种纯粹的精神激励着。
从制定保税区规划,到完成4.1平方公里内1000多户居民动迁,张家港只用了3个月。令人惊叹的“张家港速度”最终使国内首个内河型保税区花落港城。
此后,张家港一路抢下韩国浦项、美国陶氏、德国毛纱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到1994年底,张家港在经济总量、税收入库、外贸出口、外资引进等方面都在苏州各县市中领先,并取得多项全国第一,成功实现“三超一争”的目标。
在秦振华看来,张家港精神的核心就是自我加压、符合中央精神、符合上面方向的,要对得起上级、对得起老百姓、对得起党,以此为根本本心。
“张家港精神”概括起来就是16个字: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时至今日,这16个字始终激励着新时代的港城人奋勇前行。
都说“要致富、先修路”,如今,张家港把目光锁定在了铁路建设。正在施工中的沪通长江大桥北接南通、南连张家港,是世界上最大跨度的公铁两用斜拉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大桥贯通后,不仅将一举改写张家港不通铁路的历史,也将为这座城市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过去,人们用“手无寸铁”来形容张家港不通铁路的尴尬。而在这幅张家港交通体系规划示意图上,三条铁路线已经清晰地勾勒出张家港未来的交通格局。沪通长江大桥开工五年来,一群平均年龄不满30岁的港城铁路人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在桩基施工、梁板架设、铺轨等各个环节都以最快速度,位列沪通铁路沿线各施工段第一。
交通大发展加速了张家港城镇化的进程。过去的农村变城市、村民变市民,张家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抓出了成效,也成就了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的辉煌。
作为“苏南模式”的典型代表,张家港永联村在改革开放40年里,由一个人口不到三四百人的贫困村,逐渐发展成为全国经济总量第三、税收收入第二的“经济富裕村”、“全国文明村”,成为各地前来考察取经的“样板村”。
物质条件的改善,也带来了村民诉求多元化、流动人口增多等问题,这些都成为乡村治理必须要跨过的一道道坎。
在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惠芳的主导下,永联村建起了总面积5000多平米的村民议事厅,村里重要事情的决策都在这里进行。听一听、议一议,村民们通过集思广益,用现代化治理的方式凝结起全村智慧,在完善乡村治理、探索基层民主的道路上,他们又一次走在了全国前列。
吴惠芳表示,十九大报告提出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永联村要高标准地当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建设的标杆和示范,走在前列、做出榜样,这也是永联村下一步的发展目标。